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2月11日“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

1897年2月11日“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

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业时,初设在江西路德昌里的厂屋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由原美北长老会美华书馆(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工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人得到长老会美国籍牧师费启鸿的帮助,于1897年2月11日始创于上海,秉承“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宗旨,为中国现代出版业巨擘,在上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对中国现代的文化与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商务印书馆初期承印商业簿记表册、账本、教会图书等印务,故得名商务。

1897年2月11日,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人,集资3750元创立商务印书馆,并购置印机数架,设址上海江西路北京路首德昌里末街3号。1898年,因房屋失火,迁址北京路庆顺里。

1897年2月11日“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

商务印书馆老标徽

当时社会上有学习英语的热潮,商务印书馆嗅出商机,开始译介英语教材《华英初阶》、《华英进阶》,1898年出版后热卖一时。甲午战争后,戊戌变革虽然遭到了失败,但除旧布新的思潮却日增。后清政府下诏“变法”,国人开始研究西学、新学,新教育运动已经萌芽。1900年收购日本人开设的修文印刷所。1901年商务印书馆扩大规模,添招新股,资本增加为5万元,改为股份有限公司。

1902年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聘蔡元培为编译所所长,时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的张元济,以及高凤岐、夏曾佑先后加入商务,开始发展教科书编写工作。在蔡元培因苏报案离开上海避居青岛后,编译所长便由张元济直接担任。翰林出身的张元济思想维新,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有远见,有魄力。他延请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加盟,制订了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奠定了商务新型出版事业的坚实根基。

1897年2月11日“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

1932年,轰炸后的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3年与日本金港堂的原亮三郎合作,吸收日资10万元,成为资本20万元的合资公司,由夏瑞芳任总经理,并聘请日籍技师指导,改进印刷技术,采用先进印刷设备,业务日益发展,至1905年资本额增至100万元。1903年中国第一部小学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出版,以后又编印了高小、中学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草创意义。同年出版严复译《群学肄言》以及林纾等译《伊索寓言》。后来多种严译名著和林译名著相继面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