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巷戰,為什麼強調衝鋒槍而幾乎看不見霰彈槍呢?

假惺惺記不得


霰彈槍和步槍一樣,早在火槍時代就已經出現。想必各位都聽說過M1897“塹壕清掃器”的威名。但是很多小夥伴們都發現,怎麼到了二戰時期,霰彈槍的出現就很少了?


中國的97-2式防暴槍


要了解這個問題,咱們就得從霰彈槍的出現說起。霰彈槍的英語為“shotgun”,在國外也有獵槍的意思。換言之,霰彈槍在民用狩獵方面,可謂是用途廣泛。而對於軍隊來說,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自然也不能放過。


奧運會的飛碟射擊,就是從狩獵演化而來的一個體育項目


霰彈槍的彈藥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雖然威力巨大,但是膛壓卻很低。在十九世紀末,由於當時主流的步槍彈已經採用了新型的無煙火藥,膛壓已經大大提升。為了確保安全性,當時的步槍很多時候都採用了旋轉後拉式的動作方式。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步槍的閉鎖強度。


12號霰彈中的鉛丸


而反觀霰彈槍呢?由於霰彈的膛壓很低,這就導致了霰彈槍不需要太高的閉鎖強度。一般來說,閉鎖強度越低,射速也就越快(指非自動武器)。所以在一些單兵自動武器還不夠普及的時候,一把泵動霰彈槍的射速足以吊打全場。


而同樣的,霰彈槍一次性可以打出數枚甚至數十枚彈丸,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擴大散佈。換言之,霰彈槍不需要瞄的很準才能擊中目標,甚至概略射擊都能命中目標。


霰彈中的XX號與口徑的對應


但是在二戰之後,單兵自動武器也是越來越普及。在這種情況下,霰彈槍的存在就很尷尬了。要論威力,霰彈槍和普通的突擊步槍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侵徹力甚至連手槍彈都比不上;要論射程,衝鋒槍的有效射程普遍都在150米左右,而霰彈槍的有效射程只有尷尬的50米;要論火力,那更是沒法提了。泵動霰彈槍的射速也就碾壓一下閂動步槍,甚至還不如半自動步槍呢。


國外知名槍械博主“假毛子”FPS Russian正在射擊他的AA12全自動霰彈槍


由此一來,現在的霰彈槍已經淪為了一種工具槍,也就拿來破下門(而且還破不了防盜門,只能打打木門什麼的)或者打打催淚彈什麼的。要論殺敵效率,霰彈槍完全不如現在主流的突擊步槍。這也是霰彈槍為什麼罕見的原因了。


我是戰甲裝研菌,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


戰甲裝研菌


因為衝鋒槍的火力持續性讓他在城市這種立體環境中的容錯率更高。


咱們先看軍用霰彈槍的場景好了,一戰時候美國人拿M1897清理塹壕效率很高,揍的德國人都發文表示這種武器不人道。

是的,在塹壕裡邊用霰彈槍絕對效率。因為作戰環境是狹長的坑道,你甚至都不需要怎麼瞄準。只要通道里有人,一堆彈丸過去怎麼也打中了。

而且塹壕還崎嶇,幾步一個拐,接戰距離近。對於霰彈這種距離越近,發揮出的停止力和動能越強的武器來說,是個天然主場。

但巷戰不一樣,巷戰是一個立體化的城市,而且接戰距離也相對塹壕更遠。

城市的特點就是複雜,掩體多,霰彈雖然能在100米還有一定殺傷,但是彈丸已經很散,動能很低。加上本身就是概略射擊,想精準擊中在掩體堆中的敵人無疑做夢。

而衝鋒槍雖然說遠距離精度不咋地,但是百米內還是能保持相對精度的。


但最關鍵的是,城市的複雜特點讓你隨機遇敵的概率大大增加。霰彈槍雖然說概率射擊,但畢竟還是個手動,你打一發之後就是個空擋。咱們設想一下,你是小隊尖兵,在一個半坍塌的廠方拐角遇到了敵軍另一支小隊。這時候你是希望手上拿著一把霰彈槍,幹掉對方尖兵後縮回牆角。還是拿著一把波波沙,直接潑水掃對面一片來的刺激?


