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坐觀鄱陽之戰成敗被嘲笑百年,張士誠真的應該背擊朱元璋嗎?對此你怎麼看?

彭時堅


張士誠本是個運鹽的,元末貪官橫行無道,民不聊生。張士誠和弟弟等人趁勢而起,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們克州覆縣,佔據江蘇高郵、泰州、興化等地。張士誠自號誠王,國號大周。槍打出頭鳥,張士誠此時深得民心,又自行稱王。元朝廷自然視其為眼中釘,宰相脫脫引百萬大軍攻打高郵,元廷內鬥,脫脫身死。張士誠趁機大敗元軍,可以這麼說,張士誠為滅元立下了不世之功。之後,1356年,張士誠下平江,佔據了江蘇大部。朱元璋,徐壽輝在張士誠與元軍鏖戰時,也趁機發展壯大。朱元璋佔據應天和安徽大部,又分兵東向,與張士誠爭奪地盤。張士誠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去了王號,向元廷示好。而徐壽輝此時,也佔據湖北湖南大部,1360年,徐壽輝被部將陳友諒殺害,陳友諒登基稱帝,建立了大漢政權。自此,江南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



這三股勢力中,張士誠最富,陳友諒最狠。富的流油,反而消弭了張士誠的進取心。他做起了快活的大王,貪圖享樂,不思進取。

1363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張士誠採用了坐山觀虎鬥的戰略,其實這是正確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妙計。可惜張士誠忽略了一點,要想漁翁得利,必須得行動啊,天天躺在家裡看大戲,魚兒是不會自己上鉤的。等到朱元璋打敗陳友諒,恢復元氣了,張士誠的末日就如期而至了。



陳友諒給張士誠去信,約其共擊朱元璋

據《明史》記載,正當朱元璋與陳友諒激戰正酣時,陳友諒給張士誠去信,約其共擊朱元璋,同分朱元璋的地盤。張士誠卻在都城花天酒地,不問世事,雖然答應了陳友諒,然而沒有任何行動。

友諒亦遣使約士誠夾攻太祖,而士誠欲守境觀變,許使者,卒不行。——明史列傳

1363年張士誠確實啥都沒幹,只是又改稱吳王了。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陳友諒兵敗身死。朱元璋回頭也稱了吳王。既然不服,就打唄,朱元璋收拾起張士誠,如秋風掃落葉,經過四年的戰爭,張士誠地盤越來越小,1367年,張士誠的大本營平江被朱元璋攻破,張士誠被俘至南京,元末起義軍領袖張士誠就這樣自縊而亡了。其實,擺在他面前的路曾經有很多條,他卻選擇無動於衷,也難怪後世會嘲笑他,本來大好時機,竟白白浪費。真是應了那句話,天賜不取,反受其咎。但從張士誠的角度看,他又能怎樣呢,朱元璋打不過,陳友諒他打的過嗎?我看也懸,要怪只能怪亂世英豪太多了,一山還有一山高,張士誠並不是真命天子。



風雪夢不逝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要我說,張士誠應該答應陳友諒,和陳友諒聯合,夾擊朱元璋。

如果這樣做,張士誠還有可能打敗朱元璋。

但是擊敗朱元璋,對張士誠而言只是可以趁機分得一些地盤,可以多存活一些時日,但他最終還是會敗,不是敗給陳友諒,就是敗給重新崛起的朱元璋,畢竟鄱陽之戰,即便朱元璋輸了,也不代表朱元璋從此再無機會。

而張士誠無非可以多存活一段時間而已,因為張士誠的失敗是早就註定了的。

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三個人都是元末亂世中牛逼哄哄的人物,但只有朱元璋和陳友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張士誠卻是沒有的。

亂世中,只有一統天下的人才是笑到最後的人,沒有偏安一隅的可能。可是張士誠不懂這個道理,他早就沉迷於自己小小地盤的富足安樂,即便嘴上不承認,他的內心早已滿足做一個小小諸侯,割據一方。

張士誠啊張士誠,張九四啊張九四,你的志向也不過如此!

