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當時沒有選擇北伐,而是休養生息,蜀國還會滅亡嗎?

梓宸濤濤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搞清楚諸葛亮為什麼北伐,第一次北伐前諸葛亮給劉禪寫了一份出師表,內容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他明知道魏國強大,確選擇了北伐,他為什麼明知不可為還為之嘞?因為他看到了內部矛盾較大,只有通過北伐來轉移矛盾,如果不北伐,內部會很快瓦解,最終走向滅亡!


遺忘36108


依然會滅亡,而且會滅亡的更快,從後諸葛亮時代蜀國的情況,就可以窺見端倪。

簡單的角度來說,蜀漢只有一州之地,人口稀少,環境惡劣;魏國佔據了東漢十三州中的九州,而且處於中原腹地,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用遊戲術語說就是人家有九礦,而你只有一礦,如果同時休養生息,只會被對方一波推掉。

另外,蜀漢內部的派系比魏吳兩國都要複雜,諸葛亮北伐同時具有保持自身實力,消弱其他派系的目的在。

劉備入蜀後大約有以下派系:

一、元老派。如關羽、張飛、趙雲、糜竺等從劉備早期就一直跟隨的元老。

二、荊州派。以諸葛亮為代表,如魏延、楊儀、馬良等荊州士族。

三、益州外來派。這部分大多數隨劉焉入蜀的親戚故舊,如李嚴、法正、吳懿等,也就是東川派。

四、益州本土派。這部分是長期定居在益州的土著豪族,如譙周、彭羕等。

五、流離派。這部分是各種原因投奔劉備的閒散勢力,如馬超等,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劉備入蜀後、元老、荊州還有部分益州劉焉舊部等都是有意進取中原的,但是最關鍵的益州本土派認為,無論是劉焉還是劉備,都是外來侵略者,損害了本土派的利益。

所以劉備入蜀後,首先重用了元老派,之後又任命荊州派的代表諸葛亮為“軍師將軍,暑左將軍府事”,同時拉攏法正、李嚴等劉焉舊部,打壓益州本土派。

所以,歷史上記載,法正“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而劉備和諸葛亮都採取沉默,甚至是縱容的態度,實際上就是分化益州,扶持新興派系打壓本土派。

但是在夷陵之戰後,元老派系損失慘重,更是失去了關羽、張飛兩大核心,尤其是在靈魂人物劉備去世後,從此逐漸消亡;荊州派系也損失了馬良、張南、馮習等年輕干將,更關鍵的是失去了荊州,使荊州派失去了根基;而益州派中支持劉備的重要人物黃權被迫投降,實力也大受打擊。

此消彼長之下,益州的本土勢力必將抬頭。所以劉備在白帝城同時託孤諸葛亮和李嚴,實際是為了抬高荊州派,同時分化益州派,打壓本土派。

劉備雖然在臨死時,依然利用高超的政治手腕挽救了蜀漢,使派系達成短暫的平衡。但後續如果處置不好,蜀漢依然可能亡於內亂。所以諸葛亮在接手之後,迅速控制政權,如任命霍峻為梓潼太守、陳震為汶山太守、鄧芝為廣漢太守等等。同時提拔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培養益州新興官僚集團,瓦解益州傳統派系的實力。最後的結果就是傳統益州派系的李嚴,被排擠到了永安,遠離了蜀漢的中央政權。

益州派雖然被排除在了政治權利之外,但是因為根深蒂固的影響,如果任其發展實力,最終依然會影響蜀漢政權的穩定,南中豪族的反叛就是前車之鑑。

所謂戰爭是轉移內部矛盾的最佳手段,所以諸葛亮北伐並非是窮兵黷武,而是別有深意。

一、可以滋擾曹魏,禦敵於國門之外。可以見到,諸葛亮北伐期間,曹魏的涼州一代基本無法發展,且因為諸葛亮的滋擾,無法作為入蜀作戰的前沿基底。

二、掠奪資源。蜀漢人口有限,而且沒有適合作戰的馬匹。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伐主要一個目的就是將大量曹魏的人口和資源掠奪入蜀,以戰養戰。

