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既然是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它正在歷史上是否起到抗敵入侵的作用了呢?

一觀海聽濤一


說起長城,很多人會想到秦始皇,認為秦始皇是第一個下令修築長城的帝王。而在真實的歷史中,秦始皇之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很多條長城,比如齊長城、魏長城、秦長城、趙長城、鄭長城、燕長城等。

秦始皇廢棄了大多數的長城,保留了趙長城、燕長城和秦長城,將這三條長城連接起來,增加寬度,延伸長度,就有了今天我們所說的萬里長城。

秦始皇修築長城是為了防禦北邊草原的匈奴人,後世的皇帝修築長城和始皇帝修築長城的目標大體相同,北方草原上的異族一直是歷代王朝的心頭大患。

長城能不能擋住異族騎兵南下,起到防禦的作用呢?我的答案是能。漢朝時大臣們曾經對於長城的作用進行過討論,反長城派認為耗費人力、武力和財力,修築了幾千裡的長城,並沒有擋住匈奴人南下的步伐,匈奴人還是經常進攻大漢的邊郡。

挺長城派則認為,有了長城,匈奴人雖然還是年年入寇,可是入寇的時間和次數大大減少,匈奴人不能像沒有修築長城以前那樣隨意進攻,幾十個匈奴人就能深入中原,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軍隊佈防沒有重點,找不到擋住匈奴人的防線。

現在,大漢有了長城,匈奴人必須召集大部隊才能突破長城,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隨便進攻漢人。就算攻入大漢,劫掠的騎兵也要擔心漢軍會不會收復長城,截斷匈奴人退回草原的道路。有了長城,增加了匈奴人進攻漢地的成本和難度,這就是長城防禦的價值所在。

我認為這個觀點很有道理。長城不是萬能的,長城就像南方根據的政權依靠長江一樣,不能完全擋住侵略的敵軍,卻能給敵軍的進攻增加難度,減少對方的軍事威脅。

長城不僅是一條防線,還是進攻的據點。在中原王朝反擊北方草原部落的時候,長城就變成了進攻的起始點,後方趕來的軍隊和物資在長城集合分配,支援攻入草原的軍隊。一旦前方作戰的部隊不利,可以退回長城,依據長城防守,擺脫草原騎兵的追擊,由攻轉守。

長城也是一條情報線,當草原上的騎兵大軍壓境,長城上的守軍,點燃烽火臺上的烽火,通知後方的官府軍隊,給中原王朝反應的時間,撤退長城附近的無辜百姓,派遣內地的軍隊及時支援邊境,不給草原部落偷襲中原的機會。

長城的作用有很多,在今日,長城已經沒有了古代的防禦功能,變成了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和著名旅遊景點,繼續為今日的中國做出貢獻。


刀筆讀史


長城對於缺少工匠的遊牧民族來說,絕對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遊牧民族最大的優勢就是機動性。說白了就是找準防守薄弱地方,搶了就跑。這個戰術讓農耕政權很難防禦遊牧民族的進攻。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會從那個方向冒出來。等你集結好軍隊趕到的時候,他又早跑沒影了。

而有了長城以後,遊牧民族不能在如此“放縱”!遊牧民族再想搶掠,必須先“爬城牆”。這對於缺少工匠的遊牧民族來說,是一件很艱鉅的任務。沒有攻城器械,就靠騎馬“堆土攻城”,那是要付出很大傷亡的。

從此以後,騎馬搶掠變成了“攻堅戰”!難度等級成幾何倍的增長了。

而且,長城提高了防守軍隊的機動性!