張士誠就是一個私鹽販子,他的身上有明顯的商人氣質:愛錢,愛算計,重利益。可惜他只是一個小商人,富甲一方是他最大的志向,他沒有富可敵國的大志向。

朱元璋起初重視張士誠的勢力,主動去修好。張九四居然扣押使者,還出兵攻打朱元璋地盤,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放回使者,還打印每年向朱元璋進貢五十萬石糧食。可是,答應了之後,他又食言不兌現進貢。而對於朱元璋,他被打怕了。

後來混的不好,他又投靠元朝,每年給元朝大都送糧食,從此開始安享富貴,可是連元朝都瞧不起他,愣是沒答應他封王的請求。張九四,你忘了你最早是為什麼起兵的嗎?可見,張士誠起兵純粹是為了反抗鹽官的壓迫,而不是為了推翻元朝,其實他從最初起步的時候就註定了他最終會在這亂世被人消滅。

起兵沒多久,張九四就給自己封了“誠王”,後來又給自己封了“吳王”,看看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張九四的境界差遠了。

所以儘管張士誠起初來勢洶洶,為滅元事業立下大功,可惜到了後面,他就沒什麼建樹。

當競爭者們拼命招兵買馬,擴大地盤的時候,張士誠卻開始在自己的宮殿裡享受起來。外面的戰火紛飛,屍橫遍野,他似乎都看不到,居然傻傻以為亂世中真能有不受外界干擾之所。

這樣的張士誠,面對陳友諒和朱元璋的大決戰,他怎麼算的出來到底該幫誰。他本來就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所以他不會去想戰爭結束後自己會有什麼命運,他只會去算如果他幫錯了人,站錯了隊,他會有什麼損失,所以,他算來算去,肯定覺得中立最划得來,不管誰勝利,他都不得罪。

這就是為什麼張士誠會淡定的坐山觀虎鬥的原因。

張士誠也可以算是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了,這人有點意思的。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首先簡略介紹一下鄱陽湖大戰的背景。

元末天下大亂,長江流域的中下游逐漸形成三股強大的勢力,一是位居中游的陳友諒,二是中下游的朱元璋,三是下游江浙一帶的張士誠。三人當中,陳友諒的力量最強大,張士誠最為富裕。

三人的勢力互相交織,彼此之間征戰不斷,積極進取的朱元璋向東、向西不斷拓展。陳友諒眼看著自己的地盤被慢慢蠶食,忍無可忍,決定教訓朱元璋。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陳友諒親自率領幾十萬大軍,號稱六十萬,進攻洪都,也就是南昌。守衛洪都的是朱元璋惟一的侄子朱文正、大將趙德勝、鄧愈等人。他們頑強堅守三個月,趙德勝戰死,最終僅僅保住了洪都,其它城市陸續被陳友諒奪下。

七月,朱元璋親自率領大軍救援洪都,陳友諒聞訊,率軍向東進入鄱陽湖,迎戰朱元璋,於是大戰爆發,陳友諒最終大敗,自己戰死。

那麼,在陳、朱決戰的時刻,第三方的張士誠毫無作為,是不是錯失了戰機呢?

從今天的角度講,張士誠確實錯過了削弱朱元璋力量的大好時機,但在當時來看,張士誠並沒有更好的選擇。

第一,從張士誠的角度來看,按兵不動是最明智的。

陳友諒此前就曾聯絡張士誠東西夾擊,進攻朱元璋,這一次也是一樣,《明史》中如此記載:

友諒亦遣使約士誠夾攻太祖,而士誠欲守境觀變,許使者,卒不行。

張士誠很明白,陳友諒和朱元璋一個是虎一個是獅,無論哪一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下一步都會向江浙用兵,吞掉自己。所以張士誠最希望看到的是他們兩敗俱傷,所以他選擇了觀望。誰都沒想到陳友諒會敗得那麼快,那麼慘。


