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占尽优势却选择防守,这是为什么?

不婚不恋不生


分析这个问题,先不分析为何曹魏要防守,先分析蜀汉为何北伐,因为没有北伐,就不存在曹魏防守,但是北伐,是蜀汉明知失败,却不得不走的路。

原因之一:小国更要图强。在魏蜀吴三国里,蜀国是最弱小的,一个弱小的国家想要存活,就必须更要奋发图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为何诸葛亮会认为蜀汉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个危急从何而来?是曹魏吗?不是的,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之后,一直到公元263年灭蜀之前,曹魏从来没有主动攻击过蜀汉,曹魏一直是把灭东吴放在第一位的,最后才改变策略先灭蜀汉。那么,是东吴吗?也不是的,公元222年夷陵之战之后,吴蜀就恢复了盟好,这个政治方针始终没有变。既不是曹魏,又不是东吴,那诸葛亮的这个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到底来自于哪里呢?答:只能来自于蜀汉内部。

我在刘禅为何丢掉江山那个问题里,分析过这个原因。由于内部士族阶级斗争,官员权力地位待遇受到严重剥削,由于连年征战,兵士苦不堪言,由于民间赋税太重,老百姓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从士族到百姓到兵士,大家都希望赶紧有个统治者解决蜀汉问题。内部种种矛盾,怎么解决?战争,是加强凝聚力,转移内部矛盾和冲突最有利的做法。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于伐之~《后出师表》。意思是,我如此弱小,就不能坐以待毙,等着人家来打我,就算不北伐,这个国家也是要亡的,那我不如拼他一下,万一成功了呢,所以必须北伐。

不仅仅如此,前期诸葛亮北伐,后期姜维北伐,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理想必须坚持。北伐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蜀汉最终的政治理想是,把北方平定,把篡汉的这些曹魏奸臣除掉,把大汉王朝恢复起来,让我们的皇帝回到洛阳,继续管理国家。因此,这个理想是必须要坚持的。但很可惜,最终没有实现,我们再分析,为何没有实现?

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国。曹魏在建国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是因为曹魏的士族不支持。而这个问题曹丕解决了,曹丕接手魏王的爵位之后,就出台了九品中正制,保证这些士族世世代代可以做官。通过这个条件和士族们讨价还价,达成政治交易,现在士族们已经支持曹魏了,曹魏现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要统一全国。所以为何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很多人都认为是诸葛亮胆小怕事,这是不对的,诸葛亮不胆小怕事。是诸葛亮心里非常清楚,魏主之明略,司马懿辈不可轻也。魏国现在的君主不是昏君,将帅都是人才,没那么容易被你消灭。

第二,益州非进取之地。在蜀汉据有荆州和益州的时候,根据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兵,是有可能统一中原的。但是刘备进了益州又丢了荆州之后,等于是既进了保险箱,又进了死胡同,统一天下这个目标,永远也没有办法实现了。益州,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道路险峻。在这个地方关起门来图发展,偏霸一方是可以的,冲出门去图天下,是不可以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军队都出不去,何图天下?历史证明,刘备出峡,全军覆没,诸葛北伐,积年无成。蜀汉只要出兵,就一定是失败。中原得鹿不由人,这是客观原因导致的,非人力可为也。

第三,诸葛非将略之才。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忧于将略~《三国志》。意思是,他治理国家的能力是一流的,治军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率兵打仗,他能力是不行的。司马懿对他的评价是: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晋书·宣帝传》。意思是,诸葛亮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机会,他的谋略很多,但是缺少决断,他喜欢用兵,但是没有权变。

因此,以上三点注定,北伐不能成功,而这些事情,曹魏是非常清楚的。打仗,特别是进攻战,是非常消耗资源和人力的,因此,曹魏不需要进攻,只需要防守,待蜀汉精气耗尽,自行退兵后,集聚力量一举剿灭。所以,公元263年,曹魏伐蜀,从出兵到灭蜀,只花了两个月时间。从天下大势来看,蜀汉必亡,从内部瓦解来看,蜀汉必亡,只是曹魏送了蜀汉一程,加快它灭亡而已。


Liuxiaoyin0919


三国之中,曹魏的实力最强,可是最强也意味着面临的压力最多。

曹丕、曹叡时期的主攻方面基本是在东吴方面,而对于北方鲜卑和西南蜀汉,则是采取了守势。



曹魏对蜀汉采取守势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曹魏当时还不具备多线同时作战的资本,经常是主攻一方,而防守一方。曹叡亲政之初,就受到了蜀汉、东吴、鲜卑三方的夹击,其中以蜀汉的诸葛亮北伐和东吴的孙权、陆逊北伐最为激烈。

曹叡于公元226年五月继位,同年八月就发生了孙权亲征江夏,数月后又有诸葛瑾、张霸北伐襄阳,之后又有西平麴英,新城孟达叛乱。这些战争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曹魏方面也多次调动了中军精锐部队和关中部队,导致了中军和关中防守空虚。

这也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曹魏方面根本就没想到:蜀汉除了刘备之外,还有一个诸葛亮。