長城依山而建,在叢山峻嶺之中穿過。每個瞭望臺都有守軍值班,隔一定距離還有屯兵和儲存物資的地方。只要發現敵軍,部隊可以通過長城機動,不用在爬崎嶇的山路。速度肯定比以前快很多。

修建了長城,也相當於在邊境修建了一條“高出地面”的道路。有些寬闊的長城上,甚至能夠騎馬行車。非常有利於防守部隊機動。

而且,就算是遊牧民族攻破一處長城。沿線的防守部隊依然可以依託長城,進行反擊和騷擾其後方。遊牧民族的機動性就無法發揮。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對於長城,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十幾年前,我也去北京旅遊,也有幸看到了長城的威武雄壯,堅固而連綿不斷,我真的很佩服古人的智慧毅力,這萬里長城,要花多少人心力財力才能夠完成,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一大奇蹟,不由得我對長城的神秘充滿了好奇。



長城修築的最初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之後經歷春秋戰國直至秦統一六國,始皇帝開始將六國各自長城加以連接和修繕,有萬里長城之說。那為什麼要建立長城呢?前文說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本來之間就戰火不斷,西北一些遊牧民族屢屢深入內地搶掠,這些遊牧民族居無定所,有大多數是騎兵,到處東搶西掠,搶的著就搶搶不著就跑,各國是防不勝防。無奈之下各國在只能在西北邊境建造古城牆,烽火臺,這樣這些城牆至少可以遲滯遊牧民族的突擊,減少人員物質損失。



說穿了,當時的城牆及烽火臺,無非就兩個作用,其一,抵禦遊牧民族突襲,其二,各烽火臺可以給各國傳遞消息。

或許,現在有很多人說,長城的建造對抵禦外族侵擾,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意義,也就是說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萬里長城基本沒有什麼大的作用。確實,自古以來,以長城作為天險,成功抵禦外族的戰例少之又少,但是實際上,長城建造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其一:軍事預警作用,大家都知道,長城每隔一段,都會有個烽火臺,烽火臺什麼作用?一旦發現敵軍,立馬點燃烽火,放出滾滾狼煙,看到狼煙後可以立馬做出回應抵禦,如果沒有這道屏障,怕是遊牧騎兵都到了眼前了,所有人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了。

其二:防禦作用,依山而建的長城,城高山勢險峻,對阻滯騎兵有奇效,遊牧民族大規模進兵是不太可能的,要想深入必須估計各關隘關口,給遊牧騎兵增加了很多麻煩,而且各處烽火臺都四處連接互相呼應,使遊牧民族失去了機動性的作用。

由此可見,長城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這一中原農業的生產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如《過秦論》中所說:“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其實長城最主要的還只是防禦和預警作用,一旦預警可以使關內有足夠的時間派兵抵禦和組織百姓撤離。


唯戀無名


可以很肯定的說,長城起到了相當巨大的作用。不然歷朝歷代不會都是傻子,花費巨大而都要去修長城。

一般人覺得長城沒有起到作用,是感覺似乎關於長城的戰例比較少。但其實因為長城並非就是山上的一道城牆而已,它是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很多發生在長城內外的戰役,雖然不以長城為名,但實際上都是這個體系在起到作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山海關,這是長城上的一個重要關口。那麼山海關的作用,其實也就是長城的作用,而這座關城是明朝抵禦滿清攻擊的重要支柱,最終也是因為吳三桂獻出了山海關,才導致了滿清全面的入關。只從山海關的重要作用,就可以看出長城的作用了。

如果延伸出去,比如居庸關,嘉峪關,這些關城上的一次次烽煙,不都是長城在抵禦外敵嗎?


