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打不过西夏和金,西夏和金在蒙古面前只抗住了几年,为什么南宋却挡住了40年?

灯光下的蜡烛


南宋对蒙古的抵抗时间确实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和历史进程有关。

先讨论外界因素,排除这些因素,南宋的战争史便少了不少高大上的泡沫。

首先,同一时代的西方战斗力本来就有限,而蒙古人碰上的又是其中比较弱的一批。罗斯王公的部队已经是战斗力很一般的力量了,对付蒙古人一战而败,而这支部队在被蒙古人胖揍之后依然有能力把利沃尼亚骑士团击溃(楚德湖之战),利沃尼亚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在此时正在东征,在撞上罗斯人之前所向披靡,而他们是怎么来到中东欧的呢?是因为匈牙利和波兰对付不了边境危机请过来的……蒙古军碰上的在欧洲也是比较弱的一群,打得很快并不奇怪。同样,中亚的花剌子模是新兴势力,阿巴斯帝国是已经基本完蛋的势力,等到撞上马穆鲁克,后者就至少有一战之力了,甚至还保住了叙利亚(虽然怯的不花是一支偏师但确乎赢了)。在国力更强的东亚地区,除了大理之外抵抗20年是标配,连西夏都做到了(当然这个有当时蒙古不强的原因)。

其次,蒙古人在欧洲的主要战场是平原,仅有的喀尔巴阡山还被匈牙利人浪掉了。相反,蒙金战争和蒙宋战争中,金宋都有据关而守/据河而守并稳定住战线的过程。

第三,蒙宋战争的实际作战时间并没有那么长,总计双方主力大规模对抗的时间不过21年,战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武装冲突而已,当然,即使是这个时间,考虑到南宋遭遇的是蒙古最强状态,21年的抵抗史也足以令人骄傲了,然而——

第四,蒙宋战争分为3段,长度分别为6年,2年和13年,最长的13年一战,坚持到第10年临安就失守了,中间南宋得到了一些时间休养生息,相比于金国和欧洲遭遇的疾风骤雨般的连续突击,这个已经算是比较温和了。

因此说,抵抗足够的时间并不是南宋的主要成就——对面没打你你自作多情什么。南宋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南宋真的把蒙古人击退过,多次成功迟滞蒙古军的攻击,而且在战争的前35年几乎稳定住了战线。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强大的水军力量。整场战争中,宋军一直依托江汉进行防御,直到1274年鄂州失守。宋军在水师上的优势使得天险发挥更加明显。宋军可以击破蒙古人的渡江计划,并在襄阳战役中持续运输增援,全赖水师强大。可以想象,如果蒙古人的主攻方向不是江汉地区而是江淮地区,南宋的抵抗还能更久。而等到水战不再占优的1274年之后,南宋的抵抗便如同风中残烛,于事无补了。

第二,南宋军队的改革和进步。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和持续的宋金战争之后,南宋军队军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仅事实上恢复了将兵制,而且将守内虚外转为守外虚内。各处驻屯大军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兵力上也足以支撑,而临安甚至一度只剩余6000守军,而且还包含采石矶的守备力量。守外虚内的作战方针尽可能地最大化了南宋政权维持战线的能力,至少,第一次蒙宋战争中,江淮江汉两条战线蒙古人被硬碰硬地逼回去是实打实的。当然,代价是外围被拆之后临安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1274年底鄂州刚失守,1276年正月帝国就宣告玩完。

第三,防御理念开满。花剌子模、金都是由攻转守,欧洲各国很多来不及做出反应就遭到迂回或兵临城下,而两宋被殴凡200余年矣,单论南宋也有百余年,防御工事和防御部队都是现成的,轻车熟路地按照预案行动即可。前两次蒙宋战争,蒙古都没有明显进展,唯一取得胜利的就是四川,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吴曦之乱导致原有防御体系的虚弱。

第四,正确的战术战略。金灭亡的三个原因,一是多方向用兵,二是轻于野战,三是迁汴迁蔡。南宋蒙古战争中整个东亚已经没有盟友,第一条不提;第二条上,整个战争过程中南宋始终坚持依托城市进行防御的战术,极少进行野战。第一次蒙宋战争之后,宋军保住庐州,进取襄阳,一线各要塞重兵防卫,掌控补给水道,以水师作为后盾,弹性防御极为稳健。直到1273年大势已去,襄阳-郢州-鄂州层层阻截,依然坚持两年之久,郢州甚至没有被攻陷,担任防卫任务的张世杰部最后还参加了临安战役,可谓成功。第三条上,贞祐南迁标志着金帝国最终命运的确定,金军主动放弃了燕云防线,将自身置于比北宋更为恶劣的条件下,河北之地彻底不复为帝国所有,而敌方骑兵终于可以长驱直入平原地带,剩余的抵抗都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而南宋的抵抗则始终坚持固守战线,倘若在第一次战争之后不进守襄阳,在第二次之后选择退却,则定然无法维持如此之久。至于最后的崩溃,是由于国力耗竭,非战之罪矣。


