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國興亡

大理國興亡

一、 大理建國與前期政治

從907年到937年之間,原來南詔地區內象走馬燈一樣的換了三個政權: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937年段思平起兵推翻了大義寧而建立了大理國。

段思平是今天雲南大理喜洲人,白族,世代為南詔貴族。史書記載,從他的六世祖開始在南詔為官。而且後來他們家族佔據了一個非常具有戰略價值的地方的節度使,實力十分雄厚。而且段思平還得到了高、董等大姓貴族的支持。

937年,段思平以“減爾稅糧之半,寬爾徭役三載”的條件取得了滇東三十七部的支持,開始正式起兵推翻了楊氏政權,建立了大理國。之後,段思平又當了八年的皇帝而後去世。

在他在位的八年年中,更易制度,損除苛令,並盡逐楊氏邪臣,罪大者明正罰爽,表彰貞良,還大行分封。其族人則封到關津要隘和富裕的地區。“世官世祿”,“管土管民”,為大理政權徵收賦稅和擔任軍事防衛等任務,統治四方。

大理國興亡

大理國建立後,百姓富裕、生活安定,史書稱大理國“地廣人庶”。段思平死於944年,傳位於段思英。大理國的疆域,據《元史·地理四》記載,大理國統治的區域包括了今雲南省、四川西南、緬甸東北部、老撾北部和越南的西北部,基本上繼承了南詔的疆界。

不過在段氏立國之後不久,段氏逐漸喪失了自己對政權的控制,出現了高氏專權的情況。當然高氏權力的上升也有一個過程。高方因幫助段思平得國被封為嶽侯,統治成紀(今雲南永勝)、巨橋(雲南昆明)諸地,從高方到高智升,雖然其世系不是很清楚,不過他們的勢力卻逐漸強大,可能與他們不斷地建功立業有關。到高升泰時,已居左右政局的地位。

在段氏建國以後,大義寧的楊氏並沒有就此善罷甘休。1080年,楊氏再度政變,殺段廉義自立。高氏糾合37部進行討伐。還政於段氏,擁立段壽輝,然後又把他廢掉。又推段正明為皇帝。後來就發生了高氏取代段氏的事情。高升泰死後還位段正淳,又才延續下去。

今在雲南楚雄城西約20多公里的紫溪山猢猻菁山崖上存有大理國遺物——《護法明公公德運碑》。碑為讚頌大理國相高亮丞而作,大約建於1158年。根據碑文記載,高亮丞的曾祖父高升泰初為善闡侯,1094年,段正明為君不振,人心歸高氏。遂請高升泰為君,段正明讓位,高升泰於同年取而代之。號“大中國”,改元上治,在位2年。他在臨終前要求他的兒子還把君位還給段氏。結果他的兒子高泰明立段正淳為大理國皇帝。

所以人們一般管這以後的大理國叫做後理國,段氏又傳了八個皇帝。這個段正淳就是小說中段譽的父親。高亮丞的祖父高泰明遂還政於段氏。不過實際的權力卻是由高氏所掌握。高氏家族世襲丞相,國人號稱他們為高國主,段氏只是一個個的傀儡而已。高泰明稱為高國主,高亮丞為丞相號中國公,此摩崖石刻反覆出現“中國”、“中國公”皆來源於高升泰曾建立的大中國。身為大理國丞相四、五代之後仍然呼大中國,其氣焰可想而知。

大理國興亡

高氏勢力增長的同時,段氏的力量卻在衰落。除楊允賢叛逆,楊義貞搞政變以及段氏腐化無能的原因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即段氏內部的矛盾。按段氏世系,自段思平建國,傳子思英,思英傳位於段思良,其後段思聰、段素順、段素英、段素廉、段素貞、段素隆、段素興共七代都是段思良一系的。從段思廉起,又轉到段思平一系,直至段興智亡國。段思平、段思良二系更迭中。其矛盾鬥爭必然削弱自身的力量,又增強了高氏的力量,導致高氏的專權。儘管後來又還位於段正淳,而高氏實際掌握政權而段氏僅擁有虛名而已。