瘋狗的輕武


因為很多國家沒有使用霰彈槍的習慣,自然不會將這種武器作為正式的軍用武器。而且巷戰中中自動武器的優勢同樣很大,而且要比霰彈槍更用途更多。

一戰和二戰中,一直都是美國更喜歡使用霰彈槍這種武器,這和美國自身的很多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美國建國後,由於種種問題個人防衛很需要武器,而在近距離火力猛又簡單易用的霰彈槍很快備受歡迎,還能用於打獵等用途,至今很受美國民眾的喜愛。

而在後來的美菲戰爭中,美軍發現傳統的步槍火力弱停止作用不足,而霰彈槍則威力十足,因此很受重視,而到了一戰而戰中,美軍自然選擇繼續裝備使用霰彈槍這種獨門利器。可是像德軍、蘇軍、英軍等,本身在歷史上就不是很重視霰彈槍,也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霰彈槍型號,自然也就無法得以裝備使用了。

而且在巷戰中,衝鋒槍畢竟要有射程優勢,不是霰彈槍所能相比的,西歐戰場的美軍也並不經常使用M1897等霰彈槍,巷戰中還是湯姆遜衝鋒槍、M1918A2輕機槍等自動武器更為常用。同時,二戰時期由於工藝的進步等原因,衝鋒槍製造起來更加省時省力,便於大量裝備。這是霰彈槍難以做到的。


前沿陣地


兔哥回答。談談個人觀點。二戰時期的戰場,是推動武器發展的催化劑,也是檢驗武器性能的實驗場,對於打巷戰,衝鋒槍的實用性是由戰場檢驗得出的結論,是和巷戰的特點分不開的。衝鋒槍的好用體現在短小精悍,火力持續,換彈匣的方便性上,巷戰的特點就是短兵相接,障礙物縱橫交錯,對武器的靈活性要求高。我們先分析一下散彈槍的特點。散彈槍就是霰(xian)彈槍。


散彈槍的缺點,(一)射程太近,殺傷性能差,散彈槍不單單二戰時期不是正規武器,現代也不是,其主要原因就是不適合戰場環境,散彈槍並非想像中的一打一大片,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這是因為口徑決定的,雖然散彈槍的口徑有12~18毫米以上,但這樣的口徑能裝多少個小鋼珠,如果散佈大了殺傷力必須會小,戰場上受傷的人同樣會向你射擊,除非你能一槍打死他,所以散彈槍的威力是它最大的缺點。射程近,二戰時散彈槍的有效射程60米左右,這樣的距離巷戰中也太短了,沒人會等著你跑人家眼皮底下去開槍。巷戰中有許多的遮擋物,散彈槍的侵切性能差,無法穿有效穿透門板,而且就是擊中玻璃後的速度會銳減。

(二)射速太慢,裝彈慢,散彈槍射速慢,裝彈也慢,這對於巷戰中是非常不利的,二戰時的散彈槍肯定達不到現在的散彈槍的性能,就是現在的散彈槍射速也是慢到家了,重要的是散彈槍的裝彈,沒有彈匣,只能用手一個個的裝,說的通俗點,二戰時散彈槍的性能就是打野豬的料。

(三)太長了,攜帶行動不便散彈槍的槍管都比較長,短了射程太近,長了攜帶運動不便。特別巷戰中,翻牆越障,鑽窟窿跳窗的,手裡拿著個大棍子自然不方便,也不輕鬆。

衝鋒槍的特點,衝鋒槍槍支短,裝彈量高,如二戰蘇聯的波波沙,71發的大彈鼓,是打巷戰的絕佳武器,力壓德國的MP40衝鋒槍,就是靠持續的火力,和射速。巷戰中,在混亂的戰場上,目標瞬間即逝,通常是感覺目標閃過就是一梭子,不容你仔細看端詳,而且,要持續射擊,這樣的場景,散彈槍能適合嗎?依散彈槍的性能特點而言,你一槍沒打中人家,等你開第二槍你中了一梭子的子彈了。

