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樣的組合,在世界文學史上絕無僅有

在我國曆朝歷代中,夫妻同為詩人的很少見,在遼代這個詩人相對較少的朝代裡,夫妻同為詩人的可謂罕見。可今天小司馬就讓大家……

他們這樣的組合,在世界文學史上絕無僅有

悲情詩人蕭觀音

蕭觀音天資聰慧,自幼就深得父親蕭惠的器重。蕭惠經常得意地對別人說,你看我那丫頭,別看人小,機靈著呢,長大後也是個風雲人物。長到十歲時,蕭觀音就把家中的藏書讀完了。她尤喜讀唐詩。蕭觀音不光博覽群書,她還彈得一手好琵琶,十二三歲時就已聲名在外了。十四五歲時,蕭觀音已有閉月羞花之貌。貌美多才的蕭觀音很快就被人推薦給時任皇帝——遼道宗耶律洪基。耶律洪基對她也是欣賞有加,就把她立為皇后。

作為詩人,蕭觀音的傳世作品雖然只有15首,但她卻是能在中國女性文學史上排得上位的,在遼代女詩人中公認的第一人。清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對她的作品很是推崇,他曾發過感慨:“六宮佳麗誰曾見,層臺尚臨芳渚。一鏡空瀠,鴛鴦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只有花鈴,綰風深夜語。”

據史載:1101年(乾統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諡祖母為宣懿皇后,葬於慶陵。金滅遼時,蕭觀音的屍體被人從墓中挖出,剝去衣飾任由牛馬踐踏。聽起來,是不是很悲慘。

他們這樣的組合,在世界文學史上絕無僅有

糊塗詩人耶律洪基

相信很多人對這位大遼皇帝並不陌生,因為他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出現過。可歷史上的他卻不似小說中的那般英武。

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時,很喜歡和大臣唱和詩歌,以示風雅。有一天,時任宰相的李儼寫了一首《黃菊賦》獻給道宗耶律洪基。道宗看後心血來潮,也隨即回寫一首《題李儼黃菊賦》賜給李儼,詩云: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李儼看後,欣喜若狂,心裡想,我可是漢人啊,皇上為我賦詩,祖墳冒青煙了。道宗的這首詩構思巧妙,意境空靈,含有言外之意,是遼詩中的精品之作。

道宗有才,但作為皇帝就有點不稱職了。他做了四十六年皇帝,在遼歷代皇帝中,在位時間也算上數一數二了。可這個人就是沒有主見,好壞不分,要不然也不會聽信讒言,害死遼代第一美女詩人蕭觀音。道宗吃齋唸佛,在今天來說也就是佛系皇帝了。在他主政期間,佛經成了暢銷書,一時間洛陽紙貴。他還大肆建造寺塔,勞民傷財,使社會矛盾激化,使遼國開始由強盛轉向衰落。

他們這樣的組合,在世界文學史上絕無僅有

作為詩人來講,蕭觀音和耶律洪基無疑是成功的,幸運的,他們均有大作傳於世人。可作為一對夫妻來講,他們又是不幸的。一個貴為帝王,一個身為皇后,但他們又沒有彼此信任,以至於早早陰陽兩隔,令人唏噓不已。細細想來,如果他們都為凡夫俗子,詩壇真是多了對模範伉儷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