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詩書傳統裡的江南!謝靈運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來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開元十九年(731)冬天,唐代著名山水詩人孟浩然在山陰(今紹興)與詩友崔國輔告別後,即迎著江海風波奔赴溫州。行舟途中,他寫下《宿永嘉江寄山陰崔國輔》:

我行窮水國,君使入京華。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臥聞海潮至,起視江月斜。

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早年隱居鹿門山,40歲至長安應舉不第迴歸鄉里,繼續過著隱逸和漫遊生活;與王維、李白、張子容、張諲(溫州人)等詩人交遊酬唱,結成深誼。他是盛唐時的著名山水詩人,詩風清淡超逸,與王維齊名,被稱之為“王孟山水田園詩派”。現存有《孟浩然集》。

這年冬天,孟浩然這麼急著來溫州為了什麼?

與張子為摯友 詩篇唱酬頗多

唐時的溫州,雖然不及宋朝繁榮,但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天寶年間,溫州戶數達42814,人口241694。那個時候,溫州的農業生產發展較快,農民大多種植水稻,又出產茶葉等。當時的詩人如沈期、李皋、顧況、路應、張又新、陳陶、崔道融、吳璋、張子容等都曾旅溫,並有詩歌留存。

孟浩然此行除遊覽溫州美麗的山水風光外,更重要的是要去探望分別已13年、時任樂城縣尉的摯友張子容。

在從紹興來溫州的路上,孟浩然寫下“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既表達了他對謝靈運筆下溫州山水的嚮往,也表達了早日見到好友的急迫心情。

張子容生卒年代不詳,是孟浩然的同鄉摯友。青少年時期,他與孟浩然“同隱鹿門山,為生死交,詩篇唱酬頗多”(見辛文房《唐才子傳》所載)。唐開元元年(713),張子容去長安應舉,考取進士。曾任晉陵(今江蘇武進縣)尉,後調樂城(即“樂成”,下同)尉。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張子容畫像

歷史上的樂城即今溫州樂清市,當時是個僻遠小縣。據記載,樂城縣於東晉寧康二年(374)從當時的永寧縣劃分建立,至隋朝又取消建制併入永嘉縣,直至唐武則天載初元年(689)又重新劃分建縣。據明隆慶《樂城縣誌》記載,樂城縣的縣城在唐天寶三年(745)才開始修築,且全城周長僅一里,可見其面積之小。張子容任樂城縣尉時,樂城縣城的城牆尚未正式建築。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樂城八景之一

外方人到溫州,除了常見的水土不服,最大的障礙是語言不通。因此張子容到溫州後,覺得比中原潮溼不少,也因此感到不習慣。他時常鬱鬱不樂,心境不佳,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如賈誼之被貶長沙:“題書報賈誼,卑溼似長沙”。

而在這種境遇下,摯友孟浩然要來溫州,對張子容來說無疑是一件大事和喜事。

臘冬遊孤嶼 把酒共題詩

終於,在那年臘月某天傍晚,孟浩然抵達溫州。這時的張子容早就在江濱上浦館碼頭迎候他了。暌違13年,兩位同鄉摯友終於重逢。張子容帶著孟浩然同遊孤嶼,為他擺酒接風追懷友誼。於是有了《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

逆旅相逢處,江村日暮時。

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

廨宇鄰鮫室,人煙接島夷。

鄉園萬餘里,失路一相悲。

江心嶼古時為兩個小島。東晉南朝宋初,永嘉郡守謝靈運曾登上孤嶼,寫下“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名句。唐時的孤嶼,仍分東、西,水流其中,龍潭旋轉,海眼噴泉。

直到鹹通七年(866),江心嶼西山東麓始建淨信禪寺;宋開寶二年(969),東山西麓建普寂禪院,並先後建西、東兩塔。紹興七年(1137),僧清了奉詔到江心嶼設壇傳經,率眾填塞中川,東西兩嶼遂連接為一;填塞處建寺名中川寺,通稱江心寺。後宋高宗避金來溫駐蹕此地,賜名龍翔興慶禪寺,後人奉之為“高宗道場”。

在孟浩然《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回》詩中,孤嶼是一幅美麗畫圖:清清的江水流向遠方,金色沙嶼在落潮時漸漸顯露;岩石下深潭迴轉,綠色的藤蔓沿岸密生;江上漁父的歌聲在飛傳……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江心嶼舊景

