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和地理角度分析,為何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流傳最久影響最大?

用戶862236161678


首先是地理位置,中國四周為大海,高山以及沙漠所隔離,在地理上,就構成了一個自我封閉的環境。在歷史上,古印歐人於公元前3500年入侵印度,並旦初步形成種姓制。公元前3200年入侵古埃及,並取得勝利,消滅了當地的文明。在此期間攻入兩河流域,巴比倫文化消亡。後入侵中國,當時商王武丁在位,其妻婦(念子)好擊敗古印歐人入侵,保證了中華文化傳承。及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對於華文化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使中原文化南移。就說隋文帝楊堅也有一個少數民族名字:普六茹.堅。這就是所說的“亡天下”了。虧得當時冉憫發佈“殺胡令”,挽危亡於既倒,使得後來北魏入主中原,也只得主動漢化,保持了中華文明的傳承。以後,除短命的蒙元,其餘的就必須漢化,把自身文化融入成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大衛思想


從結果來看,四大文明古國一脈相傳的,如今就只有中國。其他三大文明古國滅亡的直接原因,都來自外部民族的入侵。雖然中國歷史上也多次遭遇外族入侵,比如匈奴、鮮卑、女真、蒙古等,但都成功地保留了自己的文明,以下進行分析。

第一、如果區分民族與民族的屬性,不是看血緣,而是看文化(文明)。中華文明是民族交融的產物。

中國雖多次遭遇外族入侵,也出現好幾次少數民族掌握政權的情況,但每次民族危機,總是伴隨著大規模的民族交融,少數民族學習先進的漢文明(如匈奴冒頓單于稱帝、北魏孝文帝改革、遼金夏清的漢化),民族交融之後,胡漢之類的差別就越來越小了。所以漢人自豪地稱:“胡虜無百年之運”。

第二、中國的地理環境不適合對外擴張

作為一個農業文明的國家,對於不可耕種的土地,咱們是不感興趣的。從地理環境來看,長城以北不適宜耕種,因此沒有伸延的必要;東部是大海,出不去;西部是荒漠高原,也不適宜耕種;南部也是大海,出不去。而這中間的位置夠大,這對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中國歷史上很多分裂時期,分裂了的政權,其目標不是獨立建國,而是統一全國。這對中華民族的延續是很有重要的。

第三、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為國家的強大提供了保障

中央集權的最大好處,在於集中力量幹大事。在農業文明為主的國家,水利工程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它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是維護社會穩定與保障國家強大的重要條件。大型的水利工程,沒有國家力量作支撐,僅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而中央集權不僅有利於建設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也能更有效地抵抗外部勢力的入侵。


明明忘不了380


所謂的文明是經過歷史檢驗而積累的行為規範,也是人民所期望和追求的公序良俗,更是大家普遍認可和願意接受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規律。中華文明就是世間真理,真理是經過歷史檢閱的。真理具有感召力、影響力、生命力,中國的文明千古傳承就是因為古聖先賢的聰明智慧能覺醒後人而效法,是因為古聖先賢的豐功偉績能感動後人而進步。

就拿我們所說的儒學來說,儒家思想其實是孔子祖述堯舜的英雄事蹟,憲章文武禮義制度,而進行的歷史總結。提倡和推崇的是仁義禮智信,講究的是以孝感人,以德服人,以仁安人,以義聚人,以禮待人,以智育人,以信勵人。正因為堯舜禹具備的高尚精神品德和貢獻的卓越功勳贏得了時人的稱讚,贏得了大家的歸順,也弘揚了優秀的華夏文明。

堯治理天下政治清明,敬賢用能,勤儉納諫,重義輕利,愛護百姓,《五帝本紀》評價: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帝堯的文治武功俱臻美備,為古昔聖王。《說苑.君道》也說他: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痛百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這樣的領袖是多麼的偉大而英明,能夠造福天下蒼生的人,人民怎能不感激他?不推崇他?不擁護他?

