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些人稱為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的李衛和田文鏡水火不容,這是為什麼?

金宏雲


《雍正王朝》中關係非常融洽的李衛和田文鏡,正史中兩個人的關係並不好。

《雍正王朝》中,李衛和田文鏡是在雍正江南籌款時相識,追比戶部欠款後,田文鏡遠調陝西,李衛留在王府,再有交集就應該是李衛跟隨年羹堯到西北之後的事情了,不過兩個人的關係應該一直都不錯,要不然,李衛就不會在田文鏡深陷山西諾敏案不知所措的時候,帶著鄔思道上門協助,並且同意將鄔思道留在田文鏡的幕府中了。

但是,正史中的李衛和田文鏡雖然都是雍正非常信任和倚重的封疆大吏,但是兩個人的關係並不好,甚至經常相互彈劾。


李衛與田文鏡的不和,多半是因為禮節和禮法的原因。

正史中的李衛,並不像《雍正王朝》中的那樣,是個小叫花子的出身,真正的李衛是個標準的富二代,並且是靠捐官在康熙年間進入仕途,但是有一點和電視劇中的形象是一致的,就是李衛沒有讀過書,大字不識幾個,因而當官、為人、做事情並不會按照讀書人的禮法來,做事太過張揚,使得一些行為、所做一些事情遭到了一部分讀書人的不屑,這其中就包括田文鏡。

當年李衛修葺完西湖,看到西湖風景不錯,於是就將自己的辦公地從浙江巡撫的府衙搬到了西湖中間,所有找李衛的人都需要坐船到西湖中間,才能辦成差事。這一點讓田文鏡知道後,是非常的不痛快,直接向雍正上疏彈劾李衛。還有一件事情也讓李衛被田文鏡等人彈劾,就是李衛在西湖旁為自己的全家修廟塑像,但是這其中不僅有李衛,有他的正室夫人,還有李衛的小妾,也被塑像讓人供拜。李衛造福一方,為自己塑像本無可厚非,加上夫人也說的過去,但是連小妾也這樣,確實不符合讀書人的傳統禮儀,因而遭到了彈劾。李衛知道這件事情後,大為惱怒,大罵田文鏡是背後打小報告的無恥小人,同時也上疏彈劾田文鏡。

後來,李衛的母親去世,田文鏡知道後希望藉此緩和兩人的矛盾,修復關係,於是花費重金置辦禮物,並派人前往弔唁。李衛一聽到是田文鏡的人來了,不僅當場把人轟了出去,把所有的禮品也通通拒之門外,還將禮單扔進了廁所。這一舉動也讓田文鏡和李衛的關係到達了冰點,兩個人的矛盾再也無法緩和,從此也變得是水火不容,直至田文鏡去世兩個人的關係依然非常緊張,沒有任何緩和。


李衛不僅與田文鏡不和,與鄂爾泰的關係也是非常的不好。

李衛、田文鏡、鄂爾泰是雍正樹立的三大封疆大吏的標杆,雍正在位時,也一直想讓鄂爾泰和李衛保持良好的關係。但事以願違,進士出身的鄂爾泰與捐官出身、大字不識幾個的李衛關係始終不是很融洽,甚至經常相互彈劾。雍正十一年(1733年),李衛彈劾鄂爾泰的弟弟、步軍統領鄂爾奇壞法營私,紊制擾民,後雍正看在鄂爾泰的面子上而赦免了鄂爾奇,並獎勵了李衛,也使兩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乾隆繼位後,鄂爾泰成為了輔政大臣,位高權重,李衛一方面擔心鄂爾泰會尋思報復,另一方面,李衛的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最終,在疾病與擔心憂鬱中,李衛於乾隆三年(1738)年去世,時年51歲。


雍親王府


與其說雍正皇帝有“左膀右臂”,倒不如說他有“四大金剛”。因為,在雍正朝曾有四位深受恩寵的重臣,分別為鄂爾泰、張廷玉、李衛和田文鏡。不過,儘管這四人均為雍正寵臣,但彼此的關係都不是很好。

歷史上的鄂爾泰和張廷玉之間,便曾相互攻訐,形成了以各自為中心的黨羽。除兩人之外,李衛和田文鏡也曾出現過“水火不容”跡象。

【李衛畫像】

隨著二月河先生歷史小說《雍正皇帝》的暢銷和歷史劇《雍正王朝》的熱播,使不少人得以瞭解到了李衛和田文鏡這些人,但同時未免也導致了一些誤解。畢竟,歷史上的李衛和田文鏡,與小說和影視劇有著較大的差別。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同朝為官時,皇帝雖然願意看到臣子們相互揭發,以免他們結黨營私,又不願看到朝臣彼此攻訐,黨同伐異。因此,包括鄂爾泰、張廷玉、李衛、田文鏡等人在內的重臣,也十分聰明,他們不會鬧得太僵,也不會走得太近。

【李衛劇照】

田文鏡這個人十分耿直,後人確實也稱其為“酷吏”,而李衛則的官則是捐來的,也沒有經過科舉。這兩都個性鮮明,且敢於直言,因而很容易存在一些分歧,甚至演變為矛盾。

清朝有定製,生員、官員不得狎妓,可李衛這個富家子弟,卻在行為上有些不檢點。田文鏡也曾參劾過李衛,但雍正用人不拘一格,並未因此懲治李衛。雖然李衛沒有同樣給雍正打小報告,可心裡還是不甚舒服。所以,兩人的關係倒也不怎樣。