三、掌握兵權。諸葛亮就是利用北伐,將蜀漢國的兵力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被益州本土派滲透影響。可惜第一次北伐,錯用親信馬謖,導致兵敗,這也是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次失敗的影響,後幾次北伐李嚴又開始了對兵權的爭奪。

四、削弱豪族勢力。每次北伐都要大量的物質和兵力,相當於每次都要從豪族身上拔毛,所以每次北伐都等於消弱一次益州本土派的力量,使其無法積蓄威脅蜀漢政權的力量。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每次北伐,譙周為首的本土派都會極力反對的原因。

等到諸葛亮去世後,經歷了魏延和楊儀的一次荊州派內鬥,政權開始由蔣琬、費禕和姜維掌握。但顯然他們的政治能力無法和諸葛亮相比,以益州本土派為代表的主和派開始形成,對姜維北伐多有掣肘。

尤其是蔣琬去世、費禕被刺後,姜維更是獨木難支,最後屯田沓中以避禍,而相比諸葛亮北伐時期,這時候的百姓在史書中記載反而“面有菜色”,究其原因,除了劉禪昏庸之外,和本土豪族剝削百姓,壯大自身實力也分不開。

最後的結果就是,僅僅一萬左右的鄧艾,偷渡陰平孤軍深入,卻可以勢如破竹,最後譙周為首的主和派帶著劉禪開開心心的投降。這就是蜀漢後期“休養生息”的結局。


潘不安講究史


諸葛亮北伐的初心正如他在出師表所說: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諸葛亮受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素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因此不辭辛勞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忙活了半輩子直至身死五丈原。

然而北伐的局勢是不容樂觀的。

一方面歷經白衣渡江和夷陵之敗,蜀漢將星凋零,老一輩的五虎上將只剩下一個趙雲(馬超病故),年輕一輩的將軍如馮習、張南之輩戰死甚多,除了後來招降的姜維,略好一些有過指揮兵團作戰經驗的馬超不得重用(北伐前病故),魏延、王平、趙雲之流都還是差點意思,而關興張苞之流只能衝鋒陷陣罷了。

另一方面兩次戰爭失利和徵南蠻消耗了蜀漢的國力,正如出師表所說。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諸葛亮並非自謙,東漢十三州蜀漢僅僅具備一個大洲罷了,這意味著不論人力物力亦或是人才資源完全不能與曹魏相提並論,甚至不如東吳。

這個時候與諸葛亮設定北伐戰略目標之時的形勢相去甚遠了。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陳壽《三國志.隆中對》

在隆中對這份著名的戰略指南中,諸葛亮設定了先取西川,再伺機兩路北伐的方針。劉備集團於公元214年取下西川,然後於216年出兵北上,幹掉夏侯淵,全取東川(漢中),218年關羽發動襄樊之役,水淹七軍,拿下襄陽,次年包圍樊城,天下震動,曹操欲遷都以避其鋒芒。

應該說至此為止按照隆中的實施特別順利,望山思高的曹操已經喪失了當年橫槊賦詩的勃勃英氣,被劉備按在地上摩擦了整整五年。

劉備的地盤跨兩川、荊州西部和北部,以及公安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公安地區約處於陝、豫、鄂三省要地,銜接漢中和荊州,由劉封孟達把守,作為重要前進基地,完全可以直取洛陽和長安。

孫劉聯盟完全佔據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如果順利地話,在曹操去世,曹丕篡漢之後這人心不穩的節骨眼上(隆中對的“(天下有變)”),蜀軍將會迅速出擊,兵分兩路北伐,東吳則選擇助攻。曹魏應該是頂不過這三板斧的,而曹操曹丕父子這口“王莽再世”的黑鍋是背定了。

然而東吳盟友的背叛改變了這一切,在司馬懿的忽悠下發動了以自身利益為前提的奪取荊州之戰。此役和夷陵完全改變了三國之間的實力對比,損兵折將之餘,劉備的地盤被壓縮到西川和漢中,甚至在孟獲背叛之後再次縮水一半(或者說這一半本來就沒產出)。

