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樂評:80後學院派音樂鬼才常石磊 音樂終究要憑實力說話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

行舟樂評:80後學院派音樂鬼才常石磊 音樂終究要憑實力說話

《山楂樹之戀》、《我和你》、《high歌》、《來日方長》……細數常石磊創作的歌曲,幾乎首首膾炙人口。

對於常石磊,許多人的認識是從2008年奧運會的《我和你》開始的,常石磊也將其列為人生中的一個獨一無二的轉折點。

三度與張藝謀導演合作電影主題曲,憑藉為林憶蓮製作專輯《蓋亞》首度成為獲得臺灣金曲獎的大陸幕後音樂人,“怪才音樂人”、“創作型天才”等封號讓常石磊的音樂才華大放異彩。

熟悉常石磊的人都叫他石頭,這個名字也從小到大一直陪伴著他。但他不願很堅硬,這麼多年他的琴一直在床頭,分開片刻都會很失落,他甚至不喜歡旅行,只要一間有音樂的房子,就能看見所有的風景。


山楂樹之戀

常石磊 - 山楂樹之戀 電影原聲帶


音樂怪才常石磊的成名路

常石磊,1981年7月21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音樂創作人及歌手,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

2002年,大學期間開始參與胡彥斌首張個人專輯《文武雙全》的製作,擔任2首歌曲的鍵盤、和音編寫及和音。同年首次與張敬軒合作,參與專輯《My way》中《釋放》的配唱製作人、和聲編寫及和聲。

2004年,參與張敬軒專輯《A.M P.M》的中8首歌的創作及製作,並憑藉該專輯在CASH金帆音樂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及TVB8金曲榜中提名最佳旋律、最佳歌曲、最佳編曲、最佳製作人。

2007年,擔任黃齡首張專輯《癢》的製作人及編曲人,併為其創作了《high歌》、《紅眼睛》;11月,正式加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製作團隊,其《我和你》被推舉為主題曲。


High歌

常石磊 - High歌


2009年1月正式與成龍中國和風向樂動同時簽約。8月,啟動《Niu China新中國─80後的紅色經典》常石磊紅歌翻唱個人首張專輯首發儀式。

2010年7月,推出了第一張原創專輯《自己》。9月為電影《山楂樹之戀》獻唱主題曲和插曲《山楂樹》、《山楂樹之戀》。

2012年,為王菀之的《Atmosphere》創作的《留白》在第13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中提名最佳作曲人;8月,作為踢館歌手身份空降東方衛視《聲動亞洲》常石磊以一首《I Still Believe》技驚四座,最終打入三強,獲封“亞洲榮耀之星”


I Still Believe

常石磊 - 常石磊單曲集


2013年,憑攜手林憶蓮歷時三年打造的專輯《蓋亞》,摘得第24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編曲人兩項大獎,實現大陸幕後音樂人在金曲獎流行類獎項上零的突破。

2014年,與導演張藝謀三度合作,演繹其電影《歸來》主題曲《跟著你到天邊》。7月,與同門師兄音樂人李泉聯袂“非常李”全國巡迴演唱會。8月,為莫文蔚專輯《不散,不見》創作歌曲,並憑藉其創作的專輯同名主打歌入圍2015年第26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2015年11月,加盟東方衛視《中國之星》,在第四期以一首原創曲目《我們都不應該孤單》獲得當期冠軍。


我們都不應該孤單

常石磊 - 我們都不應該孤單


2016年,參與蔡健雅

專輯《失語者》的編曲,並憑藉《活著是最好的死亡》入圍第27屆臺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9月,為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創作並製作推廣曲《來日方長》。

2017年3月,為蘇有朋執導,王凱、張魯一領銜主演,林心如特別主演的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創作主題曲《清白》;5月,為好友黃齡製作的專輯《來日方長》發佈。


清白

陳潔儀 - 清白


2018年2月,製作由國家廣電總局公益廣告《光榮與夢想——我們的新時代》的主題曲《贊贊新時代》,並於2018年央視狗年春晚由李易峰、景甜、江疏影現場演唱。

行舟樂評:常石磊,一個全能型的音樂人和金牌製作人,藉著北京奧運主題歌《我和你》在音樂之路上蓬勃發展,不僅獲得歌迷對他“靈魂歌者”的稱讚,也不斷得到諸如張藝謀、陳其鋼、成龍、林憶蓮等的認可,而由他創作的《HIGH歌》、《紅眼睛》、《哥哥》等熱門單曲更是收穫一票粉絲