石鱼湖中鱼


如果南宋领土再向南还有的话,还能再坚持一些年,元军一路南下一直在退化,蒙古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和南方不适应北方一样,打金和西夏的军队主要是蒙古人,蒙古人到了中原还能适应,气候算适宜,开始享受,再向南太热就受不了,大量征召中国北方地区的汉人、金人、辽人入伍,并统称为汉人组成军队,元灭宋时已是一支汉人军队为主体的军队,从个人战斗力到后勤补给和宋军都没太大区别了,唯一的区别就是南方人长期不打仗军队政府都严重退化无用了,宋军中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很多都是原来北方金国地区的汉人逃到南方后入伍形成,元灭宋战争其实已经变成了汉人伪军和汉人军的内战。金庸剧中的郭靖就是从北方南逃的汉人,组织的军队很大成分也是原来北方人,很多人都在原来的蒙古军、金军中当过兵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历史上襄阳城破后襄阳守军投降后,一部分人加入了元军,也成为灭宋的力量,这以后的军队主要就是南方人了,根本无力抵抗北方汉人组成的元军,元军一路南下很轻松就灭了南宋,元将张弘范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证明了灭宋的并不是蒙古人,而是北方汉人。其实相同情况的是南宋初年,当初能挡住金兵南下的也是靠岳飞等北方人,北宋灭亡时北方汉人南逃形成的宋军主力可以挡住金兵不让金兵再进一步南下,也是因为金兵南下过程中退化造成的,同时从北方南逃的汉人军队在经过上百年退化也不如南宋初建时了,这时金国灭亡又从北方逃来很多汉人,适时的补充了南宋军队,才让南宋又坚持了几十年,这期间北方蒙古人军队退化和北方汉人的蒙古化在同步进行,北方汉人伪军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对元忠诚度不断加深,终于可以单独执行灭宋任务了,而逃到南方的汉人军队在南方不仅没有得到提升,还不受信任,襄阳守军打了几年了,中央政府都不管,直到城破,灰心投降为止,一旦加入元军,南宋军队根本不是个,很快就灭亡了。


海中岩haha


“赵构、秦桧、《绍兴和议》、莫须有、搜山检海”……这些特殊的历史名词,给人一种“弱宋”的感觉。可事实上南宋和西夏、金相比,南宋是很抗揍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地理优势:蒙古骑兵可以横行天下,金占据的华北平原,西夏控制得河西走廊、蒙古高原适合蒙古骑兵的横冲直撞。而南宋西边是难于上青天的蜀地,中部是秦岭,东部是淮河长江,蒙古骑兵无法发挥优势,不管是襄阳还是钓鱼城,在蒙古骑兵面前都是难啃的骨头。



2.经济因素:经济重心南移,宋朝的经济是封建社会的顶峰,打仗需要大量的钱粮,南宋朝廷可以支撑,而且可以支撑很久。此外,先进的战船,威力强大的火药让蒙古骑兵吃尽了苦头。



3.人心向背:不管宋如何被欺负,但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都把自己当作华夏正统,被蒙古征服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大部分宋人都会血战到底的,比如崖山二十万军民投海,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


追风202592852


南宋实在没资格代表中国,萎缩在东南一隅,对金是称臣的,只能算是个王国,就因为象征性的北伐了两次,全部大败而归,还把力主北伐的韩佗胄杀了,奉头于金人,再次表现出软蛋的本性!这和杀岳飞讨好金人有什么区别?如果他就是中国,我们会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耻辱!

也许是无数耻辱终于使他们感到了羞耻,所以南宋的后期,南宋人知耻而后勇,决不再象北宋那样苟且偷生,也不想象南宋初期那样苟延残喘!从孝宗开始,为岳飞平反,抗战派渐渐得势,南宋的知识分子们经历了深刻的反省,逐渐克服了知识分子的软弱,贪安和腐败,国家变的越来越刚勇,理学的兴起就是明证。

程朱理学最提倡的就是气节,民族气节,知识分子的气节,宁死不屈,坚决战斗,所以不论对金,还是对元,南宋只言战,不言和,金人拉拢南宋,帮助其抗击元朝,南宋不再上当。元人也拉拢其共同灭金,南宋也不予理会,并且从元朝灭金开始,就做好了抗元的所有的准备,可以说南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争中或是准备战争中度过的。

