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为何安排马岱杀魏延?

王洋Daisy


个人觉得魏延并没有反心,但却有实力夺取兵权,威胁蜀国的统治。历代以来,位极人臣的大有人在,但能善终的却寥寥无几。究极原因,你已经有实力跟我争夺权力了,这是兵之大忌。能够急流勇退,便可善终。如范蠡,孙武。诸葛亮是个极有见识的人,深知魏延有才华,有能力,但过于骄傲自满,也知道他死后便没人可统一天下了,只可守,不可打。深知在他百年之后便没人可抑制魏延,而魏延是支持攻魏的,这很冒险,因为他还会继续攻魏,蜀国也极有可能不复存在。退一万步来说,不攻魏,也会争权,蜀国会发生统治危机。又会出现一个曹阿瞒,架空权力。综合以上,魏延非杀不可。


猎影世界


三国志蜀书之魏延传。

杨仪,费祎,姜维等商量准备退兵。想让魏延断后,姜维辅助,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自行撤退。

在不发丧的情况下,费祎去试探魏延,魏延说:诸葛亮虽然死了,但是我还健在,诸葛亮的亲信和家属可以还丧,我自己引兵跟魏军决战,不能因为诸葛亮死了就废了军机大事,况且我魏延怎么能够给杨仪断后?(魏延与杨仪素来不合)。

费祎听后驰马而去,告知杨仪,各路军马便依次退兵。魏延大怒,杨仪边退军边烧了魏延的退路,而后杨仪和魏延相互向后主举报对方谋反。刘禅找董允,蒋琬商量,结果这俩货都相信杨仪而怀疑魏延。后来魏延在南谷口追上杨仪,杨仪便令何平抵御魏延。何平阵前喊到:丞相刚死,尸体未寒,你们怎么敢造反?魏延的部众都觉得魏延这么做没有道理,所以都消极怠工,众军皆散。

而后魏延跟他的儿子便逃往汉中,杨仪令马岱追杀魏延,首级献给杨仪,杨仪踩着魏延的首级骂到:庸奴,还能作恶不?然后下令灭了魏延三族。

因此,魏延不是反将。只是与杨仪不合,而导致身败名裂。其次,从中也看出了诸葛亮死后,蜀国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将能撑住局面,先是魏延跟杨仪内讧,其次是姜维与费祎,黄皓等不合。所以归根结底,后来蜀国的灭亡还是蜀汉气数已尽!


1文爷


诸葛亮自知时日不多在五丈原召开退兵会议,此时的魏延领兵对外作战是仅此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但其居然没能参加这次会议,这显然是诸葛亮故意安排的,那么马岱也可以理解是诸葛亮安排在魏延身边的卧底。诸葛亮死后,魏延不肯退兵,仍要和魏作战并和杨仪发生争执(两人素来不和),后魏延被马岱斩杀。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杀魏延?书上说是魏延脑有反骨有反叛之相,这当然不可信。但魏延在诸葛亮手里不受重用处处受排挤打压却是事实。也许有以下原因,一是诸葛亮是个力求完美之人,对人格有瑕疵的人看不惯,继而形成成见。二是诸葛亮担心自己死后,军事大权落入魏延之手,无人能制约魏延,对朝廷有威胁,刘备在世时,魏延已是镇北将军,汉中太守,地位在赵云之上,后来又被封都亭侯,诸葛亮一死,地位权势无人出其右。这也许是诸葛亮除掉魏延的真正原因,但很可惜这样一员勇将在人才凋零的蜀汉是多么难得,说其反叛是冤枉了他。实际上,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魏延只是军事家,而不是政治家,他连杨仪都斗不过,怎么会斗得过诸葛亮,莽夫般的将军是最好驾驭的,魏延若是象司马懿这样的人,诸葛亮能轻易杀的了?应该说,诸葛亮的担心是对的,也是有道理的,但很可能杀错了人?因为魏延并没有反!


梁溪居士陆建荣


马岱是在蜀汉政权里除了荆州派,蜀汉本土派之外能独立一派的西凉派


陈严15


马岱字丁啉,马丁啉专治魏延(胃炎)


戚建一


演义而已。魏延若有反意,带兵投魏就是。


乐乐246639272


这都是政治路线不同,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很残酷。


老于哥2


考虑的太多了,后来的主角该怎么表演,让他们自己表演就行了。诸葛亮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丸子啊太


因为马岱和魏延的关系亲近


刀在手且听沙场风雷吼


一句话,(马岱 字丁林)吗丁啉专治胃炎(魏延)哦吼吼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