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点”擂战鼓 南通近1200亿元投向城建交通

“战略支点”擂战鼓 南通近1200亿元投向城建交通

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是南通市委市政府在新时代擎画的一幅壮阔蓝图。“战略支点”怎么建?“北大门”未来啥模样?城建交通基础设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年刚过,南通便吹响号角,拉开城建交通“大会战”序幕。2月14日,南通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建交通推进大会,宣布将投资1197.1亿元,实施逾300个城建和交通工程,同时主攻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海港、苏通过江第二通道等重点项目。

2019年,南通计划安排313个城建交通项目,包括轨道交通、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公用事业、水利、交通和中央创新区、濠河提升、五山及沿江片区、五水地区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既有续建项目和新建项目,也有储备项目。这一揽子城建交通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197.1亿元,其中市本级项目投资就达1037亿元。

如此大手笔投入,哪些项目是重点?记者了解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南通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城建项目。南通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分别已于2017年、2018年开工建设,目前正在紧张施工。南通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始于通州区平潮站,终于开发区振兴路站,全长39.2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港闸区幸福镇站,终于通州区先锋镇站,全长20.8公里。这两条地铁线总投资434.1亿元,将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开通运营。

在今年计划新建项目中,南通绕城高速投资最大。绕城高速起自锡通高速与沈海高速交叉位置新联枢纽处,穿越通州区、通州湾、海门市等地,终于沿江公路,线路全长64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沪通、崇海两个过江通道的接线道路,国家高速公路的分流道路,也是南通城市外围高速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总投资156亿元,目前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此外,海启高速公路、锡通高速北连接线、啬园路隧道、机场大道等重点工程也将建成通车。特别是啬园路快速化改造通车后,将实现中心城市快速路网的外环闭合,大大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需要一个辐射带动能力强、服务能级高的中心城市。在城建交通推进大会上,南通端出2019年南通市中心城市“四十大”城建重点工程,其中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海港等是主攻方向。

近来,南通新机场备受关注,不断有利好消息传来。今年1月14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被首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1月28至30日,受民航局机场司委托,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在南通召开南通新机场选址报告评审会。与会专家现场踏勘南通境内的多个预选场址,听取设计研究单位汇报,进行深入分析评审。据透露,新机场选址报告将上报国家民航总局,有望年内获批。

南通新机场定位于上海国际航空港的骨干机场。前不久江苏召开的交通强省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会上传出消息,北沿江高铁力争今年获批并开工建设。结合北沿江高铁和南通新机场,南通正打造“轨道上的机场”,建设空铁枢纽,助力江苏民航强省和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战略支点”擂战鼓 南通近1200亿元投向城建交通

重点片区建设是南通中心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将持续推进中央创新区、五山及沿江地区、濠河、五水、高铁西站等重点片区建设。

“南通现在建成区还是一座中小城市的格局,要着眼于建设长三角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门’的新定位,努力将南通建成I型大城市,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增强城市服务能级。”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说。

在去年底召开的南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南通就提出要提升产业发展、城市服务、交通枢纽三大能级,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打造面向太平洋的开放新门户。

这313个城建交通项目特别是重点工程的陆续开工建设、推进实施,将补上中心城市“短板”,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中央创新区建设、五山及沿江地区整治,南通城市面貌、生态环境正发生显著变化。2016年以来,南通秉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大力修复南通滨江生态,建设五山国家森林公园,让滨江地区成为南通“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并获批“南通五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通也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今年下半年,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将在南通开幕。

而随着以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和通州湾出海大通道的推进建设,南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正不断寻求突破,奋力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迈进,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经济枢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