元朝在消灭西夏和金时用时不长,尤其是腐败的金,更是不堪一击,倒是西夏颇为顽强,十几年不倒,还拼掉了成吉思汗,但最终被攻灭。但是在进攻南宋时断断续续,用了四十多年,其主要原因是南宋坚决抵抗,决不妥协,有死无二,再强大的力量遇到这样的对手也不好办!其次呢,南宋方面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几十年别的没干,净研究了如何抵抗了!比如针对元人不善攻城,南宋普遍修筑了坚固的城墙,据城死守,地道挖的四通八达,可以调兵与运粮,使用开花大炮,床弩等先进武器,给元军以重大的杀伤。

还有呢,元人不善水战,元军实际上蒙古兵很少,大部分都是投降的汉人,金人,西夏人,契丹人等等组成的混合部队,而且都是步兵,战斗力不强,遇到死战的宋军,基本上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再有就是元朝内部不稳,频繁争权夺利,蒙哥死后,乱了好一阵,后来了怱必烈中途退兵,以后改由伯颜统军,经常换将,难免将不知兵,兵不服将,如何能打好仗?最后呢,自古兵法上讲究打仗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元人攻南宋,打打停停,决非用兵之道,每停一次,南宋就成长一次,准备充分一次,

由于上述原由,所以战争迁延日久,需要赞扬的是,南宋军民誓死不降,在最后关头,数万人投海自杀,算是挽回了一些宋朝的面子。


用户58617410289


靠!南宋能挺四十年,不是南宋有多能耐,而是在这期间,蒙古内部祸起萧墙,顾不上攻伐南宋了。

首先是蒙古大汗窝阔台死后,蒙古内部就不稳定。贵由汗即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讨伐在西征期间与其有矛盾钦察汗拔都,结果没等对上阵就挂掉了,继位不足三年。

而后就是蒙古汗位从窝阔台系转到拖雷系,蒙哥汗继位造成蒙古帝国内部的分裂,窝阔台系诸王心中不服,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开始集结窝阔台系诸王作乱,导致蒙古帝国内部不稳。

再后来,蒙哥汗横死钓鱼城,汗位再次空缺,蒙古帝国内部矛盾总爆发,东部诸王和西部诸王分别支持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双方彻底撕破脸,摆开架势掐起来了。

最后虽然忽必烈摆平了阿里不哥,却摆不平西部诸王,窝阔台孙子海都所建的窝阔台汗国已很具规模,并且控制了察合台汗国,策反了带兵讨伐他的蒙哥汗之子,甚至联合钦察汗国,因此,四大汗国以海都为首和忽必烈掐的难解难分,耗得让忽必烈脑仁生疼,都开始怀疑人生了,他们严重威胁忽必烈对漠北的控制。

南宋,不是灭不了它,而是顾不上的它,等忽必烈稍微腾出手来,还没等和海都分出胜负,就一巴掌把可怜的南宋小皇帝扇到海里去了。

事实上,忽必烈从1274年开始伐宋,到1279年崖山海战彻底灭宋,只有五年,也就是说,南宋抗蒙只抗了五年,金,西夏、南宋三家,还是南宋最弱!金夏分别都是十七八年。


暴雨狂风一片海


西夏和金是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彪悍的游牧部落打败了北宋,袭扰南宋数年。

但蒙古的崛起,带来了格局的变化。

蒙古联合南宋灭掉了金,不过蒙古并没有履行盟约,没有归还南宋的失地。

南宋采用经济贸易的策略,抵挡了蒙古的四十年。


语文360


真正的蒙古人南下的并不多,在与南宋战争期间,最精锐的二十万蒙古人西征去了,大概剩下十几万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内讧,一次皇位争夺战,剩下的带着金国投降的汉人,收拢的原辽国的契丹人,西征带回来的仆从军,后来又加入了南宋投降的军队,这些人构成了灭宋的主力。为什么北宋灭亡的时候,赵构可以从海上逃跑?因为宋军的水军远比金国强大;为什么南宋就被包围了?因为水军大部分都投降了。按记载,最后的崖山之战,是原南宋的三万降兵,灭掉了南宋最后的十万军队,也就有了“灭宋者,汉(这个汉是后人刻的)张弘范”的石碑。


种花家的白胖子


西夏和金都死于防守反击,宋则是死守到死。。


回声殿堂


很简单的问题,却为了夸南宋……搞的复杂!

主要原因有四:1、成吉思汗死了!2、最强悍的兵马西征了!3、蒙古内乱、互相残杀!4、地形限制!

你们怎么不说:蒙古连小小越南也攻占不了?而且不仅攻占不了……还死伤惨重、差不多全军覆灭?


新晴辛静


自己读读元史和蒙古秘史去。看看这四十年人家在干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