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全國兩會上的大灣區“身影”

记者观察:全国两会上的大湾区“身影”

前瞻全國兩會熱詞,“粵港澳大灣區”當仁不讓。

熱詞不新。2017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研究制定“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標誌著大灣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全國兩會時,這一概念發生了三個顯著變化:一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變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城市群”被隱去;二是“研究編制”變為“出臺實施”,足見時間緊迫;三是從政府工作報告的“港澳事務”部分變化至“區域戰略”部分表述,與“京津冀區域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並列。

全國兩會凝民心、聚民智、謀發展,代表委員們是兩會與廣大民眾溝通的橋樑和紐帶。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從提出至今,一直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積極推動者:2017年,馬化騰向全國人大遞交《關於發揮協同創新優勢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的建議》的議案;2018年,馬化騰再次遞交《關於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區域融合發展率先突破的建議》的議案。

2018年全國兩會,粵港澳大灣區議題更加火熱。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明確要求,廣東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廣東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表示,要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級的科技創新產業中心,還要在擴大開放、優化產業體系、吸引人才、吸引投資等方面努力。

“把握時代機遇”“在各自優勢中錯位發展”“積極融入到國家發展中”……成為2018年全國兩會粵港澳代表、委員們的共同心聲。

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是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夢想已經照進現實。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關注無疑將更為落地、更加聚焦、更富細節: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才能進入“深度協同時刻”?如何通過制度創新,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壘,讓灣區內要素順暢流動,優化資源配置,釋放更強功能?具體到交通網絡建設、金融功能定位、產業協同互補、制度協調機制這四大方面,又該如何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建言獻策?

走進兩會時間,傾聽兩會聲音。這聲音裡,既有對整個國家大政方針的擘畫,也有對大灣區人美好生活的設計。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