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黑牛城名字改得好,不然沒人敢去住

天津老鄉們,不知道你們在黑牛城道上被堵過沒有?不過今天不說他的堵,說說他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先說一點輕鬆愉快的,《中國歌謠集成·天津卷》編者採風,1990年採訪到一首以黑牛城為題的歌謠:

黑牛城,十八家,九家媳婦呱嗒嗒。

意思就是黑牛城的媳婦最巧,能幹。

再說點別的。

在今天黑牛城在天津市河西區西南部,泛指友誼路和紫金山路之間、黑牛城道兩側及附近地區。這個名字,據說來自明朝永樂年間。眾所周知,明朝第一個皇帝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分在祖國的各個地方,鎮守邊關。最後他讓孫子朱允炆接替他成為皇帝,就是建文帝。這惹怒了鎮守北部邊關的四兒子燕王朱棣,朱棣立即起兵,要南下去南京與朱允炆一爭高下。

天津黑牛城名字改得好,不然沒人敢去住

天津黑牛城道

建文二年,也就是1400年,九月份,燕王率兵過通州,沿河南下,晝夜兼行,兵馬飛奔直奔大直沽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朱棣命令軍隊在李七莊安營紮寨。晚上,他親自帶著士兵們巡查,以防出現不測。

天津黑牛城名字改得好,不然沒人敢去住

朱棣

忽然之間,前面猛然出現一個黑黑的龐然大物擋住了去路,朱棣藉著模糊月光定睛查看,只見那個怪物頭上長著兩隻巨大的角,兩隻眼睛和球似的,還放出爍爍怒光,一條掃帚大的尾巴輕輕一擺,天空中頓時飛沙走石。一旁的將士叫道:“是一頭神牛!"朱棣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急忙忙問:“前方是何處所在?”手下的士兵馬上前來報道:“前方村莊名叫鬼城,因周圍都是亂墳崗子而得名,村中僅有十幾戶村民,都是靠遷墓為生。他不禁又倒吸了一口涼氣。

天津黑牛城名字改得好,不然沒人敢去住

朱允炆

回到大營後,他思來想去。回憶起自己多年來征戰疆場、走南闖北,殺人無數,且大軍所到之處,糧草、營生無不殃及無辜百姓,今天黑牛的出現難道不是對自己的一次警告?第二天,朱棣即傳令三軍改變行軍路線,繞過鬼城,不得禍害百姓。

為感謝他的不擾,當大軍繼續開拔南下時,全村百姓八十餘人跪倒路邊連連叩頭。朱棣大聲宣佈:本王為仁道明君,從不亂殺無辜,爾等儘可安心生活。唯鬼城村名不雅,昨夜黑牛有靈,就改叫黑牛城吧。

不過,還有一個傳說,來自當地。第一種關於“黑牛城”的形成原因源自舊時當地村民的傳說。相傳明代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而來的移民,到此處開荒種地。某日清晨,開荒的農民在晨霧中看到西南方有一群黑牛正在行進,霧散後便消失了,黑牛城村因而得名。

朱棣給這個地方改了名字,但是黑牛城第一次出現在官方的文獻裡,還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這已經距離朱棣的年代300多年了。在清乾隆四年(1739)的《天津府志》中,從南路蘆北口至靜海界的一百多個村莊中,第一次出現了黑牛城的地名。清朝末年,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天津地圖,那就是《津門保甲圖說》。這是一部記載了天津城地理的圖,其中包含方位圖、寺廟、設施、河流等等信息。其中記載:“紀莊子之連村曰黑牛城,兩村廬舍稠密,勢亦相等..…有紳衿1戶,煙戶47戶,鋪戶2戶,庸作4戶,共54戶。”由此可見,當年的黑牛城還只是一個小村莊。

整理自:《天津風物傳說》《津門掌故》《中國歌謠集成·天津卷》

天津黑牛城名字改得好,不然沒人敢去住

《津門保甲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