關羽被殺其實是最大的損失。雖然有許多缺點(主要是矜而自傲),但從襄樊之戰的表現來看,歷經多年的帶兵打仗和成為喪家之犬的歷練之後,關羽已經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方面軍領袖,而這在劉備集團中幾乎可以稱作唯一。

因此自諸葛亮徵南迴來之時,其戰略態勢無疑是慘烈的。

一方面,雙方巨大的地盤差距決定了在和平年代差距會越拉越遠,擁有中原鼎盛的人口基數、可耕地面和文化底蘊,曹魏將在二十年休養生息之後捲土重來。而因此只有通過戰爭的騷擾,才能夠打亂北方休養生息的步伐,換句話說,選擇戰爭既是投機,也是續命。

西川作為歷史上各個偏安政權偏愛的地方,往往都不過幾十年國祚,蓋成都平原的地理環境太適合關門享受了,開國之初或許還有戰鬥力,但歷經數十年不思進取之後往往都不堪一擊,縱然有天險卻從來就沒能守得住過。

另一方面,漢高祖曾有過暗度陳倉的經歷,如果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關中,佔據潼關的話,蜀漢將擁有當年秦國的地盤,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甚至可以伺機東出而爭奪天下。

因此,諸葛亮選擇北伐其實是沒得挑,不打會被磨死,打的話或許還能豪賭一把。以諸葛亮的戰略眼光自然是洞若觀火,因此南征之後馬上就是北伐。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後出師表》

然而蜀漢的賭注著實少了一點。面對司馬懿掛帥的魏軍主力,蜀軍是不懼的,陣戰打得軍事大家司馬懿丟盔棄甲,從此學會了龜縮。

選擇防守無疑是正確的,蜀漢的後方在西川,糧草運輸幾乎是持久戰中不可能解決的難題,自自馬謖丟失街亭之後,蜀漢幾乎就再沒有過什麼像樣的機會了。

可以說蜀軍有點像越南戰場上的美軍,戰術上每場必勝,戰略目標卻完全沒能實現。六出祁山勞而無功,寸土未得,甚至把諸葛亮活活給累死了。

如果諸葛亮沒有選擇北伐,歷史必將會完全改寫。

首先司馬懿就不會有領軍打仗的機會,此君在全面接手魏軍主力之後派出異己,借刀殺人害死宿將張郃,同時提拔親信,牢牢的從人事上掌控了魏國軍隊,為後來的高平陵事變創造了條件。

但如果沒有諸葛亮作為最大的威脅,司馬懿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最多作為郭嘉賈詡之輩作為朝堂謀劃的主力罷了,沒有軍權的話,篡魏事件就完全不可能發生。

司馬懿在後來會無奈地病死於臥榻,曹爽則可以一爽到底了,離開了水面的東吳水軍完全不足為懼,如果順利地話,他也許能夠給予鄧艾、鍾會和姜維知遇之恩,有這三人出力的話拿下吳蜀將只是個時間問題。

而蜀國方面則取決於諸葛亮的壽命了,沒有六次北伐的話他絕對不止活54歲,有他在國家就是安全的。而脫離戰爭的蜀漢政權人口和生產力將會發展到一個非常高的地步,但也會如前文所說逐漸走向奢腐化,軍隊戰鬥力無可避免地退化,在鄧艾等人的衝擊下亦會高掛降旗,國運不會有什麼改變。

吳國則完全不會有什麼變化,碰上孫皓這樣歷史上掛得上名號的昏君都只有亡國一條路可走,當曹魏大軍壓境之時,亦是民眾和士族單壺相迎之日。

總之,不管諸葛亮有無北伐,統一天下的必然來自北方,吳蜀的國運不會更改,但重新構建大一統王朝的就不是西晉,也許是曹魏了。

我是專注於別具一格的文史的涼州七里,也可能是全頭條當下粉絲最少的黃V,請多多交流,不吝賜教,評論區已經不遠了。總之煩請點個贊先,要不再幫我加一個關注吧,反正都已經看到這裡來了。