來自軍旅家庭紅歌的啟蒙

常石磊多次表示,“我出生在軍人家庭,從小受父親的薰陶,自己對紅歌也十分喜愛。”朗朗上口的旋律,正氣十足的歌詞,常石磊直言紅歌是自己音樂薰陶最初的根基。

“爸媽不僅給起了石頭這個小名,更是引領我進入音樂的啟蒙導師。”


常石磊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音樂天賦,對於今天可以成為職業音樂人,他很感激父母對他兒時的啟蒙培養。

2歲時,常石磊聽到電視上在放歌曲《十五的月亮》,僅僅聽了一遍,他隨後就能輕輕哼唱。

行舟樂評:80後學院派音樂鬼才常石磊 音樂終究要憑實力說話

幼時常石磊和父母

父母覺得他小小年紀就對旋律、節奏很敏感,在音樂造詣上頗有天賦,隨後就送他進行系統的音樂學習。

年幼時父親的二胡、笛子,母親的歌聲,都是小石頭的音樂啟蒙。在常石磊很小的時候,父母就以軍人家庭的嚴厲角度,不斷地將正能量的紅歌、音樂劇出現在他的生活中。

常石磊五歲開始學電子琴,九歲轉學鋼琴並獲得不少獎項。1993年,常石磊求學於當年全國唯一初中就開設作曲專業的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開始了他在上海十幾年的音樂求學生涯。

在90年代初,軍旅家庭出身的孩子學藝術,確實需要父母的極大支持。幸運的是,常石磊的父母都以他的意願去支持和愛護他,給他後來的音樂道路以最大的可能性。

1999年,常石磊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電子作曲專業,隨後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在音樂學習的道路上,他也從最開始的興趣愛好,逐漸走入正軌,變得系統、專業。

行舟樂評:80後學院派音樂鬼才常石磊 音樂終究要憑實力說話

行舟樂評:作為部隊大院的孩子,音樂可以說是常石磊骨子裡的信仰,父母為他的音樂道路掃清障礙,讓他能夠在繁雜的世界純淨的只容得下音樂。常石磊也用自己的音樂成績告訴我們,音樂就是他的語言,我把家庭、親人的愛、對世界的愛都融化在歌曲中。

源於生活的音樂創作靈感

作為一名創作型的音樂人,原創音樂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靈感來自於哪?沒有創作思緒時怎麼辦?

談到音樂製作的思想源泉,常石磊表示:

他所有的音樂來源都是生活,記錄下生活的音樂都像日記一樣,生活中所用一切都是觸發感動和觸發感官的導火索。


學校給了他音樂的純粹環境,離開這個環境後又去了另外一個環境,那就是真實的生活給他的禮物。音樂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真情才是最真實的,音樂是真實的東西,靈感更多地源自於生活。

常石磊先後從生活靈感中創作了《老爸》、《哥哥》等溫情的音樂作品,常石磊坦言,真正打動人心的音樂作品往往來自於真實的生活。


哥哥

常石磊 - 自己


相較於細枝末節的修正,常石磊的創作特點卻是流動的創作與突然而至的才思泉湧。

作為一名職業音樂人,如何面對創作思維枯竭的問題,常石磊始終相信音樂是自然流淌的,只要根在。

“比如思念時,就情不自禁的想見面。有靈感時,音樂旋律就自然地流淌在心裡。”


2012年,常石磊以踢館歌手的身份參加了東方衛視《聲動亞洲》。隨後在2015年,他還加盟了東方衛視《中國之星》;2017年,他又參加江蘇衛視《蒙面唱將猜猜猜》,頻頻亮相這些電視節目,讓常石磊漸漸被更多地人所熟知。

出名、當明星,在很多人眼中就意味著名譽和金錢的雙豐收。如何平衡兩方的重量,常石磊有著自己的答案:

“熱愛音樂,創作音樂,有些時候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常石磊坦言自己是一名幸運的音樂人,通過音樂得到了許多無法衡量的財富,現在更有了使命感,希望主動找到音樂的源泉,讓大家體悟到音樂的快樂。他認為,一個人喜歡音樂,嚮往音樂,想要從事音樂行業,本身有這種想法就是幸福的。

