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姓(58)|威遠縣界牌黃姓鍾姓非婚姻關係老祖公、祖婆共葬一墓,全國唯一

黃勇/文

黃姓(57)|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中,入川黃姓人成為如今四川黃姓人的主體

這一期,我們繼續說在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中遷徙入川的黃姓人情況。

黄姓(58)|威远县界牌黄姓钟姓非婚姻关系老祖公、祖婆共葬一墓,全国唯一

資陽市丹山鎮黃氏宗祠。黃勇 攝

威遠縣界牌黃家七房人的來歷

清軍南下後,廣東五華縣的黃峭後裔黃庭仍與鍾丁先、孫鼎標一起抗清。

失敗後,他們拒絕清廷高官厚祿的誘惑,退隱山野。孫鼎標到了東南一帶,鍾丁先在惠州出家,託請黃庭仍照應他的妻子及家人。

清政府實行湖廣填四川政策後,黃庭仍決定入川避世。他帶著夫人張氏及家人與鍾妻及家人一起入川。

途中,黃庭仍讓大兒子黃捷中、二兒子黃達中就地安家(後無音信)後,一大群人繼續入川,到威遠縣界牌場灌牛衝落業。

黃庭仍、張氏、鍾妻辭世後,鍾黃兩家人議定,把他們合葬在今威遠縣界牌鎮響鑼村白果衝,史稱鍾黃二姓墳。

據調查,全國非婚姻關係的老祖公、祖婆共葬一墓的古蹟僅此一處,實屬罕見。

兩家人還約定:鍾黃是弟兄,兩姓不通婚。

黃庭仍除了黃捷中、黃達中兩個兒子外,還有黃潤中、黃美中、黃紫中3個兒子。

其中,黃潤中、黃美中共生了黃仕元、黃廉友、黃數元、黃能元、黃趙元、黃仕明6個兒子,這6房人加上黃紫中一房一共叔侄七房人,各立字輩和小祠堂分散定居。這就是界牌黃家七房人的來歷。

黄姓(58)|威远县界牌黄姓钟姓非婚姻关系老祖公、祖婆共葬一墓,全国唯一

2016年5月2日,資陽市丹山鎮黃氏宗祠舉行建祠150週年慶典活動。黃勇 攝

資陽黃氏共建黃氏宗祠,至今仍在

在資陽縣(今資陽市雁江區),來自湖北、江西、湖南的黃峭後裔黃揚、黃竹期、黃載嶽、黃奇緒、黃嘉賢、黃彥楚、黃立功等9支黃姓遷入。

他們在資陽縣城、東峰、金帶、豐裕、丹山、祥符等地安家,成為資陽黃氏的入川始祖。

同治5年(1866),資陽黃氏在丹山鎮五龍井興建黃氏宗祠,3年後竣工。如今,黃氏宗祠成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竹縣黃姓有30多個支系,分佈在60多個鄉鎮,都是湖廣填四川(含江西轉湖廣入川)時期遷徙到大竹的。

據當地黃姓研究者調查,這30多個支系都是黃峭的後裔,主要是黃和、黃井、黃層的後代。

武勝縣的黃姓主要是邵武黃氏的黃峭裔孫以及金華黃氏黃龜年、江西分寧黃庭堅的裔孫,大多是湖廣填四川時期外省入川移民的後代。

他們分散居住在武勝縣城沿口鎮、高石、烈面、禮安、街子、普興、萬隆、中心、樂善、飛龍等鄉鎮。

黄姓(58)|威远县界牌黄姓钟姓非婚姻关系老祖公、祖婆共葬一墓,全国唯一

2016年5月2日,資陽市丹山鎮黃氏宗祠舉行建祠150週年慶典活動。黃龍 攝

湖南黃隆興後裔,連續5代入川

黃峭大兒子黃和的後裔黃啟生,在乾隆39年(1774)從廣東入川,最初居住在三臺,後來遷到中江縣。

廣東平遠縣東石鄉的黃立尚,帶著黃立傳、黃立振、黃立海、黃立嵩4個兄弟的全家,在康熙60年(1722)入川。

黃立尚帶著黃毓文、黃卓文、黃欽文3個兒子,與黃立嵩及黃齊文、黃楚文兩個兒子,落業到簡陽周家場。

黃立振帶著黃任文、黃仁文、黃禮文、黃素文、黃信文、黃智文、黃忠文7個兒子,黃立海帶著黃孟文、黃仲文、黃季文、黃廣文、黃考文、黃興文6個兒子,遷居到綿陽落業。

黃立傳帶著黃盛文、黃崇文兩個兒子落業在資中縣。

另外,在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中,湖南黃學聰的後裔在安嶽落業。

雍正年間,廣東龍川的黃繼旺入川,在成都華陽縣(今龍泉驛區)同安鄉柑子園落業。

雍正11年(1733),廣東龍川縣寧紅都太和甲田心約老屋的黃盛韜入川后,先到成都洛帶,後遷居到金堂縣渠水溝(今洪安北)落業。

湖南鼎州(今常德市)的黃隆興後裔,連續5代遷到成都、黔江、重慶奉節等地落業。

【下期看點】

請看黃姓(59)。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