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六:這份奏摺晚了二十年!

農曆1860年的冬季比起以往或許更加嚴酷一些,不是因為北京嚴寒的天氣,而是英法聯軍的一把大火徹底毀滅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皇家園林。咸豐皇帝匆匆逃亡熱河以打獵為名,躲避戰火,留下曾經自己的皇位爭奪者恭親王奕訢去收拾殘局。

鬼子六:這份奏摺晚了二十年!

在與這些蠻夷的接觸當中,奕訢比他那個至尊無上的哥哥更加了解這些外來侵略者的厲害手段,他們比起以往任何的進犯者都更為強大,這次的犯我中華者,雖然遠,卻未必能夠誅滅。於是,1861年1月11日,留守京城的恭親王奕訢,聯合大學士桂良、戶部左侍郎等向咸豐帝進程《通籌夷務全局折》,開啟了後來人廣為熟知的洋務運動,並且改變了大清的歷史。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局勢逐漸是日薄西山,風雨飄搖、岌岌可危。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當時世界上兩個最為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聯合起來給這個古老文明致命一擊,國都淪陷,硝煙遍地,從內到外幾乎沒有一尺平靜的土地。

鬼子六:這份奏摺晚了二十年!

東南和長江一帶,洪秀全帶領的太平天國仍然佔據著大清的半壁江山,淮河流域,新起的捻軍四處流竄,甚至擊斃了清廷倚為長城的蒙古親王僧格林沁。而西方外來的蠻夷不服天朝教化,三番五次在邊界尋釁,此次更是攻破北京,焚燒圓明園,真是千古未有之變局。變則通,不變則亡國滅種,後來因為經常與洋人打交道而被稱為鬼子六的奕訢意識到危機,祖宗的江山斷不能亡,必須尋求變革。在一番得失權衡之後,下定決心大膽上書,陳說利害,以變通內外政策。

但是國人從皇帝到百姓對於這些外來者極其的不瞭解,無知帶來的是慘痛的代價。奕訢因為此次留守而與洋人有了親密的接觸,得出自己的觀點:“自換約以後(《北京條約》),該夷退回天津,紛紛南駛,而所請尚執條約為據。是該夷並不利我土地人民,猶可以信義籠絡”,而且分析當下的局勢:“臣等就今日之勢論之,發捻(太平軍和捻軍)交乘,心腹之害也”。奕訢不愧為老辣政治家,一眼看出清政府的真正憂患在內不在外,只有先將內部安定下來,然後尋求自強,再與外人打交道。

鬼子六:這份奏摺晚了二十年!

1月20日,還在熱河“打獵”的咸豐皇帝奕詝准奏,並且就派遣奕訢、桂良、文祥三個人負責總理各國通商事務,坊間稱之為“洋務”,洋務運動由此開始,並且成立了對近代中國影響巨大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奕訢則成為首任總理衙門大臣,而洋務涉及的面極其廣闊,從最開始只是管理與外國發生聯繫的事務,到後來策劃國家的政策大事,逐漸成為六部之首。

在鬼子六的主持之下,總理衙門從購買軍火、艦船、機器、然後到管理對外通商以及關稅等事務,再到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和近代海軍,興辦近代教育事業和向西方派遣留學生,開辦近代機器製造、航運、鐵路、電報、礦業等等,儼然成為清政府近代化的大腦中樞。

鬼子六:這份奏摺晚了二十年!

以後人的角度觀察,總理衙門成立的時間至少晚了二十年,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立刻痛定思痛,決心自強,那麼到1860年自然是一番新的面目。然而不見棺材不落淚,40年代的創傷仍然難以啟發麻木的國人,使得國家白白失去了做大做強的寶貴二十年,仍然原地踏步。當時林則徐、魏源等人的先見之明的呼聲只是石沉大海一般,沒有激起半點反應,有人說其實在咸豐主政期間,看過魏源寫的《海國圖志》,根據清朝遺留下來的檔案記載,1853年武英殿修書處奉旨將此書修繕貼錦進呈。但是之後皇帝看了沒有,看了多少,有何感想卻無從得知。現在想來,恐怕仍然是天朝上國的思想作祟,盲目的認為自己還是世界的老大。

然而現實是極其殘酷的,工業革命的開展,西方列強一日百里的速度發展壯大,而曾經的天朝上國仍然沉浸在無知的迷夢當中,根據當時人的觀察:“海防廢弛,操江亦廢,自英伊就撫之後,始請以捐輸之餘作為船炮經費,而官吏侵漁,工匠草率偷減,不及十年,皆為竹頭木屑。”整個國家機器極其腐敗,然而從上到下仍不以為承平之世,一片行之將就的狀態。

鬼子六:這份奏摺晚了二十年!

最後,英法聯軍的炮聲總算是使得人們清醒了一點,在英國新式的阿姆斯特朗炮以及法國的拿破崙炮狂轟濫炸之下,仍然還裝備著繼承了明朝紅衣大炮的清軍幾無還手之力,天壤之別的戰鬥力使得清廷再度慘遭戰敗。先不論英法聯軍,就連當時太平天國的軍隊,也逐漸裝備洋槍洋炮,清軍多次吃虧。左宗棠說:“從前賊匪打仗,並無外國槍械,數年以來,無一支賊匪不有洋槍洋火。本部堂自江西、安徽、浙江轉戰以來,各戰奪獲,為數不少,少則幾千,多則數萬。”這其中不免有誇大戰功的嫌疑,但是也可見洋槍的普及,這進一步刺激清政府決心改革的決心。

“探源之策,在於自強,自強之術,必先練兵”,由於清廷屢敗於外人之手,首要的經驗自然認為是技不如人,打不過外國人是軍事裝備和戰法不如人。在洋務最開始的十餘年間,辦洋務首先從引進外國的堅船利炮為主,軍事工業成為重中之重。然而船炮可比不起棉花茶葉,價格及其昂貴,財源迫竭的清政府很快拿不出銀子,以滿足總理衙門的要求。為此,繼自強之後,求富又成為洋務運動的一個目標和口號,從對西方近代軍事工業的引進到民事工業的轉變,開始採礦修路,興辦教育,真正開啟中國近代化的步伐。

雖然洋務運動的結局終歸失敗,多年以來遭受人們的嘲笑與非議,然而他作為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一種模式,仍然對於國家現代化進程起著積極的作用。

撰稿/素白【讀史品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