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維導圖:行星的運行

人們的宇宙觀,隨著認識的深入,不斷地變化,越來越接近本質。從古希臘時期,就有了樸素的日心說和地心說;到後來,地心說統治世界一千多年;再到哥白尼提出新的日心說,開普勒發現行星運行規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今天我們將學習前人對行星運行的認識歷程,重點講解開普勒三定律。


劃重點:

1、地心說:公元2世紀,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說。由於地心說能夠很好解釋一些天文現象,加上教會的支持,地心說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長達1千多年。

2、日心說:哥白尼經過40多年的天文觀測和潛心研究,提出了日心說。

3、開普勒發現行星運動規律:

(1)第谷連續20年對行星位置進行精確測量,積累了大量數據。第谷逝世後,開普勒獲得第谷的測量資料。

(2)開普勒通過長期觀察、記錄、思考和計算,最後確定行星運行的真實軌跡是橢圓。並於1609年發表了兩條行星運行定律。

(3)開普勒進一步研究不同行星的運動之間的相互關係,在1619年發表了開普勒第三定律。

4、開普勒三定律:

(1)第一定律(軌道定律):所有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2)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

(3)第三定律(週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週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維導圖:行星的運行

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維導圖:行星的運行

高中物理必修二思維導圖:行星的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