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國優勢極多、實力最強,卻為何還是選擇了防守?

常青


公元227年,繼位不久的魏明帝曹叡接到情報,蜀漢丞相諸葛亮到了南鄭,有北伐的意圖。不少朝臣建議先發制人,派遣大軍進攻南鄭,曹睿也較為贊同這個意見,但寵臣孫資卻反對。

孫資官居中書令,掌握軍令政令大權,深為曹叡寵信,他的諫言對曹叡很有說服力

他說了三點意見:

第一、漢中地勢險要,是曹操當年都害怕的作戰環境。“以前武皇帝(曹操)征討南鄭,俘獲了張魯,並在後來的陽平之戰中轉危為安。隨後,他又親自率軍前去支援夏侯淵的部隊。他曾經多次說過:‘南鄭好像天然的牢獄,斜谷道則是六百里的石洞。’他的意思是說此處又深又險,非常高興能將夏侯淵的軍隊救出”



第二、伐蜀耗資巨大。“如果進軍到南鄭去征討諸葛亮,道路艱險,又要計劃如何調撥兵力來防禦東吳,大約需要動用十五、六萬兵力,而且會勞師動眾,勢必造成天下騷動,將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三、防蜀耗資較小。“防禦所需要的兵力,只要有進攻的三分之一即可。如今只要動用原本鎮守西北的軍隊,分別任命大將據守要塞,就足以震懾強敵,讓將士們得到休息,百姓們也可以安然無事。數年之後,國力將越發強盛,蜀吳兩國必然出現疲憊。”

最終,曹叡採納了孫資的建議。

孫資很有謀略,得到曹丕、曹叡二代皇帝的信任,當然他還有不中聽的潛臺詞沒有說出口,那就是曹丕三伐東吳,把國力消耗得差不多了。

由於曹丕長期伐吳戰爭的消耗,曹叡繼位之時,曹魏正是國力空虛之時

在曹丕繼位前的219年,是曹魏損失最嚴重的一年,漢中和襄陽兩次大戰,損失了大量兵力和物力。而曹丕220年繼位後,曹魏才休養生息二年,就因為曹丕愛面子又陷入大規模的連續戰爭中。222-223年、224年和225年,曹丕三次伐吳,起因就是當吳名義上還是魏的附庸時,吳主孫權拒絕將兒子孫登作為人質送往魏廷。結果一無所獲,反而空耗國力,這也是孫資為什麼力主採取守勢的原因。

兩次擊敗蜀漢,曹叡和主管軍隊的曹真產生了驕傲自滿情緒,聽不進不同意見了

當然,曹叡畢竟是年輕人,耳根子軟。大司馬曹真在兩次擊敗諸葛亮北伐後(街亭和陳倉),志得意滿,認為蜀漢軟弱可欺,於是上書曹叡:“蜀軍連年出軍寇邊,應該主動去討伐蜀漢,而且如果從各個要道多路大軍一起攻擊,一定能大獲全勝!”

陳群的說法其實和孫資類似,但時過境遷,同樣的建議不起作用了

這時候孫資沒有說話,因為比他資歷老的託孤大臣陳群說話了:“太祖昔到陽平攻張魯,多收豆麥以益軍糧,魯未下而食猶乏。今既無所因,且斜谷阻險,難以進退,轉運必見鈔截,多留兵守要,則損戰士,不可不熟慮也”,就是說當年曹操打漢中張魯,打到半截就沒糧食了,斜谷艱險不方便運輸,蜀軍必然襲擊糧道,派兵守護糧道又削弱了前線兵力,左右為難,要不然算了吧。

子午道

曹真就說那我走子午谷,路短。這地方想必知道魏延的讀者都知道,當初魏延就看中這條穀道的出口離長安近,反過來說,魏軍從這進軍,補給要比斜谷方便得多。陳群還是認為不便,但曹叡認為此計可行。

司馬懿實際上也反對伐蜀,但他嘴上不反對,卻陽奉陰違,始終沒有和曹真會合過

魏軍的主力有兩路,曹真率關中大軍從走子午谷偷,司馬懿率荊州大軍從漢水逆流而上,預計在南鄭匯合直接攻取漢中。

另外,曹真還安排偏師進攻斜谷和武都郡(三國志記為武威,明顯錯誤,武威在涼州呢,倒是武都郡有武都和建威兩個地名,都在天水郡以南,都比較靠譜),也就是從四個方向進攻漢中。

諸葛亮東守西攻,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即使沒有大雨和洪水,魏軍也必然無功而返,大雨反而成了曹魏掩飾失敗的遮羞布

諸葛亮迅速調動二萬江州軍前往漢中增援,加上漢中的北伐軍,蜀漢的兵力已經相當雄厚,諸葛亮率軍列陣於南鄭以東的城固、赤阪,這兩個地方都靠著沔水,交通便利,可以對付子午、漢水、斜谷三面來敵。同時派魏延、吳壹率軍進攻,大破雍州刺史郭淮和左將軍費耀的魏軍,從而化解了魏軍對武都的攻勢。

史書為曹魏隱諱,對其在漢中被動挨打隻字不提,只有後人關於魏軍前鋒夏侯霸遇到蜀漢夜襲的寥寥數語,可以管中窺豹

曹真在興勢圍這個要塞被蜀漢軍擋住,不得寸進。進入九月後,大雨連綿,關中的伊水、洛水、河水(黃河),漢中的漢水都氾濫成災,棧道被沖毀了多處,本來就困難的補給線愈發難以維持了。曹真進退兩難,只好在漢中苦撐,曹叡卻在忙著“治宮室”,平時沒事泡泡美女,打打獵什麼的,渾沒將十餘萬大軍的生死放在心上。

皇帝不急,總有人會著急的(注意,不是指太監)。管理皇帝私房錢的少府楊阜終於忍不住了,上疏提出“年兇民飢”、“軍用不足”,提醒皇帝要立刻撤軍,順便還勸皇帝節約一點,當然這後半部分自動被喜歡享受的皇帝過濾掉了。老臣太尉華歆上《止戰疏》:“千里運糧,非用兵之利;越險深入,無獨克之功。如聞今年徵役,頗失農桑之業。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使中國無飢寒之患,百姓無離土之心,則天下幸甚,二賊之釁,可坐而待也。”早就反對出軍的陳群乘機也上表建議撤軍。

在伐蜀之戰失敗後,耗盡心力的曹真很快就去世了,曹叡只得起用司馬懿來對付諸葛亮,為司馬氏篡魏埋下了伏筆

在淋了三十多天的秋雨之後,曹真終於接到了皇帝命令撤軍的詔書。雖然是來得晚了一些,但總算可以撤了。一聲令下,各路大軍原路返回,蜀漢軍遙望相送,這正是:情深深,雨朦朦,不堪回首望漢中。十幾萬大軍忙活一番,居然這麼個收場,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這次戰爭對曹魏國力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連一直隱居不問政事的東阿王曹植也在次年忍不住上疏抱怨:“數年以來,水旱不時,民困衣食,師徒之發,歲歲增調”。

此後,曹魏再也沒有人談伐蜀了。這就是諸葛亮北伐期間,為什麼曹魏一直採取守勢的原因。


海軍史研究會員


應該說魏國的對手有兩個,他們把重心放在了伐吳。蜀國易守難攻,擊敗蜀國還是要廢很大力氣擊敗吳國,但擊敗吳國蜀國將不攻自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