衝鋒槍槍支短小,攜帶方便,在殘垣斷壁的巷戰中能夠靈活的運動,加上持續的火力,快捷的裝彈方式,成為了巷戰中最可靠的武器,這一點也是經過多次實戰考驗出來的果。

以上是個人的看法,歡迎指正。(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情況不一樣,戰場不一樣,武器需求就不一樣。

美軍在二戰中是霰彈槍使用最多的一個軍隊,但是,美軍在太平洋和在歐洲的霰彈槍的用途並不一樣。太平洋上的美軍是一個班一把,而歐洲的美軍主要是把霰彈槍配發給後勤和倉庫的部隊。

霰彈槍和衝鋒槍都是近戰武器,但是使用的情況卻不一樣。主要就是日軍在太平洋上太過於瘋狂,而霰彈槍能極大程度的打擊日軍的瘋狂。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的坑道和自殺式攻擊,使用霰彈槍是最好的一個武器,撲過來直接就可以被放倒。而日軍毫無還手之力。

而巷戰不同,巷戰的環境和太平洋的坑道作戰不太一樣。霰彈槍還有一個名字,叫塹壕槍。也就是說,狹窄的近距離的環境,這把槍是有用的。而巷戰中,火力才是王道。巷戰中的衝鋒槍在現在是扮演一個突擊步槍的角色,要得就是持續射擊,而不是一槍直接把敵人放倒。巷戰中要的就是射速,射速快慢,決定的是生死。

而二戰中打過大規模巷戰的其實也只有蘇軍了,而蘇軍在那時是不可能裝備霰彈槍的。惟一一個大規模使用霰彈槍的是美軍。美軍大規模使用霰彈槍還有一個原因,弄不到別的槍,一戰結束後,美軍就一直裝備霰彈槍。而海軍陸戰隊在所有換裝部隊中排最後一個,使用霰彈槍,也是沒辦法,最後發現霰彈槍還挺好用。

大規模的城市巷戰中,火力需求極大,霰彈槍雖說近戰有優勢,但是不是所有都是近戰,尤其對於蘇軍來說,裝備霰彈槍簡直就是多餘,一人一把波波沙,掃他德國鬼子。


御史三大人


因為二戰時期大規模裝備霰彈槍的只有美國,而且美國主要在太平洋和鬼子打叢林戰。

巷戰的話,蘇德的斯大林格勒。中日臺兒莊也有巷戰。但這四個國家都沒裝備霰彈槍



老浩的輕兵器


個人觀點:

一戰時,塹壕戰比較多,在那樣的狹窄空間裡,霰彈槍的覆蓋面比較大,非常適合,所以得到普及。但因為射速慢,其功效還是不如衝鋒槍。

到二戰的巷戰,空間開闊了不少,加上前後左右方位不同、高低層次變化,士兵可能受到任何方向的射擊,霰彈槍幾乎無法有效覆蓋,進入室內後,霰彈槍比衝鋒槍長,使用不方便,所以使用的不多。但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叢林作戰中,還有有相當數量的使用。


勃朗寧wu


一戰,霰彈槍對戰手動單發步槍,除了射程近,在射速上甚至比步槍快,近戰時可噴射更多的彈丸。二戰,發射手槍彈的衝鋒槍大量裝備部隊,比霰彈槍射程遠,單個彈丸威力更大,火力更強。所以霰彈槍也就沒人愛用了


紅中1975


一戰的塹壕戰裡霰彈槍首先登場。二戰中,因衝鋒槍大量使用9mm手槍彈,不論補給還是火力都能兼顧,霰彈槍只在個別國家作為獵槍裝備較多,所以沒有代表性。


雲端望月影


近距離戰鬥,射擊快,少裝彈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