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小编是一个诗词爱好者,到现在依然记得人生中背诵的第一首诗叫: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额·····,呸呸呸!其实我第一首背诵的诗作是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对我们农村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全诗寥寥20字就勾勒出了一副农民辛劳耕种的画面,冲击感和画面感超强,简直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现代宣传文案。

那时的自己也因为这首诗深深明白了餐桌上的一粥一饭是如此来之不易。

当天晚上,在爸妈不可思议的目光下,舔干净了碗里的每一粒米饭。爸妈看着我浑圆的肚子说:“儿呀,你跟中午的剩米饭较什么劲儿啊,晚上吃撑了,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我拍拍胸脯:“今天我在学堂学了一首诗,诗人李绅说碗中的每一粒米饭,都是很辛苦才得来的,不能浪费。”

那一晚,我吐得好辛苦,眼泪都流出来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上了初中,算是一个大人了,接触的知识点也比小学广阔了许多。朱柏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当时对我影响非常大,再加上父母长年漂泊在外,努力赚钱供应我读书,深知食堂的饭菜和身上的衣衫都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因此,从食堂打来的饭菜,我从不浪费,身上的衣衫也是长期保持着够用略有盈余的状态。最后让我没想到的是,我背负着“胖墩儿”、“简朴”、“素面朝天”等标签度过了自己的初中三年。

现在一想到自己单身狗的状态,就不由得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现在想想,曾经的自己对待碗中的米饭是如此的温柔和怜惜,得到的回馈要么是吐了一晚上,要么是在自己正青春年少的时候拥有着走形的身材。我不得不想说一句:“米饭,你真的是魔鬼吗?”

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知识告诉我们:“呵人类,你们望而垂涎的米饭还真是一个魔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在我们传统认知中,像米饭和馒头这样的主食一年都不曾离开过我们的餐桌,每个人都垂涎它们的美色、口感和携带的各种营养元素。米饭和馒头让我们从饥饿中解脱出来,又赋予我们劳作的力气。但是长期的食用让我们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这种习惯就像海洛因自身携带的毒瘾一样让我们沦为了米饭和馒头的奴隶,而米饭和馒头也像驱使奴隶一样左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身形塑造。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米饭和馒头会为人们输送大量的热量,如果长期食用或者大量使用的话,那么纤瘦的魔鬼身材就几乎与你说拜拜了。作为初中班上有名的“小胖墩”,小编最有发言权。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馒头和米饭就成为餐桌上最大的恶魔了。因为米饭和馒头含有大量的淀粉,糖尿病患者摄入一定量的米饭或者馒头后,淀粉在经过分解之后会转化成大量的糖分,糖含量的飙升就会加重胰岛的工作负担,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危机生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餐桌上那些看似晶莹剔透的白色米粒或者从收割机中倾泻而下的金黄色麦粒从卖相上来看,简直就是上帝送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人们依据米粒和麦粒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不但为我们输送着维持身体机能的能量,还满足了我们口舌之上的贪欲。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佛家说贪、嗔、痴是人之三苦,当我们犯了贪念,为了满足口舌上的欲望而大量食用米饭和馒头时,这些晶莹的米粒和金黄色的麦粒就会化成颗颗毒品,摧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品


科学健康的饮食搭配和革新传统的饮食结构是保持我们身体长期健康的未来主要选择。米饭和馒头统治着国民餐桌多年,未来必将被食用更加健康,口感更加美味的新式食材所取代。

人们一直追求着青春永驻和健康长寿,未来这个理想将会变成现实,但是实现这份人类理想的餐桌食材必定不会是米饭和馒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