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北方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

“冬至节”是中国24节气之一,源于汉朝,沿传至今,中国北方老人之间会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

据说在北方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

小时候每到冬至都能吃到热腾腾的水饺,因为在农村住的七零八落的,学校都建在镇上,所以从小学开始就是住校,然后有一次冬至没吃饺子,就担心一个冬天,一直害怕耳朵会掉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说法呢,是真的有人冻掉过耳朵吗?

据说在北方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

其实啊,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换句话说,这并不是冬天的结束,而是冷的开始,中国关于一九到九九还有个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虽说从这一天开始,夜会越来越短,昼会越来越长,但是天也会越来越冷,因此从这一天开始更要注意保暖了,不然小心冻掉耳朵哦。

据说在北方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

饺子又名“娇耳”,因为形状酷似人的耳朵而命名的,饺子是有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北方冬至吃饺子,也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相传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好是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看到许多无家可归的人因为没有衣服穿,再加上天气寒冷,都把耳朵都冻烂了,为了减少他们的痛苦,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大家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据说在北方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

而医圣去世的那天也是冬至,而且就埋葬在当年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据说在北方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

我记忆中的饺子是方叶的,就是把擀好的饺子叶切成梯形的,填好馅,从窄的位置向下卷两下,变成圆柱型,然后把两边捏住,往上画半圆,两边汇合后捏成一个整体就行了,包好就和一个元宝一样。上班后发现,大家都是擀的圆叶,包的方法也不一样,本来一个会包饺子的人,也变成不会了。成功从一个做饭的变成一个吃现成的了,不过现在小编有在学。那么冬至这天,你们吃的是饺子吗?你们那的饺子是怎么样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