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外文的“牛人”林纾与懂外文的郁达夫们,谁的翻译方法更优

不懂外文的“牛人”林纾与懂外文的郁达夫们,谁的翻译方法更优

林纾是我国最早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古文功底深厚,但外文一字不识。他是如何做到一生翻译170多部著作的(还有一种说法是156部)?一个人能够翻译这么多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空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

不懂外文的“牛人”林纾与懂外文的郁达夫们,谁的翻译方法更优

林纾不懂外语,是和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一同译书。先由通外语者将外文书籍的意思一段段讲出,然后由古文功底深厚的林纾润色,并用文言写出。此方法好处是译者哪怕不懂外语,只要文字基础扎实,故事演绎得法,就可以速度的把作品翻译出来,并且翻译的作品中还会隐含译者的思想。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口译之人一旦出现错误,润色之人必定也会出现错误;二是润色之人由于不能通读原著,许多话外之音就不能彻底领悟,翻译之作品和原著的精髓就会有差距。

不懂外文的“牛人”林纾与懂外文的郁达夫们,谁的翻译方法更优

后来的郁达夫那一代人,有西方求学经历,并且外文基础扎实,他们在翻译作品时就有所选择,有所突破。郁达夫本人也翻译过作品,虽他的翻译成就不大,可是翻译方法是相通的。他曾说过:“翻译并没有比创作更容易些。想翻译的作品不但是要自己理解的,而且是要自己欢喜的。自己没有感动过的东西是译不好的”。为此,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先会把原著看上个几遍,甚至十几遍、几十遍,反复阅读直至感觉自己完全领会到作品中的意思和神味。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但文字要忠于原作品,思想也要忠于原作品。所以,翻译一部著作的难度,基本上等于创作一部著作。

不懂外文的“牛人”林纾与懂外文的郁达夫们,谁的翻译方法更优

林纾生活的时代由于刚接触西方世界,西方的一切对于人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并且那个时代,接触西方文化的人也比较少,他正缝其时,以扎实的方言文功底,把西方的文学作品翻译过来,传播给中国的人民大众,让他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文化。而郁达夫生活的时代,西方文化已经进入全面浸入人们的脑海,人们对西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再用林纾那一种方法进行翻译,必定没有市场;而郁达夫们的翻译能恰如其分的传达作品的实质内涵,从而使人们对西方文学有更高的认识和理解。但由于林纾生活的时期,没有经过白话文运动,文坛为方言文的天下。郁达夫们如果穿越到那个年代,纵容白话文用得妙笔生花,估计作品也不会传播开来。而如果林纾再晚些年,再通过别人讲述自己润色的方法进行翻译,人们也不会太买账。他们各自在各自的时代里,充当了那个时代的旗手。

不懂外文的“牛人”林纾与懂外文的郁达夫们,谁的翻译方法更优

最后,我仍要假设一句,如果单从翻译的质量来看,撇开其他因素,把郁达夫们放在林纾的那个时代,中国人受到了冲击可能会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