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對明末武將左良玉怎麼評價?

山水有相一


左良玉,山東臨清人。明末武將,大字不識,卻很有謀略,早年曾在遼東擔任都司,1628年寧遠城兵變,巡府畢自肅自殺,左良玉因此丟官回家。

後來官復官職後,總理馬世龍讓其隨遊擊將軍“曹文詔”援助玉田,豐潤,在河北的唐山一帶左良玉平寇立功。那時左良玉受昌平督治侍郎侯恂的節制,侯詢舉薦左良玉做了副將。

之後左良玉轉戰河南,受河南巡府“樊尚瞡”節制,在於亂軍爭戰武安,吃了敗仗,樊尚瞡被罷官,太常少卿“元默”代其職。之後左良玉和其它友軍協同作戰,使得中原、三晉、京城周邊不受賊寇騷擾達十年之久。

左良玉在懷慶時,和督撫意見不和,此後左良玉開始收留降兵,擴充軍隊,對上邊徵調軍隊也不怎麼準時應徵,左良玉已變的驕橫。

1635年,敵軍打下鹿邑、柘城、寧陵、通許,那時左良玉在許州,沒去援救。

1636年二月,敵人在登封被打敗,逃往石陽關,同伊陽、嵩縣倆地敵軍聯合。當時由總兵“官九州”和“左良玉”夾攻剿敵,左良玉半路逃跑,官九州孤立無援大敗而死。左良玉當捷報呈報朝廷。

之後左良玉不是不是不徵調,就是不救援,有時命令下來八九次都不受調遣,有人彈劾左良玉迴避敵軍,崇禎帝對左良玉也沒有辦法,只是說讓左戴罪立功。左良玉也越發的驕橫,縱容手下搶掠姦淫,十足一軍閥。

左良玉值得稱道的就是幹敗“張獻忠”的部隊,而左良玉最害怕的就是“李自成”的部隊,因左良玉“郾城”一戰被李自成打慫了,在朱仙鎮還沒開打就跑路了。當然李自成打北京,左良玉就更不敢去勤王了。

福王繼位後,左良玉把武昌作為大本營,因和馬世英、阮大鉞不和,起兵造反卻病死了。

《明史》裡是這樣說的,左良玉以驍勇之材,頻殲劇寇,遂擁強兵,驕亢自姿,緩則養寇以怡憂,急則棄甲以自潰。當時以不用命罪諸將者屢矣,而良玉偃蹇僨事,未正刑章,姑息釀患,是以卒至稱兵犯闕而不顧也。


夏有涼風61


正史對左良玉的評價,是長年領軍作戰,隨著明朝中央控制力下降,他逐漸擁兵自重。到南明建立之後,又跟主動捲入政治鬥爭,自己身死。手下幾十萬軍隊降清,南明滅亡。

從崇禎初年到崇禎七年左右,左良玉一直在文官領導下,跟農民軍作戰,作戰還用力。取得了一些戰果,但他的官爵也一路升遷的,做到總兵、總兵官,這個時期他主要聽從文官指揮的。

崇禎七年以後到崇禎上吊。這個時期農民軍隨著作戰經驗的增加,經常能跟明軍打個互有勝負。而隨著左良玉實力的擴充,軍隊人數的增加。對於朝廷的命令也是有選擇的聽了。特別是在崇禎十年後,開始胡作非為起來,當應天巡撫張國維讓左良玉作戰時,左良玉就是不動,反而在舒城按兵不動,縱兵上街搶劫婦女。直到監軍太監到來,他才行動。

崇禎身死後,南明建立,馬世英一派掌權。東林黨人極其不滿意,就找左良玉支持。因為他之前都是在東林黨人領導下作戰,所以很快就答應了。在清君側這個藉口下,左良玉領軍東下,可年老的他死在九江城下。他死了不要緊,可他兒子卻投降了清軍。使南明迅速滅亡。

總之,左良玉就是一個沒有什麼國家大局觀念的軍人,隨波逐流,走上了軍閥道路。他的東進,給了南明政權致命一擊。





郭來說歷史



125878215蜂獾


一個沒有大局觀的軍閥,軍事能力倒也平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