看温州人做电子元器件生意

当年,西安销售电子元器件的正规商家仅一处:位于草场坡的西北电子器材公司。经营品种少,价钱贵,服务态度差。记得有次购物,因售货员爱理不理,且十分不耐烦,逐与其发生了争执,我说你们都这种服务态度的话,倒闭是迟早的事,回应是: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国营的,永远倒闭不了的。过了几年,断言成真,不幸被我言中,还真倒闭了。市场化了,原址也称为“电子大楼”并延用至今,一旁还建了一个电子市埸。在这期间,温州人抓住了商机,电子元器件的生意,从小做到大到强,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早在数年前,西安的电子元器件市场,温州人就已占主导垄断地位了。

嗅觉灵敏,反应敏锐 ,行动迅速。

西安这个地方,高校众多,科研院所林立,综合科教实力一直排在北京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三(近年有争议,但稳居前五应该没有问题),加上众多的电子整机生产企业,对于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不言而喻。计划经济时期,主要通过一年一度的电子元器件订货会解决供货问题(好象是四机部组织的?)。一下过度到市场经济,采购渠道可选余地就多元化了。温州人象发现了新大陆、未开垦的处女地一般。意识到西安这块经商宝地后,就蜂拥而至,并迅猛发展壮大了起来,迅速占据垄断地位,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靠诚信起家,赚回头客钱

交往中,结识了几位温州的朋友,见识了他们的成长壮大过程。起初,他们是不占任何优势的。初来乍到时,无房子、尤期是无人脉,总之,不占任何优势,困难可想而知。但是他们随行就市,以诚信经商赢得了人心,站稳了脚跟。市场经济,电子元器件的价格有涨有跌是常事,尤期是价跌了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并以跌后的价钱售给顾客,当然,利润是要加上的。涨价了,他也会告知你,由于相互建立起了信任关系,顾客也会接受。当地的土著商家则不然,大多报涨不报跌,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客户,至多以原价给你,只想一口吃个胖子。这样经商一回两回可以,时间长了,回头客就少了,都跑到温州客商那里去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必然了。

由小钱赚起

小单大单,大小生意都做,往往赚的是厘厘钱,比方电阻瓷片电容,每只就赚数厘,而以量取胜。数万数十万的量加上多批次,利润仍然是可观的。一些当地人就不会算这个账,对于小单,也往往不屑一顾,见到顾客先问你要多少。大生意做不了,小生意又看不上眼。信息不灵,进货渠道不通,常以“调货”为主,亦即有客户需求时,从温州人处,以略低的价钱赊来再加价销售给不知情的顾客。

对温州人的印象

善经商。朋友的儿子,十四、五岁就随父母出来闯荡了,其后曾被撂在一地独自经营了一段时间。经销电子元器件,鲜见有做不下去的,似乎都有经商的天赋。

信息灵。那些年,信息技术远非现在这样发达,今昔相比,不能同日而语。什么元件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采购渠道,生产厂家、性能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他们是非常重视的,会去設法收集。

不啃老。创业初期,闲聊中朋友透露,向他的父亲借了多少多少钱应付多少利息,我听了十分好奇,借老父的钱还用付息?他说借父款,还利息,俗成约定,他们那里都是这样的。

很虔诚。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期,年前到各地的车票都很难买到,到温州的车票则更为紧张,为觅得一张回程车票(哪时还没有直达车,机票也买不到),托人找关系费尽周折。即便如此,也非回不可,要赶回老家烧烧香,拜拜祖,雷打不动。那怕困难再多,路途多么艰辛 。虔诚之心,可见一斑。当然了,可能也是想利用过年的机会,聚在一起,互通一下信息,探讨一下商机及来年的发展。

眼光远。赚的钱,除日常开支外,基本都用于了充实流动资金扩大再生产。还有投资建厂,投资房产的。大多买了住房(刚来时都租房居住)。很难听到谁会将资金拿去投入股市。脑子灵,转弯快,易接受新生事物。

家族式。除携妻带子,好多人是兄妹姑舅等七亲八戚同在一个市场抱团做生意,但经济上从不含糊,分的很清。

观念新。朋友的小舅子,为孩子上学之事费尽周折(孩子很乖,学习一直不用抄心,但入学要找人托关系),小孩一直在西安上学,直至读到出国留学。他们的观念是这样的:不想上学,学不进去的话,就让孩子早早出去打工好了,而想学,能学得进去的,则读博留洋也一直供你学下去。

市场经济的初期 ,许多温州人便淘得了第一桶金,赚得钵滿盆溢。如今,互联网致一切都透明了,对实体商贸的冲击是巨大的,电子市场亦不能幸免,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销售量与利润空间。

看温州人做电子元器件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