第二,鄱陽湖決戰的局面是無意間形成的,事先沒有人意識到這場大戰的重要性。

陳友諒率領大軍出擊,只是想斬斷朱元璋伸向自己地盤的一隻手,拿下洪都,穩定自己在江西的統治。

同年的二月,張士誠的部將呂珍打下了安豐,殺死劉福通。朱元璋不顧劉基的反對,親自率軍前去救援,救出韓林兒。退兵時,由徐達、常遇春率軍圍攻廬州,但久攻不下。

朱元璋最早的判斷,以為陳友諒是要順江而下,來打南京,所以他遲遲沒有救援洪都。拖到七月才召回徐、常的主力,跟隨自己前往江西,最終在鄱陽湖形成決戰的局面。

做為局外人的張士誠,當然更無法預料到這一點。

第三,朱元璋對張士誠早有防備,張士誠很難佔到便宜。

朱元璋接受劉基等人的建議,集中力量對付陳友諒,對張士誠採取守勢,派耿炳文鎮守長興,吳良兄弟鎮守江陰,湯和鎮守常州,緊緊扼守南京以東的門戶。

現在,如果張士誠只是想趁火打劫,動作太小,朱元璋可以不理。如果他想大打,進攻南京,那就必須拿下長興、江陰、常州這些地方,否則會被抄了後路。問題是,張士誠曾經派兵攻打過這些地方,始終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所以,張士誠反覆權衡,選擇了按兵不動。


於左


不應該,這麼說的都是事後諸葛亮

鄱陽湖之戰,從戰前看,陳友諒的實力遠強於朱元璋,可以說,這一戰朱元璋勝得極險,甚至開戰時看好朱元璋的並不多。

張士誠當時如果有機會,背擊陳友諒倒是可以考慮,背擊朱元璋能達到一個什麼作用,讓朱元璋迅速失敗?然後張士誠獨自面對比朱元璋更強的陳友諒?這就是這些人的看法,這些人之所以這麼說,不過是知道了鄱陽湖之戰的結果,知道了最終朱元璋獲勝來做的事後諸葛亮而已。

在鄱陽湖之戰前,誰能預計朱元璋能獲勝,並且勝得如此徹底,陳友諒能敗得如此的慘。對於張士誠來說,坐山觀虎鬥,本來就是當時最後的選擇。陳友諒與朱元璋兩敗俱傷對他來說,最為有利。

對於知道事情結果的人,自然可以說張士誠的不是,但如果開戰前誰要說聯合陳友諒,背擊朱元璋,那麼只會將局面導向更有利陳友諒而非張士誠的情況。


葉飄刀


張士城坐觀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就當時形勢來看,是可以這麼做,這也只是前期在沒有實際分出勝負之前可以坐觀的,但是後期在朱元璋打敗朱元璋之後就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擊朱元璋部,此時朱元璋險勝陳友諒部,精銳也喪失大半,如果此時和陳友諒聯合夾擊朱元璋部,那麼大明江山很有可能不存在了,當時的大勢頗和三國時期類似,形成鼎足之勢,誰強就會被另外兩股勢力合擊,方可保證形勢上優勢,但是張士誠卻錯過了這麼好的一個時機,讓朱元璋做大,利用陳友諒的水軍優勢擊敗了張士誠部,奪得了天下


風徒子


張士誠肯定是怕一起進攻朱元璋後,陳友諒勢力更強,趁勢收下他,結果沒想到陳友諒直接輸完所有牌了。所以只能說他缺了開國之主的豪氣,若能拿下南京,據江浙之地,未必打不過陳友諒。可惜了,要是張士誠成功,很可能就沒有海禁了


古風歌歌喉如花


朱元璋,陳友諒都不是善茬,假如張實誠偷襲朱元璋,陳張聯軍打敗朱,瓜分朱的地盤假以時日陳也會去消滅張士誠的。

假如朱張聯合打陳,陳大敗,朱張瓜分地盤,用不了多久也會去打張士誠的,因為這兩人都有一統天下的野心。

與其得罪兩人不如得罪一人坐山觀虎鬥,可最後張還是沒把握好機會,錯失良機,或者說張只是鹽販子起家的,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


王沫沫涵


張本想坐觀漁翁之利,等朱元章和陳友亮兩敗俱傷後,不管哪一方勝他覺得趁那時候出擊打敗對方從而統一天下,一方面張本身就有點膽小,在他們眼裡是不具威脅性,誰勝了收拾他都可以手到擒來。如果他要是懂得像三國劉備孫權一樣合力消滅一方,那他出擊就非常適合了,歷史也許就改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