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傳統的史書說曹操是奸賊、奸雄。最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曹操能力過人,功勳卓著,甚至堪稱英雄。曹操生於秩序傾頹的漢末亂世,他憑藉著高超的謀略,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政治秩序。從這一點上說,曹操是亂世之中,國家秩序的恢復者和北方中國秩序的重建者。

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我們都知道,“赤壁之戰”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這場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時的格局和歷史的走向。戰爭過程大家都很熟悉。公元208年年初,曹操徹底平定了北方的烏桓,之後就準備南下。當年7月,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8月劉表病逝,9月荊州投降。10月,曹操軍隊和孫劉聯軍在赤壁相遇,12月周瑜火攻成功,曹操退走。周瑜追到南郡城下和曹仁對峙一年之後,曹仁退走,荊州被瓜分。

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如果單看這場戰爭,它就是一個純軍事領域的勝負。表面上看,曹操如果在戰爭中獲勝,天下就可以重新統一。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赤壁之戰的深層原因是南方的綜合實力足以抗衡北方。在東漢末年以前,北方一直是經濟和政治中心,經濟和人口水平都遠遠高於南方。所以,從社會實力上來說,南方無法同北方抗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漢的吳楚“七國之亂”。當時,東南方的七個諸侯國聯合起來還無法對抗北方的西漢政府。

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不過,這種情況在東漢末年時發生了改變。從當時的數據記載就可以看出,南方的經濟和人口都迅速超過了北方。比如,當時關中地區的人口,從原先的200萬銳減到了50萬。而南方荊州和揚州的人口都激增了50%以上。這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危機,比如瘟疫、戰亂和饑荒,都主要在北方發生。因此,北方的很多人口都逃到南方避難。甚至很多名人,都是這個時期從北方遷到南方的。比如,諸葛亮一家就是從徐州遷往荊州的。所以,雖然當時的南方人口和經濟在總量上比不上北方,但是北方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了。這就為“南北對峙”局面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對南方的幾次進攻都沒有成果。例如,211年的濡須之戰。曹操和孫權相持幾個月,互有勝負,最後只能相約撤軍。而217年的漢中之戰,更是讓曹操經歷了“赤壁”以後的最大失敗。不僅損兵折將,還丟失了漢中地區。從這些現象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在當時,北方要統一南方,已經沒有了優勢。曹操想短時間內統一天下,已經不可能了,他必須接受南北對峙的現實。

在認清這些現實之後,曹操的政治理念發生了轉變。在此之前,他一心希望恢復統一的秩序,但當他意識到,統一南方已經變得不可能以後,這個時候曹操就必須要想另外一件事情了,這就是如何將現有的成果穩定下來。

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首先,北方的秩序是曹操一手恢復的。在個人心理上,曹操不可能把這個成果拱手讓給漢獻帝。其次,此時的漢獻帝只是名義上的皇帝,單憑漢獻帝的個人能力和權威,已經根本沒有辦法獨自將這個局面維持下去了。所以,在當時的局勢下,要鞏固北方已有的社會秩序,除了曹操,再沒有第二個人了。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在《述志令》中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注意,這裡說的是“設使國家無有孤”,而不是“設使國家無有獻帝”。所以,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開始著手要把“劉氏天下”徹底變成“曹氏天下”了。那麼,曹操是怎麼一步一步做下去的呢?

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赤壁之戰”是公元208年的事,這個時候曹操僅僅是丞相,身份還是漢朝臣子。而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對自己政治地位的提升明顯加快了。到了212年的時候,曹操就獲得了“劍履上殿”的待遇,也就是覲見皇帝的時候,可以佩帶寶劍,這可是當年開國元老蕭何才有的待遇。一年之後,曹操又加封“公爵”,正式成立了魏國。到了216年,他又從公爵升為王爵,並且享受皇帝規格的禮儀和服飾。這個時候的曹操,已經是實際上的“無冕之皇”了,距離“稱帝”僅有半步之遙。

在曹操為稱帝做準備的過程中,他和很多人都產生了矛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荀彧。荀彧是世家大族出身,家族擁有一定的政治資源和人脈。在恢復漢家秩序這一點上,荀彧和曹操可以說是志同道合。為此,荀彧不僅舍袁紹而投奔曹操,而且還為曹操引薦了很多人才,比如鍾繇、陳群、郭嘉。同時,在曹操征戰的過程中,荀彧也起到了很多關鍵的作用。比如,在官渡之戰中,荀彧鎮守許昌,還有,幫助曹操渡過兗州危機等等。可以說荀彧之於曹操,就像蕭何之於劉邦、諸葛亮之於劉備。但是,荀彧的理想是幫曹操恢復秩序,而不是幫曹操實現野心。因此,當曹操的政治理念發生變化,稱帝的野心暴露之後,二人之間就有了分歧。在曹操要晉封為魏公這件事上,荀彧堅決反對,最後鬱鬱而終。

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在明白這個過程之後,我們才能看懂曹操最著名的那篇文章,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述志令》,意思是講述自己的志向。這篇文章算得上是曹操的半個自傳。在文章裡,曹操說,年輕的時候,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最大的志向就是當一個郡守,能做到保境安民就可以了。後來,志向變大了,想征討四方,建功立業,做個徵西將軍。可現在我的地位和權力都超過了徵西將軍,可以比肩齊桓公、晉文公,甚至周文王了。很多人都希望我放開權力,但這是萬萬做不到的。因為“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意思是,你們只看到了我的野心,卻沒有看到全天下還有很多比我野心更大的人。沒有我,天下只會比現在更亂。

為什麼曹操當年沒能統一中國

所以,曹操政治理念的改變和他野心的擴大,既是曹操自己政治慾望膨脹的結果,也是他的處境變化的結果。他的這個處境,就是“南北對峙”的局面已經無法改變,以及天下不能在短時間內統一的形勢。因此,在“赤壁之戰”之前,曹操的發展的重心是對外征服和擴張。而在赤壁戰敗以後,曹操開始轉向內在的政治發展了。這才有了,一路從魏公到魏王,最後由曹丕稱帝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