高氏專權的第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世襲相國,自1096年還位段氏,以高泰明為相國,史稱後理國。此後高泰運相繼,後是高明順,高順貞、高亮丞、高貞壽、高壽昌、高貞明、高觀音妙、高觀音政、高阿育、高逾城隆,最後為高泰祥。

高氏專權的第二個突出表現就是將其子孫分封各地。高智升的兩個兒子高升泰已知除世襲相位其後分治統矢(雲南姚安)、威楚(楚雄)以及鶴慶、永勝、騰衝、永昌(今雲南保山)等滇西諸地;另一支高升祥及其子孫則分治善闡、晉寧、祿豐、易門、羅次等地。

大理國興亡

二、 大理與宋朝的關係

與南詔不同,大理國自其建立就基本上採取了內守政策,不存在明顯的擴張野心。根據諸葛原聲《滇史》記載:“宋太祖建隆元年,蜀主孟知祥死,孟昶繼之,不理國事,日務奢侈,委任非人,大理覘知,欲乘隙攻蜀,高侯獨不可,言:‘蒙詔強盛時與吐蕃聯兵尚不能侵奪巴蜀,足以黷武釀內變,宗社不保。今聞周主柴英明,削平僭亂,孟蜀必為所並。吾國必當修輯城堡,連兵養民以觀時變,何必勞師遠征,啟釁招禍。’思聰從其言不敢入犯中國。”所以他們就沒有挑起戰端。

不過這段記載裡是有錯誤的。孟知祥死的時候宋太祖還是個小孩。但是大體這段話所反映的事還是真的。的確,大理國統治雲南的三百餘年中和宋王朝一直保持著臣屬關係,不時進貢,與中原之間的經濟文化往來也十分密切。

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雲南同內地之間的傳統聯繫便逐漸得到恢復。965年,宋朝平定後蜀,解除了雲南與內地之間往來交通的阻礙。這時候,宋朝的軍隊停止了進攻。宋朝軍隊平蜀以後沒有繼續南下大理,不外兩個方面:一是吸取了唐朝與南詔相爭的歷史教訓。二是鑑於當時立國未穩的客觀環境。宋朝平蜀以後統一大業並未完成,北有契丹、南有諸割據政權,不容許大把有限的兵力和財力用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這也迫使宋朝政府不得不在西南地區採取收縮政策,以便集中力量對付北方。所以,平蜀以後,乃至整個兩宋都沒有對大理國採取軍事行動。

不過大理卻擔心宋朝到底是如何打算的。於是大理國立即派人送了一封祝賀信到黎州(今四川清溪縣),主動與宋朝取得聯繫。968年,大理國向宋朝呈遞公文,要求通好,結果宋朝沒有任何反應。但宋太祖由於錯誤地把唐朝的滅亡歸之於南詔對內地的侵擾,對大理國一直沒有放棄戒心,更為主要的是,由於不斷受到北方遼人的軍事威脅,國內又多有饑荒,因此對於大理國屢次派員請求入貢和加封的要求置之不理。

大理國興亡

後來四川發生了王小波李順事件。他們雖然被鎮壓,但李順下落不明,宋朝擔心他逃奔大理,於是就派出嘉州人辛怡顯出使大理,到姚州受到了節度使趙公美的熱情接待。辛一直走到了大理國都羊苴咩城。根據他的記載,大理國對宋朝一直保持著元和年間南詔與唐的那種臣服心態。

976年,宋太宗即位。又過了6年,他才命令黎州官吏在大渡河上建造大船以便大理入貢。大理國於是多次派遣使者入川貢獻,每次都跨過大渡河,不曾被所謂的玉斧劃界所阻隔。如1116年,大理皇帝段和譽就派遣使者入貢獻,結果使者於第二年來到了開封,受到了宋徽宗的熱情接待。