如今,江心嶼上那座取名於文天祥《正氣歌》的浩然樓,很多人還以為是紀念孟浩然而建,清人還曾以“孟樓”去稱呼它。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而當年除夕,孟浩然就在樂城縣城張子容宅第共度。那天晚上,燈燭輝煌,張子容擺下豐盛宴席,拿出柏葉名酒招待,還叫來歌女伴唱。其中有一位盧氏歌女,用清麗的歌喉演唱了“梅花”古曲,令他們難忘。他倆都為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寫下詩篇,表達了“餘是乘槎客,君為失路人”的惺惺相惜之情。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據光緒《樂清縣誌》

孟浩然《除夜樂城逢張少府》詩云:

雲海泛甌閩,風潮洎島濱。

何知歲除夕,得見故鄉親。

餘是乘槎客,君為失路人。

平生復能幾,一別十三春。

又《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詩云: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張子容《除夕樂城逄孟浩然》詩云:

遠客襄陽郡,來過海岸家。

尊開柏葉酒,燈發九枝花。

妙曲逢盧女,高才得孟嘉。

東山行樂意,非是競繁華。

在這樣一個除夕之夜,一起喝酒守歲過溫州年,對於孟浩然和張子容來說,憶舊是最美好的感情。

大概是路途勞累或別的原因,過了年不久,孟浩然就病倒了。他鄉得病,儘管有故友在側,孟浩然仍然心情不佳思歸心切,寫下《初年樂城館中臥疾懷歸作》(見附錄)。

但在張子容的挽留下,孟浩然在溫州又住了一段時間。病癒後,兩人再次遊山玩水,幾度泛舟飲酒吟詩,極盡其趣!

孟浩然在唐開元二十年(732)春天告別摯友離開溫州。張子容送他到江邊下船解纜,依依惜別。

江畔舟如月 看山憶謝公

孟浩然回襄陽後,曾在寫給溫州詩人張諲的詩裡追憶:“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他對溫州美麗的江海風光一直念念不忘。

溫州的山水,由於謝靈運、孟浩然這兩位我國著名山水詩人的題詠而增生光輝名揚海內,使得許多詩人墨客或深情嚮往,或留連忘返!當時不少詩人均有題詠。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江心嶼謝公亭

如詩人李白、杜甫在他們的詩中經常提到謝靈運,按現在的說法他們就是謝靈運的“鐵桿粉絲”!

李白在《與周生宴青溪玉鏡潭》這樣寫著:“康樂上官去,永嘉遊石門;江亭有孤嶼,千年跡猶存。”杜甫在《送裴虯尉永嘉》詩中雲:“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隱吏逢梅福,看山憶謝公”。這兩位大詩人共同讚賞溫州美麗的山水風光,並深表嚮往之情。

而李順《送馬錄事赴永嘉》詩中雲:“孤城臨海樹,萬室帶山煙。春日溪湖淨,芳州葭蒹連。欲飯蟹螯熟,下箸鱸魚鮮。”不僅寫出溫州的山海風光特色,而且還寫出溫州豐富的海產。那時溫州人就有肥美的螃蟹和鱸魚下飯了呢。

顧況《永嘉》詩云:“東甌傳舊俗,風日江邊好。何處樂神聲,夷歌出煙島”。生動描畫了溫州江邊雲日和島嶼風光,以及甌地親巫信鬼歌舞酬神的民間風俗。

司空圖《旅永嘉》詩云:“戌鼓和潮暗,船燈照島幽。詩家多滯此,風景似相留。”更是寫出了由於溫州風景秀美,吸引了許多外籍詩人墨客遨遊忘返!

附錄

《初年樂城館中臥疾懷歸作》

孟浩然

異縣天隅僻,孤帆海畔過。

往來鄉信斷,留滯客情多。

臘月聞雷震,東風感歲和。

蟄蟲驚戶穴,巢鵲眄庭柯。

徒對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歸歟理舟楫,江海正無波。

《送孟浩然歸襄陽》

張子容

東越相逢地,西亭送別津。

風濤看解纜,雲海去愁人。

鄉在桃花岸,山連楓樹春。

因懷故園意,歸與孟家鄰。

《永嘉別張子容》

孟浩然

舊國餘歸楚,新年子賀正。

掛帆愁海路,分手戀朋情。

日暮故園意,江州春草生。

何時一杯酒,重與季鷹傾。

版式:周弧

大家都在看

陳偉俊姚高員向全市人民拜年!

12條新春旅行線路請收好!溫州人的春節還可以這樣玩

春節期間,溫州公交運營時間有調整,部分公交停運!

“老溫州”是這樣過年的!春節溫州民俗大全,有些你聽都沒聽過

溫州2018年經濟成績單出爐!GDP首次突破6000億元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这里是诗书传统里的江南!谢灵运曾出任太守,孟浩然乘舟而来

覺得內容不錯,

點個“好看”分享給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