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大多数人认为,军人间的争强好胜,多是为了自己和部队的荣誉;却很少有人知道,军人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来自彼此的不服气。比如,在同一起跑线,个头矮的军人就不服气个头高的军人,他认为:个头矮不代表跑不快,这是他不服气的动因。

再比如:我们在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常看到为了攻击目标或战斗任务,两个单位争得是你死我活,拿到首攻任务的兴高采烈,排在第二位或次要位置的部队,常抱怨:凭什么?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如果技不如人,输得心服口服; 可如果输在不会用手段,那就让人很不服气。

二战期间,巴顿和蒙哥马利,可谓明争暗斗,相互嘲讽,是美英军队中人尽皆知的事情。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其实自美军参战以来,美、英之间的竞争就开始了。

首先,在英国人眼中的美国大兵,纪律涣散,怕苦怕累,一幅“老爷兵”的样子;而英军的古板和谨慎,也让美军深恶痛绝。尤其是在战争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常常耽误了许多机会。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其次,以英军为首的盟军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让他们有一种“老大”的优越感;再加上美军参战晚,没有什么对敌斗争经验,听“老大”的话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美国人却认为,没有他们的大量物资援助,英国人在阿拉曼战役前的所有战斗中,是逢战必输,战斗力不过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强国,听命于一个二流的岛国,这是万万做不到的事情。怎么办?比比看,在战斗中和竞争中来确定谁是真正的“老大”。于是,蒙哥马利和巴顿则成为双方的地标人物。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西西里岛给双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竞争平台。

北非战役胜利后,美国人主张,通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但谨慎的英国人觉得先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入手比较稳妥。为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召开了卡萨布兰卡会议。双方议定:首先解决意大利问题,制定西西里登岛作战的“赫斯基”计划。

“先输一招”的美国人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英国人先后拿出了7种方案,均被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否定。直到“赫斯基第8号”方案出台,得到艾森豪威尔等盟军高级将领的赞同。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方案规定,由巴顿率领美第7集团军,由巴勒莫地区进入;由蒙哥马利率领英第8集团军,在锡腊库扎地区进入。巴顿十分满意,他知道巴勒莫是西西里岛的首府,一旦夺取成功,自己必将作为这座世界名城的解放者而载入史册。他决心抓住这一机会,在此次作战中大展身手。

正当他雄心勃勃、夜以继日地琢磨具体作战计划的时候,蒙哥马利打破了他的美梦。他始终认为,初出茅庐的美军,在战争中难以担当重任,该方案竟然让他与巴顿同享战果,他无论如何接受不了。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他提议:英第8集团军仍然在锡腊库扎地区登陆,但美第7集团军不在巴勒莫登陆,而在距其登陆地点不远的杰拉地区进行登陆。他认为,这样部署便于双方相互配合,可以使整个作战行动协调地向前发展。

蒙哥马利的主张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他的用心很明显,就是要把美军置于次要方向,仅仅担负保护英军翼侧安全的任务。但是在他的强烈要求和极力主张下,盟军主帅艾森豪威尔和亚历山大最终接受了他的提案。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巴顿对此感到十分愤怒,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咱们走着瞧。

行动开始后,美、英两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别在杰拉和锡腊库扎地区进展顺利。信心十足的巴顿将军,不顾部下的劝阻亲自上阵,一边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一边诅咒着敌人鼓舞士气,他的部队在他的感召下,作战变得紧张而有秩序。

此时的他,将西西里战役看做是美、英之间的较量以及他和蒙哥马利之间的一场私人竞赛。尽管最终敲定的“赫斯基”方案是将美军置于次要地位,但他仍要以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同时证明自己比他的竞争对手更强、更出色。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在西西里东部地区,蒙哥马利依然采取他惯用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法。他的优柔寡断给德军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动时间,德军成功地切断了他们向北进军的行动路线。由于行动过于迟缓,致使他们的当面之敌,数量逐日增加。

英军陷入了困境,而美军进展非常顺利。巴顿十分得意,为了加快进攻速度,他决定修改下一步作战预案,起草了一份向巴勒莫发动迂回进攻的作战计划。但被英国人亚历山大(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否决了。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其实,大家已经很明白他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想将战役胜利的荣誉“占为己有”,美军只担任掩护和确保侧翼安全。但是蒙哥马利的进攻遇到德军越来越强硬的抵抗,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德军整个防线固若金汤,他无计可施。

巴顿幸灾乐祸地说:“我们的表兄弟们被揍得鼻青脸肿。”他不甘心就这样闲坐着,他要捷足先登拿下巴勒莫。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说服亚历山大。他指出,现在的英、德两军相持不下,而此举一旦成功必将会使盟军脱困。亚历山大权衡了形势之后,无奈地批准了他的请求。

蒙哥马利为何推翻登岛计划;巴顿如何让其颜面扫地,提升美国地位

他立即返回战场,下达了总攻命令。部队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推进,一路上势如破竹,闪电般地到达巴勒莫,使该城守军惊慌失措,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守军纷纷缴械投降。

巴顿随第2装甲师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巴勒莫,这给他和美国带来了很高的荣誉。此战实现了英军想实现而未实施的诺言,让蒙哥马利颜面扫地。在这次行动中,美军仅伤亡300余人,然而却俘虏意军5.3万人。

自此,美军在盟军的主导地位基本确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