舜是大孝子,以孝行聞名遐邇,以孝悌忠信禮義修身,然後齊家治國平天下,虞舜家有瞽父,還有繼母,父頑,母囂,弟傲。就是這樣的家庭,虞舜還能以身作則和睦相處,以孝感人,以德服人,最後堯帝禪位於他,並將兩位愛女婚嫁於舜,舜教導臣民以五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美德。虞舜為人處世、治國理政都以德為先導,以和諧為依歸,隱惡而揚善,堅守孝道,使家庭和睦。這樣的感人事蹟,讓人們愛戴他,也願意追隨他,史書就記載:舜生活的地方,人們紛紛來聚攏而居住,一年所居成聚(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方賓服。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舍小家為大家,大家自然對他感恩戴德。大家推舉他擔任部落聯盟副首領,輔佐舜帝,舜也傳位於禹,並傳授中華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司馬遷在史記中講“天下明德自虞舜始”。德治仁政是凝聚希望、贏得民心的關鍵所在。堯舜禹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中華心法,寓意深刻,意義非凡,是儒學乃至中國傳統文化綿延五千餘年的根脈,是萬世哲學之源、道統之傳、為政之道的根基。理解了這十六個字,就懂得了中國文化精髓,就懂得了如何修身和管理社會。

人心惟危,人心是險惡莫測的,為了爭權奪利,人們可能不擇手段,為了滿足私慾,人們可能大動干戈。但道心是微妙的,天命是難違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歷代就有可以馬上打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天下。治國理政必須施行仁政德治,老百姓能安居樂業,民富則國強,國家才繁榮昌盛。《貞觀政要.君道》記載,一代英主李世民就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如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亂者,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慾以成其禍。若耽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怨仇既作,離叛亦興。

中國歷史上數次從大亂到大治,都是中華文明覺照和指導的結果,中華文明使華夏民族愈挫愈勇,中華疆域越來越廣。中國自古安分守己,奉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大道並行而不相悖,從來不主動侵略別人,然而面對外患侵略,中華英雄就能在國難當頭敢於挺身而出保家衛國。既使被強敵迫使華夏兒女臣服,甚至一個朝代的覆滅,但在優秀華夏文明的薰陶感染下,外族也會被華夏文明而同化,像蒙元忽必烈、金國完顏雍,像康熙、雍正都對華夏文明敬重和佩服,即位後,致力於修正和改變先輩的殘忍嗜殺,進而推行和效法中華文明。畢竟文明是人類的標誌,文明是民族的靈魂,文明是願境的贊同,文明是幸福的共鳴,文明是光輝的永存。


德厚致遠


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印度,和中國,只有中國即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有其深刻的歷史地理原因。

中華文明源於黃河流域,古時中原溫暖溼的環境,廣闊的平原為華夏先祖提供了充分的養份。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在總結了先民幾千年,尤其是對堯舜禹炎黃帝時期先民的人文自然人倫文化總結基礎上,形成了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經驗與原則。自成一個體系,指導著中國社會後續二千年的生存與發展。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將原先各自為政的諸候國重新歸於中央集權,車同軌,書同文,奠定中華大一統基礎,從此,大一統思想深深根植於中國人內心,無論後世三國鼎立,五胡亂華,元清入主,漢文化的先進性以極強的同化力同化邊騎民族,中華文化世代相傳。

地理上,中原東臨大洋,南面群嶺,西憑峻山,北朝大漠,能威脅中原文明的只有西方波斯文明,羅馬帝國,印度文化,但它只能在青藏高原和喀喇崑崙山外望雪興嘆,止而怯步,雖然它們不一定是我漢唐大軍對手,但天然屏障使中華文明引領東亞,自然成為一個獨特文明體系。