涼州七里


造成蜀漢政權滅亡的原因,我個人覺得以下三個方面很關鍵。

一,戰略規劃上的失敗:

早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7年)三國在未形成之時,諸葛亮對劉備提出三分天下的計劃,史稱為"隆中對",當時諸葛亮勸劉備,先取荊州,再取益州,當然這個兩個州順利拿下。荊州是從東吳手上借來的,遲遲不願意歸還荊州,在荊州問題上,蜀漢沒有采用妥善的處理方法。荊州厲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有長江之險,北可以進攻曹操,南可以伐孫權。所以東吳是想盡辦法要把荊州奪回來,後來呂蒙設計把關羽統轄的整個地區全部吞下而又殺了關羽,蜀國失去了荊州這個天然屏障,戰略緩衝地帶進一步壓縮,這樣一來,劉備就火大了,爆發了"夷陵之戰",又被陸遜這小子暴打了劉備一通,火燒了他八百里營帳,此役又進一步剝弱蜀國的實力。

而益州是從劉璋手裡巧奪過來的,劉備得了益州以後,把劉璋打發到荊州去做個小地主。這樣就造成一個結果"尾大不掉",劉璋家族一直在益州擔任益州牧,"枝繁葉茂,樹大根深"。劉備帶來的這幫人又處於金字塔的最頂端,而益州世族階層又處於金字塔的底端,劉備集團與益州世族集團之間的矛盾,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但暗地裡卻波濤洶湧。這種階層矛盾直到蜀國滅亡,也沒有得到調和。

所以,諸葛亮的"隆中對"看似完美,但實際上本身存在缺陷。

二,貨幣政策的失敗:

劉備建立蜀國以後,國家的開銷巨大,為解決財政收入及軍費問題,劉備採納了劉巴的建議,發行一種叫"直百五銖錢"的銅幣。什麼叫"直百五銖錢呢?就是一枚銅錢價值等同於100枚五銖錢的價值。打個比方,就是今天有人在100塊錢人民幣後面加個零,說要換你手上十張100塊的人民幣。也就是說,在變相地掠奪人民手上的財富。後來的蜀國還發行過一種"太平五銖錢"的銅幣,但是比前面發行的厚度更薄,重量更輕。

所以,貨幣政策的失敗造成蜀漢經濟的困難,蜀漢百姓和蜀漢世族集團,其實對蜀漢政權是心存不滿的。

三,決策者沒有順應時代潮流

東漢末年爆發農民起義,造成了各地諸侯割據的局面,百姓民不聊生,在人民心中漢朝名存實亡。而劉備又以皇叔自居打出"興復漢室,還以舊都"的口號。這種過時口號喊起來很響亮,但是沒有多少實際作用。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可以看出當時蜀國是內憂外患,不打會被內部的矛盾拖垮,蜀漢政權能否繼續是一大問題,打或許還有一線希望,多少還能轉移一下內部矛盾。諸葛亮舉著劉備所謂的"興復漢室"的北伐大旗,也是無奈之舉,他也明白,這是場沒有多大把握的戰爭。

一個國家滅亡,我想會有許多其它方面的原因。

但是一個經濟落後,戰略決策上又失誤的國家,怎麼會不被一個時代潮流所拋棄。





淘氣貓518


蜀國不北寇,安心息兵養民,魏基本不會入侵蜀地。因為在後漢曹操睌年,可以說基本上喪失了青壯年時的銳氣,是以保存當時勝利成果為主。即使有小的戰爭,蜀也可憑山高路險加以抵抗。諸城葛氏為樹立個人威信,轉移內部士族矛盾,不惜勞民傷財,以小博大是有一定政治手腕的。若說功績,不得不說,如果他不拼命作死,中國也許真的會變的四分五裂,在現有的中國版圖上會有諸多國家,也未可知。三國歸晉也許就是畫餅。在這裡必須感謝這位權臣,中原以較小的代價,實現了國家統一,真是幸甚‘、幸甚。

