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英國為何用“假情報”挑撥蘇德?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戰機3星期內侵犯蘇聯邊境多達80次,蘇聯為何沒有反擊?

jianfeng_fm


英國的綏靖政策出發點是禍水東移,讓蘇德拼得魚死網破兩敗俱傷,魚翁得利坐享其成。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卻執行靜坐戰爭,最根本原因還是希望蘇德迎面衝撞,防止蘇德形成對英法利益構成威脅的大陸同盟。

1939年9月28日蘇德簽訂《蘇德邊界與友好條約》。10月1日丘吉爾在廣播講話中就公開挑撥蘇德關係“如果蘇聯想要把自己擴張到黑海海濱,或者是它想要佔領巴爾幹各國並征服東南歐的斯拉夫人民,那它就不可能與蘇聯利益或安全保持一致了,就會觸犯到蘇聯古老的生存利益。”

1940年11月12日莫洛托夫訪德抵達柏林當晚,英軍對柏林實施猛烈空襲。1942年8月丘吉爾第一次訪蘇,斯大林問丘吉爾是否故意而為,丘吉爾默默點頭。

1941年5月10日,德第二號人物赫斯私人單機飛到英國,英國《泰晤士報》等媒體刊發部分政、軍界人士的話,散佈英德建立反蘇同盟假消息。

英國自始至終希望蘇德間爆發戰爭,從公開的所作所為,到用假情報散發流言。而斯大林則始終擔心英德和解,一致對蘇。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英外長向蘇駐英大使保證英國會繼續戰鬥,絕不與德國單獨媾和。當晚,英首相丘吉爾發表廣播講話,“蘇聯人的危險就是我們的危險,就是美國的危險。”6月24日羅斯福在白宮記者會上宣佈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7月12日英蘇簽訂對德戰爭中採取共同行動的協議,保證任何一方不單獨與德國停戰或媾和。7月30日羅斯福派私人代表霍普金斯到莫斯科,就援助問題與斯大林協商。戰時最終消滅納粹政權的“偉大同盟”開始形成。

斯大林不對德飛機屢次侵犯領空的行徑做出強烈反應,著眼於息事寧人,推遲蘇德戰爭的爆發。是在對當時國際政治環境做出判斷基礎上的綏靖之舉。


歷史扒糞機


英國是在挑撥蘇德,但還真沒有憑空捏造假情報,丘吉爾知道要把蘇聯拉進反納粹陣營有多困難,後來證明真情報斯大林都不去相信,何況是更站不住腳的假情報呢。

不光是英國,美國政府也在不斷提醒蘇聯注意德國的軍事調動。丘吉爾在4月3日,要求駐莫斯科大使克里普斯踢他送一封信給斯大林,指出他從一名情報人員那裡得悉的德軍在波蘭南部調動的消息對俄國的意義。而在4月底之前,英國人就知道了巴巴羅薩計劃的日期,而且德國人也知道英國人已經知道了。

在後來繳獲的電報中發現了一封德國駐莫斯科海軍武官4月24日向柏林海軍總司令部發送的一封電報——英國大使預言6月22日是戰爭爆發的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海軍日記也記載了這份電報,並在末尾加上了一個感嘆號,而那位駐莫斯科海軍武官卻和駐莫斯科大使一樣,沒有被告知這個秘密,因此認為這種事是荒謬的。

至於飛機的事,是這樣的。

蘇聯政府於4月22日正式對納粹飛機3月27日到4月18日侵犯邊界80次做出反應,並且詳細地敘述了情況,它說,有一次,4月15日在羅夫諾附近降落的一架德國偵察機裡發現了一架照相機,幾寬曝光膠捲和一幅撕破了的蘇聯西部地區地形圖,傻子都能看出德國偵察機的目的了,但蘇聯人即便如此在抗議時也是保持和解態度,照會說,他們正向邊防軍發出指令——不得射擊在蘇聯領空上方飛行的德國飛機,只要這種飛行不是經常發生的。


其實,從這句“只是”中,就可以看出,結合之前納粹的軍隊調動,蘇聯人不可能不警戒,這就是一個不想惹事的暗示。

德國在準確入侵的前幾個月,蘇聯人卻是不斷履行物資供應條款,緩和蘇德緊張形勢。所以說,斯大林對這一切不理不問,只不過是想避免和德國的戰爭,實在不行,能拖多久是多久,給更多時間裝備紅軍,因為德軍閃擊法國的成功給了蘇聯不小的震撼。


普魯士之魂


當時小日本在遠東地區屯兵上百萬,面臨兩線作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01652dd95aaea2f0ffcc96b43ce4cfd9\

獅子嶺的天空


在二戰時期英國用假情布挑撥蘇德關係的做法,附合當今世上那些老牌帝國一貫做法,禍水東引,即在明知最危險的威脅來自於德國的希特勒,他想將希特勒引向蘇聯,使他無力攻打英國,進而使英國贏得時間,如蘇德打起來,那麼德國的實力就會受損,他就會有能力進行反攻,至於蘇聯損失多大他是不會管的,最好的結局是蘇德同歸於盡。在德國與蘇聯開戰前曾經多次派飛機入侵蘇聯邊境的行為,無它這是一種試探,看看蘇聯的備戰情況,如果備戰情況好,那麼蘇聯人會將那些飛機打下來的,如果備戰不好,那麼蘇聯人面對挑釁能忍則忍,當試探清楚後戰爭就開始了,亦可以說英國人的陰謀成功了。


何義575


當時的蘇聯國土龐大,德國如現在的美國,誰敢輕易其鋒,德要擴疆,小國不經摺騰,禍引蘇入,德意有心,可想而之


喜喜樂樂54659286


面臨兩線作戰壓力山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