有了這種想法,付出是收穫的第一步,在音樂的道路上,無問付出,才會花開十里。只要愛,就勇無反顧去做。你熱愛,才能激發你的潛力,才能讓你義無反顧的去做。

行舟樂評:80後學院派音樂鬼才常石磊 音樂終究要憑實力說話

行舟樂評:常石磊是不折不扣的學院派,但他又是流行音樂大潮中走在尖端的弄潮兒。豐沛的創作能力和製作能力,極具現代感的唱功和演繹方式。如果你去過石頭的家,那麼他的成名就不會讓你震撼:臥室是他的音樂工作室,床邊就是他的音樂工作設備,一個把生命的全部都給了音樂的人,他在音樂上所得的成就是可以預見的。

斬獲金曲獎卻最愛爵士樂

2013年,常石磊一舉獲得第24屆臺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之前,對這個被兩岸三地音樂人視為“華語流行音樂風向標”的大獎還從未有大陸音樂人染指這個獎項。

當主持人宣佈他和林憶蓮製作的《蓋亞》獲得最佳專輯獎,同時他個人獲得最佳編曲人獎時,常石磊說:“太突然了!整個人感覺有點麻木。”以至於發表獲獎感言時,他都有點“言不達意”。

行舟樂評:80後學院派音樂鬼才常石磊 音樂終究要憑實力說話

《歌手》常石磊擔綱林憶蓮音樂製作

《蓋亞》是一張極具實驗性的作品,歷時三年完成。這個詞源自希臘文,意為大地之母,還是所有神話故事中生物的起源。專輯中多首曲目如《柿子》、《無言歌》、《枯榮》包括主打歌《蓋亞》在內,都能聽到背後人類自私、貪婪背後所缺失的各種愛,如相愛、如大愛、亦如自愛。

《柿子》歌曲插入

雖然是林憶蓮“欽點”的專輯製作人,常石磊卻說:

“Sandy(林憶蓮)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她的性情有熱度,熱愛音樂,跟她合作,就像是被火星砸到了,很爽!”


2013年7月,林憶蓮憑《蓋亞》獲頒第24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並與常石磊(兼得最佳編曲人獎)共同以《蓋亞》獲頒最佳專輯製作人獎;《蓋亞》並得最佳國語專輯獎,成為該屆金曲獎最大贏家。

然而,常石磊憑藉流行音樂《蓋亞》的一站成名,但他內心卻是一個十足的爵士迷。

在常石磊演唱的很多歌曲中,都隱約帶著節奏藍調(R&B)的味道。這種融合了爵士、福音音樂以及藍調的音樂風格,似乎格外打動他。

以爵士為主題進行專場演出對於常石磊來說也是新的轉折。從小浸淫於對音樂的學習和不斷深入瞭解之中,常石磊對於不同音樂形式帶來的吸引力非常敏感——“爵士爵士,你覺得是就是。”

他坦言:

“你要是問我對爵士音樂有多瞭解,我不認為我是一個很瞭解的人,因為我沒有花時間瞭解過它的歷史,瞭解過它不同時期的變化。但是我就跟所有愛音樂的人一樣,對音樂的那個貪得無厭的那種心是永無止境的,聽到喜歡的就記住了”。

常石磊曾經一天20多個小時關在屋子裡狂飆嗓音,跟著美國R&B歌手瑪利亞·凱莉的視頻學唱節奏藍調。

爵士的即興與自由還賦予了他更多的表演的激情與靈感,在現場音樂的表達中也會加入很多即興表演,以及對很多經典的旋律的、在爵士這個領域非常個人化的唱腔。

常石磊與爵士樂的碰撞,正如他所言:

“我自己非常自私地希望,能夠在每一次表演中都留下一些以後都無法複製的、只有在爵士音樂中才能淋漓盡致表達的這些瞬間,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和美好的事情。”
行舟樂評:80後學院派音樂鬼才常石磊 音樂終究要憑實力說話

行舟樂評:常石磊的歌聲能直達靈魂,感染情緒,如詩般典雅的他如孩子般在舞臺上跟觀眾玩耍,灑脫自如。這種收放自如的表演與他對爵士樂的偏愛有著密切聯繫。常石磊帶著這樣的個性和追求在生態日益多樣化的音樂圈,往往被要求週轉於不同的領域,而他也正是一個能夠同時“玩轉”臺前和幕後角色的人。

行舟

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