【田文鏡劇照】

其實,官員之間的相互參劾,在古代並不少見。但兩人是否會公開決裂,主要取決於是否觸及了對方的切身利益。歷史上的田文鏡和李衛,雖然看著彼此不太順眼,卻也都是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封疆大吏,而且顧及雍正的感受,所以沒有鬧得太僵。

【雍正畫像】

更為重要的是,雍正在位時間不長,而且田文鏡在雍正朝便去世了,李衛也在乾隆初年抑鬱而終。因此,李衛和田文鏡之間的矛盾,尚未演變為朋黨之爭。


史海爛柯人


李衛與田文鏡

李衛和田文鏡皆是雍正最為寵信的封疆大吏,也是推行雍正的新政的得力干將,按說,他們都是皇帝的親信,應該關係密切才對,可是卻偏偏相反,他們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融洽,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既然他們都是皇帝的寵臣,彼此之間必然會有所競爭,既然存在競爭,那麼必然會互不順眼。



還有,兩人的性格與為人處事有所差異,李衛是個“文盲”,但性格豪爽,慣於意氣用事,善於察顏觀色,聰明伶俐。而田文鏡呢,辦事認真,鐵面無私,事無鉅細均親力親為,古板苛刻。



再有,李衛不論所任何職,他在位時都能夠體察民間疾苦,真心為民。而田文鏡卻是為了完成任務一味迎合上意,根本不管轄區內的實際情況,對下屬和百姓殘酷刻薄,下屬嘔心瀝血推行新政但因未達到預期效果往往招來訓斥和責打,百姓在豐年卻因為田文鏡全力推行墾荒、攤丁入畝、繳納積欠而不得不拖兒帶女地逃難。


智帝輝煌


李衛和田文鏡真的水火不相容嗎?其實有些演義了!

李衛和田文鏡的關係隨著近年來的清宮劇被愈來愈多的人們所關注,2015年,金滿樓先生所著的《治官手冊:雍正和他的大臣們》裡,對這倆人的關係也做了較為詳盡的描述,下面,在下依據這本書和其他資料,試著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雍正一朝,備受主子寵愛的臣子共有三人,田文鏡、李衛和鄂爾泰,他們堪稱雍正的左膀右臂。能獲得生性刻薄苛責的雍正的喜愛,這三人自然有不同凡響之處。有意思的是,共承皇恩,這三人的關係卻是很微妙,尤其是李衛和田文鏡在後世似乎更是以矛盾突出著稱。

野史《清人逸事》裡曾經說過這麼回事,田文鏡做河南總督時,曾經在雍正面前詆譭李衛,但是雍正很有主意,並未聽進去老田的話。田文鏡看看一時拿不下李衛,就試圖拉攏李衛,曾經派人給李衛送禮,結果被李衛趕出了府邸。

這個故事只見於野史,正史中未見此事的完整記載。現在有據可查的是,田文鏡在給雍正的奏摺中的確“指摘”過李衛,認為李衛雖然算是當世的賢員,但馭吏稍疏,又好嬉遊,作為大僚,未免不妥。對於這樣看似中肯的評價,雍正還是很喜歡的。在下也認為人無完人,田文鏡的點評沒有什麼不合適的。

在下看來,同朝做官,彼此的競爭當然會有的,這也無可厚非,有時候,這種競爭還是激發個人潛力的巨大動力。

近幾年,清宮劇如《雍正王朝》、《李衛當官》等火爆一時,作為影視作品,當然對人物設定要加強戲劇化衝突化,這樣才會吸引觀眾,收視率才有保證,廣告收入才能滾滾而來。不過如此一來,歷史知識來源於影視劇的很多草民,腦海裡就形成了李衛和田文鏡勢同水火的印象。

在下淺陋,多多指教。


重舟難過千重山


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拋開其他因素不提,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個皇帝要講究制衡,兩位臣子都有可取之處,並且能力都是不錯的,但是至於水火不容,可能說的就有點過了,有一些政見不合還是有的,因為這個李衛得勢之時正是一個男人的黃金年紀,而田文鏡是一個老來才得志,或許有一定的心理不平衡,但是說這個水火不融可能就有一些過了。兩個人都是這個雍正的臣子,如果不和表現的很明顯的話,皇帝肯定就要有所懲罰了,兩個人能夠得到皇帝的看好,想必這一點還是比較清楚的,其次呢,這兩個人肯定都是人精,想必也是屬於一種相愛相殺的局面,水火不融是被一些野史誇大了以及這個一些人解讀,所以會有這麼一種說法


風流倜儻何二先生


這是康熙用人的高超手段,也是領導倒用人方法,如果下屬一團和氣那領導就被架空,反之才能更好的讓下屬為自己工作。


笑佛陀\n


李衛和田文鏡可不同,李衛是出了名的會做人,當年靠捐官當上員外郎,後來一路青雲直上官至直隸總督,比田文鏡厲害多了。那田文鏡為什麼跟李衛不和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田文鏡太老了。雍正上位的時候,田文鏡就已經年過六十,因為經驗豐富才被提拔,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年紀太大沒有創新能力了。所以年輕的李衛主管鹽稅以後,田文鏡經常上書雍正挑刺,雍正卻絲毫不管。後來田文鏡主管的河南大旱,雍正以田文鏡治理不力為由冷落他,心灰意冷的田文靜告老回鄉,卻發現自己一生跟人爭鬥,除了雍正的賞識什麼都沒有。最終一無所有,孤獨終老,真是令人唏噓。


申公豹大戰叮噹貓


田文鏡有文人的清高較看不上李衛,李衛務實,不太講規矩


強哥聊人文


權力之下的制衡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