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唐将,李光弼战绩更加辉煌,下场却为何不如郭子仪?

历史清单


李光弼的悲剧,是外因和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就是当时朝中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人的陷害,内因和李光弼的性格缺陷有关。我们来说说李光弼的悲剧。

我们的回答从天宝二年,也就是公元763年的一次战事说起。当时吐蕃人在仆固怀恩的引诱下,开始大举进攻关中,吐蕃人的阴谋是将长安占领,唐代宗畏惧吐蕃,直接出逃陕州,也就是今天的三门峡。

此时,唐代宗下旨让李光弼率兵保护他,下旨要李光弼立即前来陕州,可是李光弼没有去,理由是他害怕朝中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人的陷害。之后,郭子仪出征吐蕃,当时吐蕃的关内副元帅、中书令,在郭子仪的进攻下,大败而归。

吐蕃被打败后,唐代宗回到了长安,此时唐代宗下令,让李光弼留守长安,而这时候的李光弼又开始推辞了,他说皇帝的诏书自己没有看见,于是他擅自回到徐州。不过唐代宗还是念及他早年的功劳,再次召见他前来皇宫见驾,可是李光弼又推辞了,推辞的理由还是害怕鱼朝恩、程元振的陷害。

不过唐代宗并没有为此责怪李光弼,而且在之后还封李光弼的孩子做三品大官,还让他的孩子食邑三百户。虽然皇帝给足了他的面子,但是他的部将却是一些见风使舵的东西,他的部将田神功等人看李光弼皇帝召见都不去,就认为李光弼的末日来了,所以根本不服从李光弼的管教。

此时的李光弼是上对不起朝廷,下又管不了自己的将领,后来李光弼痛恨朝中有宦官,自己生不逢时,而且他之后一直陷入羞耻和惭愧之中,最后在抑郁之中病逝了。李光弼死后,朝廷对他也是非常重视的,唐代宗停朝三日为他举办葬礼,官员一直送行到了延平门之外。

从李光弼的悲剧来看,朝中宦官确实在陷害他,但是他的心魔驱除不了,这样的性格弱点,最后将他“囚禁”致死了。这位号称“战功中兴第一”的战神,最后这样窝囊的死去,确实让人遗憾。


朗照千江月


说起郭子仪,知道点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平叛“安史之乱”的有功之臣,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实在当时的唐朝天下,要论军事才能、威望、功勋,还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与他相提并论的人物就是李光弼。但是同为功勋卓著的唐将,为何结局却是大不相同呢?

 郭子仪在平叛“安史之乱”后,继续执掌兵权,统领天下兵马,直到85岁才溘然长逝。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而李光弼却在平叛之后的第二年就郁郁而终。笔者认为还是由于李光弼的所作所为导致君臣离心,代宗李豫对他们心生疑虑,已经不信任他了。但是郭子仪却不同,他有独特的政治智慧,他的表现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认为他还是对大唐忠心耿耿之人。且看如下分析。

一、郭子仪的政治智慧

郭子仪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唐代宗为了试探他曾三次拜郭子仪为尚书令,都遭到郭子仪拒绝。这一举动看似感激郭子仪的功勋,其实是试探郭子仪究竟是忠臣,还是有二心。同时,面对朝堂上那些奸佞小人的诬陷,郭子仪都能识大体够忍辱负重,另那些宦官奸臣自愧不如。但是李光弼的表现,却非常不明智。

二、李光弼的不智之举

1. 李光弼本是契丹人,作为一名蕃将战功赫赫,手握重兵,雄踞一方,本来就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在面对吐蕃入侵朝廷下令命各地勤王时,你李光弼却找理由按兵不动,这能不令皇上感到失望吗?

2.吐蕃退兵之后,代宗李豫虽为夺其兵权,调其往洛阳担任东都留守,你李光弼却以保护江淮地区的粮食转运为由待在徐州,迟迟不肯赴任。

以上的两个举动,能不令皇上感到失望吗?在失望之余,代宗李豫的内心不免已经对李光弼生出更深的担忧和疑虑。这时的李光弼已经成为大唐的另类,已经违背了他一生的忠诚、正直的信条,甚至他的部下、从安史叛军投降过来的将领都对他表示了不满。而李光弼纠结在这种思想矛盾当中,他内心知道该像郭子仪一样去做,但又不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到皇帝手中。于是,李光弼郁郁而终。

总之,造成两位历史人物结局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在对待君臣信任危机的问题的处理方式上,一个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豁达的思想格局,将君臣关系的本质已经看透。一个虽然军事才能十分优秀,却优柔寡断没有处理好君臣关系,思想上的负担最终压垮了他。



峰哥谈史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郭子仪,为人坦荡。在安史之乱中,也是功绩卓著,但比起同僚李光弼,就又逊色不少了。(郭子仪剧照)

李光弼,善于治军。管理军队,纪律严明,谋略有当,在安史之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对阵叛军史思明的太原之战,李光弼以少胜多,以谋略取胜;河阳之战,李更是以死明志,激励将士作战。

最终,在评定战功时,李光弼被评为军功第一,大家无不认同。(李光弼剧照)

