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中國臺灣面板廠商難復當年之勇

关注丨中国台湾面板厂商难复当年之勇

关注丨中国台湾面板厂商难复当年之勇

日前,中國臺灣地區面板廠商公佈了2018年的整體營收情況,其中友達光電2018年全年收入3076.3億新臺幣,同比下降9.8%,群創光電2018年全年收入2794億新臺幣,同比下滑15.1%。隨著兩大面板企業在業績上的進一步下滑,我國臺灣企業在液晶面板領域的佔比將再次縮減。

技術乏力讓中國臺灣面板處境尷尬

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互聯網研究部總監彭顯東表示,從顯示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液晶面板產業正在經歷一個轉移的階段。隨著中國面板企業的強勢崛起,無論是韓國面板企業還是中國臺灣面板企業,都將受到巨大的市場衝擊。過去講中國缺芯少屏,但經過我們大陸廠商自己的奮鬥,已經站在液晶面板顯示行業的前沿,並且在持續擴大中。

長期以來,中國臺灣面板企業主要從事液晶面板的代工生產,除了承接部分手機和筆記本的代工之外,更多的業務集中在液晶電視上。多年之前,由於電視產品的升級換代,傳統的CRT顯像管電視逐漸被液晶電視取代,此時液晶面板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以液晶面板代工為生的中國臺灣面板企業迎來了業績上的爆發。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大陸對液晶電視面板需求的基本不減更是給了中國臺灣面板廠商機會,一時間中國臺灣面板企業與韓國企業並駕齊驅,佔據半壁江山的同時,也成為了液晶面板領域最炙手可熱的供應商。

近些年,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讓用戶對電視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OLED技術和量子點技術的相繼推出,傳統的液晶電視不再是消費者的首選產品。在OLED電視和量子點電視的大量湧現下,傳統的液晶電視漸漸落了下風,而其市場佔比也呈逐年遞減的趨勢。

對此,群智諮詢公司總經理李亞琴表示,面板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在產能投資方面的步伐明顯減弱,而中國大陸的投資步伐明顯加快。此外,中國大陸面板企業在擴大產能的同時,還擁有相對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因此進一步削弱了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在市場中的佔比。

由於技術上的乏力表現,中國臺灣面板企業並沒有在OLED技術或者量子點技術上實現太多突破。此外,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彩電行業利潤空間降低、市場需求不足等外在因素以及LGD、京東方等企業市場份額上漲等內在因素影響下,中國臺灣面板企業逐漸失去了對彩電市場的掌控。

在奧維雲網副總裁董敏看來,現在的中國大陸企業主推大尺寸、超大尺寸、超高清清晰度以及8K等,日韓企業主推OLED和量子點,在此之下,中國臺灣面板廠商就失去了先機,只能轉戰Micro LED屏和Mini LED屏上,在主流技術之上,中國臺灣面板廠商在未來的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受到擠壓。雖然在商用領域有所改善,但在整體的規模方面,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已經失去了機會,所以曾經佔領半壁江山的局面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劍走偏鋒押寶Micro LED屏和Mini LED屏

隨著OLED與量子點的強勢崛起,新一輪的顯示技術之戰已經開啟。然而,作為面板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中國臺灣面板廠商卻選擇了劍走偏鋒,開始押寶Micro LED屏和Mini LED屏,力求撐起中國臺灣顯示產業。

對此,賽迪智庫集成電路所光電子研究室主任耿怡博士表示,目前Micro LED還處於萌芽初期,Mini LED還主要集中在背光源的應用和大型商業顯示的應用,以上技術與TFT-LCD的主要應用領域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於中國臺灣面板企業來說,是一種無奈之選。

與此同時,奧維雲網副總裁董敏也表示,Micro LED有著非常出眾的性能,但是一個產業是否能夠成為主流,與其性能表現沒有多大關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業化和規模化的速度。從當前的情況來看,Micro LED在資料轉移上還有很大的困難,從全球的範圍來看,並沒有看到高端品牌對於Micro LED的支持。此外,當下的Micro LED還屬於比較混亂的狀態,所以普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Mini LED更多在背光顯示上要成為與LCD、OLED或者激光相比拼的同屆技術相比,也是有一定的困難。

與OLED面板相比,Micro LED屏有著非常出眾的性能表現,除了具有低功耗下的高亮度之外,在解析度和色彩飽和度等方面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因此Micro LED屏被很多非OLED電視陣營企業寄予了厚望。但由於Micro LED屏在研發過程中還有著一定的技術瓶頸,因此尚未實現量產規模,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作為過渡品的Mini LED屏出現,與前者相比,Mini LED屏更加容易量產,並且在提升自身性能的同時,研發成本遠低於OLED屏。

對此群智諮詢公司總經理李亞琴表示,中國大陸面板廠過去十年來主要的投資和技術開發重點都放在顯示面板部分,對LED芯片和背光模組集成投入較少。而中國臺灣的面板廠商,特別是友達、群創一直都有自己的背光產線,也有技術投入和資源整合能力,因此在市場佈局方面,中國臺灣面板廠商有著比較領先的規劃。

不過與Micro LED不同,mini LED是一個比較短期可以看到量產能力的技術趨勢,隨著製程技術進度,LED 芯片的尺寸縮小到100微米以內,mini LED的量產性大幅提升。不論在大屏公共顯示還是顯示背光方面,都有很大的增長前景。但由於mini LED屏至今還停留在展示階段,因此留給mini LED屏的時間並不多。

對此,彭顯東也表示,從現在的技術上看,無論是Micro LED屏還是mini LED屏,其想要實現量產規模的成本都很高。而OLED屏的開拓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三星也要上QDOLED,所以對中國臺灣面板企業來說,如何更好的控制成本才是其核心競爭力。如果在有效控制成本的情況下,儘早實現規模性的量產,那麼中國臺灣面板廠商還是有可能佔據一席之地的,但是難改大陸面板企業持續擴張的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