第二:蜀中道路艰难,易守难攻。诸葛亮三次北伐后,不堪骚扰的曹叡也想着改变策略,“先攻蜀汉”,让大司马曹真率大军南征蜀汉。

曹真从子午谷进攻蜀汉,派大将军司马懿从汉水进军,张郃、郭淮、费曜等或从斜谷入,或从威武入。结果因为汉中道路难走,加上雨水暴降,入汉中的栈道被冲断,曹真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不得已班师。而其他各路:张郃、司马懿遇大雨退兵、郭淮在阳溪被击败、费曜也因为山洪爆发而退兵。

二十年后,曹真的儿子曹爽也在骆谷吃了亏。与夏侯玄率五万大军入蜀,却因为道路过远,运输应付不上,又被费祎抢先占据了山岭险要,最后曹爽大败,关中防守被大幅度减弱。


第三:曹魏的国策是“先东吴,后蜀汉”。这一国策从曹操、曹丕时期就制定下来了,就算是曹叡想要改变一下,先解决完蜀汉,再搞定东吴,也受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

以曹真南征来看,从曹真一上表出师开始,朝中司空陈群就上书反对,大雨暴降后,朝中华歆、杨阜、王肃等上书劝曹叡退兵。而且司马懿之弟司马孚也多次劝谏曹叡,认为诸葛亮每次北伐都需要动用到曹魏中军出动,连年交战又所得无几,只是劳民伤财而已。应该采取守势,派两万步骑作为机动军,再调集冀州农夫五千人屯田上邽,秋冬训练,春夏屯兵,慢慢消耗蜀汉国力。

司马孚的建议也被曹叡采取了,自此曹魏方面对其他两国的态度依旧是以守势消耗蜀汉国力,以攻势降服东吴领土。可即使这样,积聚了二十年的国力之后,在司马昭灭蜀前期还是得不到朝廷众人的同意。

除了钟会同意之外,朝廷其他人都持反对意见,连后来参与灭蜀的邓艾也多次上书认为伐蜀时机不成熟,应该继续防守,坚持“先吴后蜀”的国策才对。



狐史首丘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表面上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却始终处于被动防御态势,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魏国虽然有绝对优势,但是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吴蜀在诸葛亮秉政之后就又重新建立了联盟关系,首尾相应,两国在北伐时相互策应。

所以,魏国需要同时在荆州,江淮和关中三个战场进行防御,魏国的优势还没有大到同时在三个战场上都能有把握击败对手。所以,魏国只能战略上采取守势,被动防御。

其次,正因为魏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所以时间在魏国这边,如果是进行和平竞争,屯粮积谷,魏国早晚都会建立起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所以魏国战略上不需要着急,而吴蜀两国是比较着急的。


再次,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正好对应曹魏的曹睿时期,曹睿登基时年龄还不大,所以由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辅政,君臣之间,辅臣之间,都存在或明或暗的政治斗争,对外战争还不是首要任务。

反观诸葛亮这边,刘备死后,蜀汉形势一度岌岌可危,南中地区也出现了叛乱,但是经过诸葛亮的整顿,逐步稳定下来了。之后,诸葛亮又渡泸南征,平定南中,安定后方,做好了北伐的准备。

曹魏对蜀汉还有一个判断是,蜀汉只有刘备和关羽有能力率军主动出征,其他人都不足为虑。加之蜀汉在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中接连损兵折将,实力受损。


所以,刘备和关羽先后死后,魏国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对付东吴方面,防御的重点也在荆州和江淮方向,对蜀汉只是采取监视,并不认为蜀汉有能力主动出击。

也是因此,诸葛亮第一次大举北伐完全在魏国君臣意料之外,天水四郡群起响应,孟达在上庸也蠢蠢欲动,魏国上下大为震动。但因为司马懿迅速平定了孟达,马谡又在街亭之战中未能完成阻击魏军的任务,诸葛亮兵败垂成。

而在曹魏调整兵力部署之后,很快就把防御重点转到了魏蜀交界地区,长年驻守重兵集团进行防御,诸葛亮也没有多少机会突破曹魏的防线,多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


萧武


诸葛亮北伐时,魏国无论从经济、人口、军事力量等方面都占有优势,魏国的总人口是蜀国和吴国人口加起来总和,占有广袤的中原地区,粮食供应充足。那为什么魏国不主动出击,一直选择积极防御呢?题主这个问题应该是从《三国演义》中得出,所以就从《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中讲述的故事进行分析:

天下大势 三足鼎立

诸葛亮开始筹划北伐魏国时,魏、蜀、吴呈三足鼎立状态,任何一方都没有足够的实力灭掉另一方,而诸葛亮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报答先帝知遇之恩,主动征讨魏国,在《三国演义》中看来属于正义之师。而魏国东线有吴国虎视眈眈,西线有正在势的诸葛亮的蜀军,还有北面的公孙渊的牵制,所以只能进行积极防御,任其一处遇险,极有可能被各方趁火打劫。