也正是这样一位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将领,却十分害怕唐肃宗、唐代宗的宦官,甚至害怕到了,连面都不敢见的地步。

经过安史之乱,唐肃宗、唐代宗都认为,将领掌握兵权,是天下大乱的根源,因而对军功卓著的将领,十分猜忌。

与此同时,唐肃宗、唐代宗,出于巩固自身权力的目的,逐渐加大宦官的权力,以遏制将领势力,由此使得鱼朝恩、程元振这样的大宦官崛起。

有了皇帝青睐,这些宦官也是目中无人,直接拿安史之乱中的军功大将开刀。

郭子仪,直接被解除兵权,派他去督建皇陵。面对官场的起起落落,郭子仪泰然处置,欣然前往,没有怨言;

过了段时间,将领仆固怀恩被逼造反,郭子仪被启用,前去处理军务。郭子仪自然知道,平定战乱之后,必然又要受到那些宦官的陷害,但依然前去,从国家大局出发,坚决前去。(李光弼面对宦官陷害 剧照)

反观李光弼,就完全怂了。李光弼一直害怕宦官的陷害。在代宗招募,前去平定仆固怀恩的叛乱时,还是害怕宦官鱼朝恩的陷害,故意拖延,坚决不去处理军务,任由叛将攻占长安。

国家危机之时,李光弼因为一己之私,坚决不去,跟郭子仪的大公无私相比,就差太多了。

随后,仆固怀恩战乱被平定,代宗没有责怪、李光弼逃避军务,认为他之前依然军功卓著,想再招他入朝为官,但李光弼还是惧怕宦官陷害,坚决不去。

就因为几个小小的阉人,堂堂一代大将军就害怕这样了,众人都瞧不起李光弼。曾经的部将,都认为李光弼治军严明,是个好大帅;如今看来李光弼的所作所为,都不服他管理,耻笑他的懦弱,连一个小小的宦官都害怕。(李光弼忧虑宦官陷害 剧照)

这就是李光弼,治军严明,但在政治上,胆小如鼠,畏惧宦官,只想远离朝廷、宦官。但面对众人的耻笑、辱骂,李光弼也是极其惭愧,最终在羞愧交加中,生病,离开了人世。

他的为人,也为后人所不齿。

而郭子仪,则用他的坦荡胸怀,征服了皇帝、宦官。

皇帝有难,郭子仪率军出征,为君分忧;皇帝猜忌郭子仪,解除他的兵权,郭无怨无悔,欣然离去,自己好好养老,不急不躁,代宗因此,感叹郭子仪的忠诚啊;(郭子仪剧照)

宦官鱼朝恩陷害,想要打击他,整他,他依然恭敬对待他,最终竟然让敌人鱼朝恩,对郭子仪感动不已,钦佩他的为人。

小结

<strong>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郭子仪为人坦荡,对皇帝做尽臣子的本分;对待宦官,也是知心、交心,恭敬有加。

而李光弼除了军事的成就,做人就太差了,面对宦官,唯唯诺诺,毫无人臣的正气,大将的英勇之气,最终也只能被自己的懦弱无能、羞愧死了。

我是七哥,记得关注我哦


岁七夸父


自古能臣善终者无非要么是怕功高盖主,提前退隐;要么情商极高,深知为人之道。郭李虽都有赫赫战功,最终命运却截然相反,主要原因无非如下几点:

1,性格决定命运

两人虽同为中兴之臣,同在一个账下做事,性格却是大不相同,郭子仪为人圆滑大度,深得人心。李光弼有着极强的个性,治军极严,经常得罪人,两人的出身也不同,李光弼是将门之后,而郭子仪则是小吏之家出身,深得为人处世之道,两人有着迥异的性格也就不足为奇。

2,二人为人处世能力差异

李光弼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嫉恶如仇,很容易得罪人,有一次,朝廷任命李光弼为太原节度使,接任崔众的兵权,可以当李光弼去接任的时候,这个崔众却摆起谱来了,不将兵权顺利的交给李光弼,这一下就惹火了李光弼,先是下令逮捕崔众,后不顾朝廷派人来提拔崔众,不顾阻拦,当众将崔众斩首,虽然此举树立了威信,无疑却得罪了一堆人。

而郭子仪则不同,在带兵过程中,郭子仪是恩威并重,部下立了功,极力为他们谋求更多的封赏,这些部下也是真心臣服于郭子仪,对于政治也是一把老手,为官几十载,很少得罪奸佞小人,在带兵过程中,与李光弼一样受到了猜忌,而郭子仪却能拿得起放得下,全身而退,而李光弼则被奸臣所嫉恨,处处是敌人,落下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少公子趣说历史


正如上面俩位仁兄所说的一样,性格是导致李光弼在军事方面的地位不如同为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非我族人。

李光弼的父亲是契丹高官,虽然古代唐朝讲究民族融合,而且明君盛行,但是改变人们的眼光,不是一天俩天能做到的。

纵使是全球融合的今天,民族问题,也是待遇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以说沉默寡言或许是李光弼的伪装,而地位问题或许也不是因为李光弼不善言辞,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民族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