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1個細節:武大郎為何倏忽改變主意,不等武松回來就出手?

水滸中1個細節:武大郎為何倏忽改變主意,不等武松回來就出手?

水滸中一個細節:武大郎為何突然改變主意,不等武松回來就出手?

我們很多的人在小時候都看過水滸傳吧,這位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吸引著很多的讀者的喜歡,人們被妻其中的忠義、熱血等許多的場面所吸引,很多的人對裡面的武將排名都深感興趣。其實書中的一些細節十分的重要,從這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性和智慧,今天小編想要說的是為什麼武大郎突然改變主意,一個人去面對姦夫淫婦?

水滸中1個細節:武大郎為何倏忽改變主意,不等武松回來就出手?

我們應該都知道,婚姻這個事主要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如果你們差距大了,那麼雙方都會很不舒服的。武大郎就是這樣的人。外形上來說,武大郎是三寸丁谷樹皮,而反觀潘金蓮那可是一等一的大美女。首先在外形上就不匹配,然後性格上武大郎養成了懦弱怕事的性格,而潘金蓮從後面可以看出她的毒辣手段。

水滸中1個細節:武大郎為何倏忽改變主意,不等武松回來就出手?

所以說武大郎不一定面對的是潘金蓮,可能是鐵蓮花。他們之間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社會的底層出身,都是無產階級,工資完全靠武大郎,潘金蓮就是一個全職婦女,沒錢的生活不好過啊。這麼一說是不是他們兩人本身走到一起就是一個錯誤呢?一天,潘金蓮在在窗上拿著棍子玩,這一玩,命運就此改變。

水滸中1個細節:武大郎為何倏忽改變主意,不等武松回來就出手?

在王婆的撮合下,一切順理成章,武大郎一次看見,也沒有多說,那會他敢說什麼啊,兄弟武松不在跟前,自己是絕對弱勢的一方,只有自己先忍著,等兄弟回來再說,這也是他當時的第一想法。如果一直這樣,那麼武大郎就沒有後面的一切了,但是偏偏最後武大郎發飆了,在武松沒有回來之前就開始自己動手了。

水滸中1個細節:武大郎為何倏忽改變主意,不等武松回來就出手?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呢?難道他不知道這樣的行為無異於以卵擊石嗎?好好多看書,我們會從其中看到一個人物的推波助瀾,沒錯,這個人就是和武大郎平時關係很好的賣水果的鄆哥,我們會知道此人的奸詐絲毫不在王婆之下,他在武大郎的身邊一直慫恿,還鼓勵武大郎去現場,不斷的對武大郎的自尊進行著摧殘。

水滸中1個細節:武大郎為何倏忽改變主意,不等武松回來就出手?

大家應該明白,作為一個男人,不論是什麼身份,這種事都是忍不了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大郎只能硬著腦皮上了,不然你覺得你的臉往哪放,所以沒有等到武松的回來,悲劇發生了。所以在這件事上,一直是鄆哥在推動,武大郎該去,只是時機不對,等到武松回來,那麼這一切就不會發生。安安靜靜的做一個忍者神龜,等兄弟出手,面子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