大理國向宋朝進貢表示了政治的臣服,但是它不滿足一般的入貢關係,他們要求與宋朝建立政治上的藩屬關係,所以多次要求宋朝進行加封。但是一直到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年,宋太宗才封大理的皇帝為雲南八國都王。後來又封為雲南大理國主、統轄大渡河南姚州巂界山前山後百蠻三十六鬼主、兼懷化大將軍、忠順王。

1117年,才正式封大理國主段和譽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為了表示鄭重,宋朝還特意派遣儒臣鍾震、黃漸為冊封使前往大理冊封,同時還賞賜了宋行日曆一冊。這是大理與宋朝臣屬關係首次正式確立,對於雙方都是一件大事,因此1118年宋朝的科舉考試題目就是:“代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謝賜歷日”。

大理國興亡

大理皇帝段和譽畫像

宋朝儘管封大理國為上柱國,並曾向大理派遣過使者,但是宋朝對大理國的戒心仍沒有解除,與大理國的邊界仍戒備森嚴,致使北宋末年與大理國的交往受到阻礙。

北宋滅亡後,南宋被金朝搞得焦頭爛額,宋高宗一方面害怕與大理髮生衝突而兩面受敵,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向大理買馬以保證軍需。於是採取了收縮官方往來而放寬民間貿易的政策。整個南宋時期大理國與宋朝的邊境貿易隨即興盛、政治往來反而不如北宋頻繁。

儘管如此,大理與宋的經濟文化交流仍未斷絕,1073年,宋朝雙方邊界附近開設了市場,後來又陸續開設了許多供雙方交易才場所。在互市中,馬匹是交易的大宗。1106,西南諸蠻到黎州交易的馬匹達四千匹。其中以大理國提供馬匹的數量最多。大理國和宋朝的經濟交往逐步發展起來。南宋同大理國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更為密切。1133年,南宋又在廣西等地開設了邊界市場,還派人專門前往購買馬匹供應宋金前線,每年交易的馬匹達1500匹,成為雲南與內地經濟往來的中心。

大理國興亡

自紹興初至淳熙末的50多年間,大理國與南宋的交易比北宋更為頻繁。南宋從交易中得到了雲南戰馬和披氈等土特產。而且,雙方的政治交往也沒有徹底斷絕,史書記載1244年,高太和在與蒙古的戰鬥戰死,大理國王段祥興派遣使者到宋朝報喪,宋朝也派人前往大理進行弔祭,由此可見到南宋以後大理國與南宋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官方往來。

大理與宋朝的交往當然並不僅停留在經濟上,在文化領域內雙方也有著密切的聯繫。大理國統治者還設法從內地購買經籍,據《南詔野史·後理國》記載1103年大理國使高太運奉表入宋求經籍,得69家,藥書62部。1201年,大理國還派人到宋朝求《大藏經》,得到了1465本,收藏在五華樓。

大理國商人還往往借賣馬的機會到廣西等地求購內地書籍的事情也屢見於記載。1173年,大理人李觀音得等就借賣馬的機會買了《昭明文選》等書籍。有些在中原現在已經沒有傳本的宋代文書在大理仍被保存著,為歷代學者所注意。

大理地區所發現的大理國文物所表的年款,其干支與宋代的歷法完全相同,說明大理國使用的是宋朝的歷法,也就是奉宋之正朔。而從大理國上貢的《金威經》、《大威德經》以及邕州人所得大理國之《大悲經》等又表明了大理國也有文書流入內地。

邕州市易興盛達五十年之久,使大理國與中原的經濟往來更加密切。漢文化對大理國的影響也日益加深。由於統治者重視文化與教育,“舉賢育才”,段智祥在位時“時和年豐,稱治國焉”。大理國的文化教育事業有較大的進步,同時受漢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大理國通用漢字。昆明地藏寺石幢《造幢記》、《護法明公德運碑》和《興寶寺德化銘》等大理國有名的碑刻以及被譽為大理國文化代表作的《張勝溫畫卷》均用漢文書寫,有名的大理國寫本佛經使用的文字也是漢文。