葉飄刀


長城不是秦始皇一代人修起來的,他只是組織人力把之前的幾截連起來,形成了一條對北邊匈奴的統一防線。你所提問的問題,在漢武帝決定拒絕和親對匈奴發兵時,朝野討論過,朝臣提議長城無用論,大行令王悔說“現在有長城匈奴人一年來一兩次,沒有長城時匈奴人時時來、隨時來”,這就是區別,今天的漢人,不但要在軍事上築牢長城,更要在文化上、血統上、教育上築牢長城,在軍事上絕對領先,恢復萬國朝拜,每年進貢;在文化上要恢復經典,不能讓西方牽著鼻子走,得有自己完整的教育體系;在血統上更要築牢,不能滿地混血(混血就是古代稱的雜種),像廣州那種黑人淪陷的地方,不等於黑人沒用一槍一炮就用子宮佔領了嗎?無數先輩浴血奮戰得來的新中國就成了這些動物的繁衍場所。等這幾個都完成了,漢人自然就會鄙視蠻夷,歷史上也一直是這樣,除了元朝、滿清兩次亡國,幸好文化沒斷,江山輩有才人出,才恢復了今日之中華。



先講結論:確實起到了作用

長城的戰略意義不單單是軍事上的,更重要的體現在經濟制裁上(貿易戰)。

因為北方的遊牧民族不事生產,像布匹、鐵、酒、絲綢、瓷器、茶等物資只能跟中原貿易交易獲取。

絲綢、瓷器、茶這些“奢侈品”可能還只是草原上的貴族階層有需求。

但是鐵器、茶葉、酒就是每個牧民必須的生活物資。

中原王朝一旦制裁遊牧民族,讓他們的馬匹牛羊皮草無處可銷。就會對草原脆弱的經濟造成很大的打擊。

但是有一個問題,朝廷管制的越嚴,走私利潤就越高。

<strong>好比墨西哥的毒梟,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依然能夠想方設法成功跨越邊境偷運毒品,更何況古代中國無人區一樣的邊境線。

修建長城之後,走私的難度就大大的提高了。進出草原必須通過關隘,這一個個的貿易檢查站不能完全杜絕走私,但極大的加強了政府對走私的控制。

由此,長城確實起到了抗敵入侵的作用。


拙言說


長城的作用,要從兩方面來看。

長城從來就沒有擋住過少數民族入侵中原王朝。

清朝不說,本來就是胡人。

明朝末年,後金軍隊五次突破長城,最遠打到了山東和江蘇北部,還有想要包圍北京城的趨勢,造成了袁崇煥被殺。

明英宗年間,土木堡之變之後蒙古人包圍了北京城,于謙(不是德雲社的那個)組織了北京保衛戰,打退了蒙古人。

元朝不說,本來就是胡人。

兩宋徹底失去長城防線。

還往前面的朝代,一直都在和匈奴突厥契丹東胡作戰。

……

長城最大的作用,一是減緩敵人大兵團入侵。只要長城守衛不是豬,短時間內敵人難以突破關口,我們就可以組織有效防禦。北方少數民族多擅長游擊戰,攻堅不是強項。以往少數民族跑到關內來,大部分都是來搶劫的,搶的差不多了,自己就走了。二是起到了海關的作用,防止百姓外逃,防止對方難民大規模湧入。在古代,人口就是財富,但是人口太多了養不起也是禍害。三是起到了對外貿易口岸的作用。北宋和契丹一百多年不打仗,都是在邊境口岸做生意。


吖哈121


地圖上的紅線,在紅線的西北,降水稀少、氣候較為寒冷、土地貧瘠、遊牧民族為主,逐水草而居、民風強悍、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人口密度極低……在紅線的東南,雨水充沛、氣候較為溼潤、土地肥沃、農耕民族為主,安土重遷、人民性情溫和、經濟比較發達、人口稠密……值得注意的是,這條紅線,和那條著名的胡煥庸線,又稱黑河-騰衝線,大致上是吻合的。因為長城兩邊的王朝或政權,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所以長城一帶經常發生戰爭。戰爭在帶來破壞和災難的同時,又促進了各民族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今天,當初生活在長城兩邊的人們,已經親如一家地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裡,並且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把我們分開了。長城,也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徵,一張耀眼的中國國家名片。


酉陽749


在我國曆史,長城的作用不容忽視。長城是農耕民族不受外來遊牧侵略的唯一屏障,為了生存,農耕民族不得不建築長城來保護自己。可是長城的建築既不能阻擋敵人入侵,也不能保護自己,歷史上有很多遊牧民族越過了長城,那麼長城真正的作用是什麼呢?