天佑中華,卻更是人傑地靈,讓中華文明峰火相傳,綿延不絕。


宋辭318


這問題,我認為有以下三點所形成的。一,強悍而發達的歷史,中國在三百年前,一直是世界最發達的農耕文明先進國家,儘管華夏大地也曾分裂,統一,朝代改換,但漢文化為主的對農耕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改變過。二,漢文化的獨特性:從氏族時代的壁畫及骨刻或陶紋上的象形文字,到殷墟甲骨文,至前秦的金文彖字再到漢的隸書乃至晉以後的文字的形成和書寫文章的文化內涵表達,五千年耒,只有發展而無改變!外形方塊,字寓形聲,僅中國的姓就有二萬以上,不同字有十萬以上,有數種組合可巨表萬物,細表微情。雖難以學習,但其書形俊美多意,朗讀聲調俱全,這樣的寐力更難被毀滅!三,包融性:儘管有少數民族佔領建權,如元,清和一些時代的小國等,但`漢文化,文明的先進強大,都把外耒者融合其內,引導他們向漢學習,甚至屬國,外國都派人交流學習,歷史不泛其例。漢民族強盛而不侵它國,被佔而仍自強不息,只有翻身而從末滅亡過這樣的民族發展至今己是融合五十六個民族的華夏大家庭,連海外的華人都過祖國的節,掛賞字畫,青花瓷器和風俗傳承,外國也都越耒越多地喜歡中國文化,使近三百年受辱的落後局面在改革開放巨大成果中一去不復反。偉大的民族復興就會實現!以上是我對四大文明,唯中國的文明保留至今末變的原由認知以呈試鑑。


黃親國旗


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目前一個說法是,只有中國從古到今一直傳承了下來。關於傳承的依據,很重要的一個依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也沒有外來侵略者佔領、統一,從這樣論點來看,只有中國沒有被侵略者統治,雖然中國古代發生了很多的戰爭,但是歸納起來,還是民族之劍的爭鬥。這種民族的爭鬥從沒改變文化的傳承,漢語、漢字、建築、服飾被一直延續下來。雖然有蒙古族、滿清少數民族統治了中原數百年,但是漢文化沒有改變,而他們卻被漢文化同化。

至於中國為什麼可以傳承下來,地理位置佔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中國位於亞歐大陸大東部,東面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面是遍佈高山高原,沙漠荒莫的大陸內部。這就給中國的發展並沒有收到其他強力外族的入侵。

中國古代是農耕國家,長江、黃河流域土地肥沃,氣候怡人,適合人類居住。生活必需品自足自給,對外需求不強烈,所以中國對外也從沒發動侵略戰爭,也沒有引進外國文化。五千的歷史始終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氣息。


海納百川233699882


因為這是一種重念想輕當下的思維和思考角度,僅此而已。

細說就是,所謂文明古國實質上就是一個抽象的靜止的概念體而已,你完全可以說它是一個永恆的存在,因為只要文明古國這樣的意識代代傳承下去,被傳承灌輸的人就是文明古國的想象認同者,文明古國化的人而已。文明古國是一個抽象的意識體,而現實世界的社會歷史發展從來也沒有斷續,從來沒有說一段歷史與另一段現實活動的歷史中間是真空的,沒有,沒有這回事的。也就是你去抽象出怎樣的統一同一的內在聯繫性而已。

但這裡有個關鍵點,那就是,是文明古國服從服務於當下現實的我們,還是我們只是文明古國的存在,也就是,主體是什麼?這個影響才大哩,


實踐洞察


如果僅限於歷史和地理的角度,那麼只有中華文明流傳下來的原因,尋找的角度會比較窄。

比如,從地理上看,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處於地中海周邊,相互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具備相互消滅的可能。但這個理由用來解釋為何古印度文明消失而中華文明流傳就缺乏說服力了。

而單從歷史上看,古中華文明為避免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農耕民族的侵害、不斷打擊北遊牧民族,數次造成北方強悍的遊牧民族因難以生存而大規模西遷,並在西遷過程中消滅或融合當地民族——用這個推論來解釋古印度文明的消失,有雅利安人西遷過程中分支南下成為印度高原統治者並作為高種姓延續至今的證據。