大理國興亡

另一方面因300餘年間,大理國與內地之間的聯繫並不是十分通暢,所以兩地間文化交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也使大理國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地方民族色彩。《雲南志略·諸夷風俗》說:“大理國以來,白蠻地區佛教甚盛,戒律精嚴者名得道,俗甚重之。得道有家室者稱師僧,師僧多讀佛書,但少知六經,設塾教授童子”。同時大理國選官置吏,又非師僧莫屬。大理國雖努力學習內地文化,但因缺少直接的交流,還不知尊孔,而奉王羲之為先師。在這種情況下,大理國形成釋、儒結合的師僧文化是可以理解的。

但總的說來大理國的文化與內地文化仍屬同一文化體系,而且水平也基本接近。大理國對宋朝懷有十分強烈的文化認同感,這是大理國曆代統治者一再入貢並希望與宋朝建立臣屬關係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正是在大理國300餘年建設的基礎上,在重新歸於中央王朝的統轄之後,元代雲南才有可能步入內地化的時期。

三、 元滅大理

大理國建立之後,隨著白族社會生產的發展,貴族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地位也獲得了鞏固,白族以外的其他各族中的貴族在地方勢力得到發展和鞏固的情況下也起而據地稱雄。大理國後期,陷入分裂割據的狀態。段氏家族失去了實際上的統治權利,以高氏為首的白族貴族則到處割據稱霸,其他的貴族們為發展自己的地方勢力而互相兼併或對立,民族之間紛爭不已,至使蒙古鐵騎乘虛而入,一舉蕩平了存在三百餘年的大理政權。

蒙古帝國建立後,1244年之後蒙古為了配合進攻四川,派軍從金沙江上游的麗江地區進攻大理國,企圖繞道雲南而達川南,南北夾擊奪取四川。大理國主段祥興派高太和率軍隊阻擊,在善巨郡九禾(今麗江縣)與蒙古軍隊展開了激戰。高太和雖然戰死,但打退了蒙古軍隊對雲南的第一次進攻,史稱九禾之戰。段氏為追悼陣亡將士,在九禾收屍火葬,並建塔(俗稱白王塔,遺址猶存)以示紀念。

大理國興亡

蒙古軍隊不甘心失敗,1253年蒙哥命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以兀良合臺總督軍事,從寧夏的六盤山出發,經過甘肅、四川之間的松潘,然後分兵三路進攻大理國,忽必烈親率中路軍,於十月渡大渡河到達金沙江,用皮筏渡江到達麗江。忽必烈採納姚樞等人的建議,改變了過去蒙古軍隊屠城的惡習,下了止殺之令,派使者到羊苴咩城招降。大理相國高太祥堅決抵抗,殺了使者。忽必烈從麗江到達羊苴咩城,乘象而行,據說途經鶴慶時,大象跪下不走了,故留下了象跪石的遺蹟。十二月蒙古兵進軍龍首關,進逼羊苴咩城,大理國王段興智與高太祥背城出戰,結果大敗而歸。12月12日城破,高太祥被殺,段興智逃押赤城(今昆明)。

1254年春,忽必烈班師,留兀良合臺繼續平定大理各部,兀良合臺率兵東進,經過了一系列的戰鬥於當年冬天攻佔押赤城。段興智逃往宜良被兀良合臺俘虜,大理國滅亡。

在今雲南大理古城西的蒼山中和峰下的中和鎮西約500餘米三月街廣場中央存有忽必烈平雲南碑,是現存最古老的大理石雕。碑文就敘述了忽必烈率大軍消滅大理政權以及雲南各部,並建立雲南行省的史實。不過大理段氏家族並沒有被殺,而是被元朝任命為雲南總管協助元朝統治雲南,一直到元朝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