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意兵败北非

1942年7月,在北非战场英军战果寥寥,为了鼓舞士气丘吉尔亲自前往埃及巡视,英军指挥官克劳德·约翰·奥金莱克也被哈罗德·亚历山大和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取代。蒙哥马利收到情报,德军即将发起新一轮的进攻,同时他推断,隆美尔会再次采用惯用的“包抄战术”,因此英军加强了对阿拉曼东南部的阿拉姆哈勒法岭的防御工事。1942年8月,隆美尔率军向英军发起进攻,战斗持续了3天,这次作战英军准备充分,并且空军和地面部队协同作战重创了德军,隆美尔被迫放弃作战计划,加上燃油短缺,德军开始撤退。

二战:德意兵败北非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由于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德意军队因补给不足而无法继续向前推进,因此隆美尔下令在地中海至盖塔拉洼地之间修建防御工事,并铺设雷区。蒙哥马利计划直接突破德军中部的防线,同时美国还为英军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其中包括配备75毫米火炮的M4中型坦克。1942年10月23日晚,英军炮击德军阵地,阿拉曼战役打响,在炮火的掩护下,英军工兵迅速清除了德军埋在道路上的地雷,以英军为首的盟军大部队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战斗进行的十分焦灼,双方的伤亡人数在不断增加,盟军的空中力量优势明显,不断对德军炮兵部队和坦克进行打击,德军损失惨重,最终经过10天的战斗,盟军终于突破德军的防线。11月4日,隆美尔命令德意军队全线撤退,蒙哥马利率军沿着北非海岸追击德军,11月6日,盟军在突尼斯附近因天气原因停止追击,阿拉曼战役至此结束。阿拉曼战役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与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二战:德意兵败北非

阿拉曼战役前双方局势

1943年1月14日,英美两国首脑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会晤,决定在北非战场设立战区,由美军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总司令,英军亚历山大将军为副总司令。战斗进行的两个多月以来,盟军从阿拉曼一直追击到突尼斯,与此同时,英美联军还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进行了代号为“火炬”的登陆行动,并向东挺进突尼斯。此时的德军即将腹背受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为了支援隆美尔德军从欧洲空运来了大批部队。1943年2月下旬,得到增援的隆美尔在突尼斯建立了新的防线,并组织力量向盟军发起进攻,但蒙哥马利已经提前获得了情报,当德军坦克向盟军开来时遭受到了猛烈炮火的攻击,德军被迫停止进攻。这次战斗后,隆美尔返回德国,并向希特勒建议放弃北非战场,但遭到希特勒的拒绝。

二战:德意兵败北非

盟军挺进突尼斯

1943年3月,由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8th集团军和英美联军1th集团军,分别从西部和南部向突尼斯逼近,突尼斯战役随即打响。5月7日,美军占领了比赛大港,随后英军7th装甲师占领了突尼斯,盟军以钳形攻势包围了德意军队。1943年5月13日,25万名德意士兵投降,北非战局的最后一个战役突尼斯战役结束,至此北非战场宣告结束。

二战:德意兵败北非

德意军队向盟军投降

希特勒在北非的坚持,使德国在北非被俘的人数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被俘人数的两倍还多,这对德国来说又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墨索里尼在北非的冒险扩张严重损耗了德国的资源。北非的战败给意大利和德国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后果,丘吉尔与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晤时,决定在欧洲开辟新战线,而目标正是在北非战场遭受严重挫败的意大利,接下来盟军将向意大利本土发起进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