但作為更客觀全面的依據,這種推論顯然也不夠嚴謹。

~~~~~~~~~~~~~~~~~~~~~~~~~~~~~~~~~~~~~~~~~~~~~~~~~~~~~~~

所以,更客觀、嚴謹的分析,文明古國文化是否能流傳下來,是綜合原因下、社會制度競爭的自然結果,其中文明/文化上差異才是導致最終結果的主要原因。

比如,古巴比倫文明是半原始社會的奴隸制文明、古埃及文明是早期奴隸制文明,古印度文明應該也是半原始的奴隸制文明——這些文明的共同特點,是文明雖然燦爛,但作為體系不夠完備,特別是在政治制度上缺乏能支持政權穩定的生命力。

一旦英明的國王死去,或者遇到強大的外敵,這些文明就很容易因亡國而消失。

對比中華文明能流傳下來的根本原因,有幾個與其他文明不同的重要標誌性內容:

首先是在奴隸制後期進入封建制的關鍵時段(春秋戰國),孔子開創的有教無類為宗旨的教育/文化普及,讓更多的平民能接受教育,讓文化不再只掌握在貴族手裡——這樣當亡國後前貴族即使全死掉,文化傳統依然流傳。

換個說法,孔子對教育普及的貢獻,讓文化/文明的存在不再依靠少數精英,這是不管國號如何變、統治者是誰,但文明仍會發展、主體不會絕的根本(在五代十國、元蒙、滿清時期最能體現這種文化優勢的強大)。

第二個重要內容,是以科舉制為代表的封建官吏制度,可用相對最科學、最有效率的方式選拔人才進入統治階層,實現社會管理者的最優化。

這種制度的優勢,也是中華地區自唐之後,無論哪個民族/血統的人成為統治者,不遵守這種文明就要失敗(漢族的李自成不遵守就不行,蒙古忽必烈及子孫不遵守更不行)。

~~~~~~~~~~~~~~~~~~~~~~~~~~~~~~~~~~~~~~~~~~~~~~~~~~~~~

所以,文明是否能流傳、是否具有更廣泛/持久的感染力,不在於具備那種文明的國家是否強大(比如南宋、明晚期就不強大),而在於這種文明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能被百姓所學習/掌握。


理得心安



秀才說歷史


其次,關於“流傳最久影響最大”這個說法,如果是指“獨立系統傳承”和“影響的現實人口數量”,那發源於黃河與長江流域的中華文化的綜合指數應該是最高的。但因為每一種文明本身都是在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不斷地自我揚棄的過程中發展流傳的,所以,要在比較嚴格地意義上說“古代文明”和“古代文明流傳影響”就會產生歧義。因為一種文明消亡可能是換一種方式新生的過程。比如兩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就是在民族遷徙融合,文明碰撞,互鑑的過程中新生,發展的。愛琴海文明(古希臘文明)就有他們的基因。

再次,文明古國如果換成文明區域,那就規範、也好理解的多。

第四、要真說流傳和影響,至少到現在為止,印度區域文明流傳的時間,影響的人口數量應該不必我們中國的差。

第五、古代文明流傳久和影響大是不是一件好事兒,至少以阿岔看,還不合適過早地下結論,特別是不能糊里糊塗就下結論。因為“老”和“好”並不能劃等號——這應該是一個常識結論。

第六、從歷史角度看,中華文明區域自商代開始就一直努力建立一個大統一的政權文化經濟體——貨幣文字道路度量衡國家制度生活習慣等趨同……一直是努力的方向,所以其文化文明的穩定性和普適性很強,別的幾個就不具備這種條件。因為在中華文明周邊沒有能夠消滅這個種群的力量。

第七、從地理角度看,中華文明相對獨立,與其他文明區域有較大的空間距離,文明交匯碰撞競爭取代的可能性接近於零——中國歷史上只有蒙古人成功佔領這個地區,但文化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其餘小的,基本上都被同化 。而這跟其他幾個文明的處境就差距很大。其他幾個都是分裂多,分化多。當然印度文化的穩定性也很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