現在海峽對面的菜先生與其何其相似,這也許就是大中國的福音。千萬別讓那些懂點事,藍皮綠骨的人出來混事,這樣就難了。呵呵


另眼看世界江雲


如果諸葛亮不窮兵黷武,尤其是在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認清天下大勢,採取休養生息國策,養精蓄銳。至少1.蜀漢不會這麼快滅亡,畢竟四川漢中利於防守,不利進攻。2.靜待天下大勢轉變,例如曹魏內亂,例如曹魏開始進攻東吳,畢竟吃東吳比吃西川要容易的多。當然,我們都是事後諸葛亮了。站在當時諸葛亮的立場,一點不錯。前有先帝劉備遺志,後有自己雄心壯志,北伐永遠政治正確。而他諸葛亮鞠躬盡瘁,壯志未酬,卻也留下一世英名,千古流傳。而休養生息,反被後人罵忘記先帝重託,貪生怕死,貪圖享受等等。


笑傲江湖161104


公元227年,蜀相諸葛亮出屯南鄭,有人勸魏明帝曹睿伐蜀,孫資認為主動攻伐空耗國力,不如據險防守,待吳蜀自疲,於是曹睿放棄了這次伐蜀計劃。諸葛亮出師表也寫的明白,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不北伐,曹魏穩定發展幾十年,中原將不知道有漢只知道魏。發展國力,蜀漢之地,地少人希,更不是其對手。再者蜀漢之地,派系林立,劉備的核心派系,關羽張飛孫乾簡雍糜竺等都已經不在,只剩下一個諸葛亮和魏延,如果不北伐牢牢的掌握住大權,那麼蜀漢不亡於外必然亡於內


背鍋大王孔孟之道


諸葛亮北伐是把雙刃劍,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但是不北伐死的更快,因為曹魏佔領的北方地區,無論生產力,還是地理環境,包括人口水平,都遠遠超過蜀國。而整個南方當時都未開發,諸葛亮看到這一點,只有北出關中才有出路,但是司馬懿也看到了,知道你國力衰微,經濟不行,交通不利,只要守好就拖死你了。

另外蜀國國內環境也逼著諸葛亮去北伐。首先,劉備是外來戶,蜀中老臣名士心有不服,加上劉備沒幾年死了,諸葛亮大權獨攬更加劇了矛盾,同時諸葛亮內政絕對高水平,但是軍事只能算中等偏上,而蜀國壓根就沒有能統帥三軍的人。如果諸葛亮一心修養生息搞內政,等魏吳打過來,涼的更快。所以只能以戰養戰出兵北伐。


休驛站


閣下見過哪個時期的南方可以阻擋統一?

從古至今,除了朱元璋的特殊情況之外,沒有誰做到過。這也包括CCP。

尤其是冷兵器時代,南方經濟雖然發達,可民風偏弱,也沒有合格馬匹組建騎兵,永遠都只能被統一。

蜀漢是一樣。

除去上面說的原因之外。所謂內修政理首先就做不到。

蜀漢是奇特政權,占人口土地優勢的本地世家被一切外來戶團結起來的蜀漢政權壓制,而外來戶畢竟人少,人才當然少,所以蜀漢政權只能以本地世家做下層官員。

這個局面不解決,蜀漢政權永遠都不能發展。

因為本地世家不支持啊。

看看鄧艾,偷過陰平之後不過萬人,蜀漢政權只能派遣諸葛瞻去打,然並卵啊。益州本地世家如果真正願意反抗鄧艾,能夠與江東四大家族並列的益州張秦兩大家族,私兵部曲不少於5萬,滅掉一個孤軍深入的鄧艾是很容易的。所以劉禪果斷投降,因為不投降只會被本地世家砍下人頭送給鄧艾。


四川達州


蜀漢休養生息,曹魏不也在休養生息嗎?

曹魏休養生息就要滅亡,蜀漢休養生息就能統一,這個是個什麼邏輯?雙重標準?

實際上,由於諸葛亮的不斷進攻,讓天下生變,曹魏成為實際上第一個被滅亡的國家,可惜諸葛亮死得早,不然這個高平陵之變機會是不會放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