在談論長城作用之前,我們先談談長城。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長城的修築歷史最早源於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互相防守,長城的修築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期,但是當時修築的長城長度較短,秦國統一後修築長城,將原來的秦長城,趙長城和燕長城連接起來並加以修繕,於是就有了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所見到長城大多是明朝修築的。

以明長城為例,長達8000多千米,那麼長的地方派兵駐守,很顯然需要很多人,可是在龐大的軍隊分攤下來,各處都很空虛,每一次防守也會很薄弱,這樣就給了遊牧民族以機會,明朝時期,少數民族入侵,如也先,伯顏帖木兒,俺答汗等,長城並沒有阻攔他們的腳步;而明朝末年,後金崛起。皇太極的騎兵部隊屢次在關寧受阻,關寧防線擋住後金,於是後金就從蒙古繞道,從長城南下,而長城的守軍沒有作出像樣的抵抗,皇太極就此長驅直入,給了袁崇煥一個措手不及。

可見長城的真正作用,不是阻擋遊牧民族,而是為了更快的預警,讓長城內的人做好準備,降低損失,為主力到來抵抗侵略贏得時間。還以明朝為例,關寧防線人數不多,但是防線很短,因此只要軍隊聚集在關鍵的幾個地方,確保每一個地方都有充分的軍隊進行守衛,但是雖然如此,由於過長的防線,不可能顧慮到每一處,而那些薄弱的地方即使城牆再厚也沒用。因此長城的作用就是為了預警。

修建長城的目的是為了抵禦侵略還是為了預警呢?這個問題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在我國曆史上,長城在很多時候是沒有辦法抵抗侵略的,修建長城也是無奈之舉。當然我國有幾個朝代很厲害,例如秦朝大敗匈奴,使得“胡人不敢南下以牧馬,士不敢彎弓以抱怨”。秦國顯然不怕匈奴,而後面的漢朝,唐朝,都在長時間裡壓制北方少數民族,但是他們依然不斷的修繕長城,可見修不修長城和能不能打敗少數遊牧民族沒有多大關係。

那麼修建長城的目的是什麼就顯而易見了。那就是為了預警。由於遊牧民族的騎兵機動性好,流竄速度快,在當時交通不便,通信不佳,這時候一個預警系統就很能顯示出它的作用,而長城恰恰是這樣的功能。長城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烽火臺,烽火臺通過預警,使得關內的軍隊儘快的得知道消息,儘快來支援。這也就是後來皇太極雖然有幾次劫掠成功,卻始終沒法攻入京城的原因,因為關內支援的軍隊隨時隨地會來。

由此可見,長城的作用就是為了儘量降低遊牧民族南下帶來的損失,而絕不是用來抵抗或者因為打不過,修築長城就是為了預警。在我國曆史上,漢朝和唐朝依靠一支善戰的軍隊,拒敵於千里之外,對少數遊牧民族造成重大創傷;而宋朝,明朝,過度的依賴長城的作用,消極的對待遊牧民族進攻,最終王朝一步步走向深淵。長城始終不是護身符,重要的還是要靠一支勇敢的軍隊。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第一秒間


起到了極大的決定性作用。打開門,我們可以打出去。關上門,別人攻不進來。

戰國時,趙、燕等北方國家就修築長城、保境安民,抵擋遊牧民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舉全國之力把各國長城相連。烽火為號,軍事預警和軍事防禦極大的鞏固了北方國防。北方安,則國安!以後各大一統王朝都不同程度的加修鞏固長城。可以說、重視長城的王朝大都因失政於內才亡。不重視長城的則亡於外部侵擾因素。

在冷兵器時代數千年時間裡,長城堪稱漢民族的生命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