掌控魏国军事力量的统帅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棋逢对手,斗智斗勇十分精彩。司马懿盛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而诸葛亮的强大也让司马懿获得一线生机。司马懿对诸葛亮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自己本身的情况也很淡然,再加上当时魏国内部的形式对司马懿特别的不乐观,曹家皇室总是想找借口除掉司马懿,如果司马懿贸然出兵进攻诸葛亮兵败恐怕司马懿就会被找借口除掉。司马懿也对诸葛亮的军事计划有深入分析,诸葛亮是长线作战,打不了消耗战,只要自己拒守便可化解危机。既能完成任务,又能保住自己全家姓名,韬光养晦,不断培养自己的实力。这也是魏国不主动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以据守消耗战粉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后,三足鼎立的态势逐渐被打破,司马懿的地位也得到稳固,魏国实力大增,而蜀国自诸葛亮死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蜀后主听信谗言,不理朝政,最终被魏国灭国,然后灭掉吴,完成一统。


左图右史001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翻翻中原王朝对外的征战史。自古以来中央政府就很少主动对外征战,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打的是后勤。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打赢一场局部战争呢?答案是防守。如果古代守城一方是一百人,攻城一方最少五百人,这是战争的常态。

曹魏占据中原沃土,力量几乎是蜀国和吴国加起来的状态,俨然一副中央政府的架势。屁股决定脑袋,曹魏的思考方向是稳定,内部的“蛋糕”太大,“攘外必先安内”,有底气的曹魏没有必要急于理会外部。

反观蜀国,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内部的军事以及经济几乎崩溃,诸葛亮不得不用外部的战争转移国内的矛盾。人活着总要有希望,国家也是如此,为人树立一个口号,为国家树立一个梦想,人和国家就会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诸葛亮作为当时几乎是最聪明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眼人看那是愚蠢的行为,但是作为立志做一个纯臣的他来说,他几乎被逼上了绝路。







小小扒历史


诸葛亮一生共北伐中原六次,历史上称谓"六出祁山‘’。诸葛亮到了睌年,倾蜀国全部力量北伐曹魏,以实现"收复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

太和五年春天,诸葛亮率八万军队举行第五次北伐。朝廷调任司马懿为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因前四次指挥抵抗蜀军北伐的大将军曹真病故,所以,司马懿代替曹真主持对蜀作战。

司马懿带领军队到达前线后,与众将认真分折了战争形势和双方的优劣,认为诸葛亮虽善于治军,但前几次征战伐魏,长途跋涉,战线拉的太长,粮草供应不足而不能取胜。这次伐魏,虽然蜀军从汉中穿过秦岭要行军数百里,路途遥远,但蜀军士气足、战斗力强,志在必得。蜀军知道自已的不足,心然采速战速决的战术。而魏军则应采取拖延战术,使蜀军人困马乏、粮草供应不上,从而达到可不战而胜的目的。因此司马懿在战术上采取了有效拦截蜀军,不使其前进就可取胜的作战方案。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司马懿的作战思路是正确的。

青龙二年,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发动了第六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用兵谨慎的诸葛亮占据了武功西面的五丈原,与魏军在谓水南岸形成了对垒局面。

司马懿继续采用"坚壁据守,消磨蜀军锐气‘’的作战方针,不主动出战。等待蜀军粮尽、士气低落时,再发动反攻。面对司马懿的铁桶阵,诸葛亮真的无能为力,前线打不开局面,后方更让他牵挂,思前想后,心里非常着急。由于过度劳累,忧心忡忡,诸葛亮病到了,而且病情日益严重,于这年八月,病死军中,终年五十四岁。一代名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虽竭尽全力北伐,却因实力不足、谋略不够,终于败在司马懿手下,实在令人惋惜。

司马懿率领魏军之所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兵得法。以精兵紧紧的咬住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守任要塞关口,使蜀军不能东进。

二、战术得当。在这次与诸葛亮的对决中,成功的运用了以守为攻的策略,抓住诸葛亮谨慎、不敢冒险的特点,用拖延战术,拖垮和耗尽了诸葛亮的精力。

三、巧施手段,保持士气。战争能否取胜,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士兵的士气是否旺盛,司马懿深知这一点,在五丈原与诸葛亮对峙最关键时刻,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马懿一方面保持镇静、大度,做给诸葛亮看,另一方面又与朝廷派来的代表辛毗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稳定将士情绪,保持了军队的士气。

司马懿阻止了诸葛亮的北伐,在朝廷的威望直线上升,青龙三年,司马懿升任太尉(最高军事长官)。


大汕十


三国鼎立是曹操巧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一旦鼎足之势形成,那必然是一场持久战,当时魏国占据有利态势,但同时也面对很多不利的方面,一面要对付吴蜀,还要在边关驻守大将防止周边少数民族入侵,虽然已无内忧,到外患还是有的,连年征战不利于统一,休养生息,步步蚕食才是王道,事实证明,曹操的战略眼光独到,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却也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韬光养晦的风


因为内忧,内部矛盾较多,司马懿集团雄心勃勃要夺权,还有孙权虎视眈眈,曹操不得不防


lu200211431


其一如果主动出击,那么蜀国,吴国就会联手攻魏,那魏国则很不利。还不具备有以一敌二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