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君實、信達新藥相繼獲批上市,開闢國產單抗投資新藍海

背景導讀

2018年12月17日,首箇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PD-1單抗藥物獲批上市,填補了國產單抗的空白,受到了業內外廣泛關注,此藥由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實生物)研發生產;同月28日,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生物)的PD-1單抗也獲批上市。國內藥企自主研發的單抗藥物相繼獲批上市,標誌著中國企業在創新藥領域邁進了一大步。

從近幾年國內醫藥發展情況看,仿製藥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在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人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提升以及對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增強,國內創新藥的市場需求日益旺盛,再加上國家政策引導,越來越多的海外生物醫藥高端人才迴流,使得本土創新藥企業在新藥研發上進步迅速。

何為“創新藥”?創新藥是指在全球範圍內,從未出現過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新的藥理作用或治療用途,且有臨床價值的藥品。它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隨著醫學發展、疾病克服而不斷迭代。一百多年前,創新藥青黴素的誕生攻克了惡性細菌感染疾病,而如今青黴素已成為人盡皆知的普通藥。

創新藥可分為化學藥、生物藥、中藥三類,其中生物藥療效好、見效快,再加上政策與資本的偏好,已成為近年來發展最快的領域。生物藥又細分為多個子領域:包括單抗、重組單白等,其中治療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為主的單抗藥物,幾乎佔據了生物藥的半壁江山,特別是用於治療多種腫瘤的PD-1/PD-L1單抗已成為新藥研發的突破點。

生物藥領域的藍海明珠——單抗PD-1/PD-L1藥物

相比於化學藥,生物藥在治療難治癒疾病時,具有更高的療效,見效速度快且副作用更少,深受患者和醫生喜愛。據統計,在2017年全球十大暢銷藥物中,有8種為生物藥,銷售額達678億美元,佔十種藥物總銷售額的83%。從全球生物藥銷售情況來看,2017年銷售額為2402億美元,其中單抗銷售額為1038億美元,幾乎佔據生物藥的半壁江山,主要用於治療腫瘤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

其中,PD-1/PD-L1單抗的免疫療法優勢得天獨厚,適應症覆蓋多種腫瘤疾病,市場前景廣闊。其藥物作用機制是通過藥物刺激腫瘤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以產生或提高一種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癒腫瘤的效果。與過去傳統的治療癌症的化療手段相比,PD-1/PD-L1這種新興單抗藥物的適應症更多,療效更好且副作用更小。

◆全球市場:2030年PD-1/PD-L1單抗藥物規模預計達到800億美元

目前,全球已經獲批上市的PD-1/PD-L1單抗藥物共計有六種,分別是默沙東的Keytruda、BMS的Opdivo、賽諾菲的Libtayo(2018年上市)、羅氏的Tecentriq、阿斯利康的Imfinzi以及輝瑞/默克的Bavencio。除Libtayo外,其它五種藥物的2017年全球銷售額合計101億美元,2015年至2017年的複合增長率達154.2%。預計未來多年,PD-1/PD-L1品種將更多樣化,市場份額持續保持增長,2017年至2022年複合增長率預計達到29.3%,2022年至2030年將以10.1%的速度複合增長,預計達到8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圖 1 2015-2030E全球PD-1/PD-L1單抗藥物市場規模及增速

產業觀察:君實、信達新藥相繼獲批上市,開闢國產單抗投資新藍海

◆中國市場:2030年PD-1/PD-L1單抗藥物規模預計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PD-1/PD-L1單抗藥物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具有強勁的發展動力,未來潛力巨大。2017年中國接受PD-1/PD-L1藥物治療的可尋址患者比例約為81.5%[1]。可尋址患者為已被招募參與臨床三期實驗或在中國參與NDA實驗的患者,以及截止至2018年6月已獲批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中國PD-1/PD-L1的市場規模預計以534.4%的五年複合增長率增長,至2022年銷售額將達374億元人民幣,並進一步增長至2030年的984億元人民幣;2022年至2030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2.8%,中國PD-1/PD-L1單抗藥物銷售預計跨入千億市場。

圖 2 2019E-2030E中國PD-1/PD-L1單抗藥物市場規模及增速

產業觀察:君實、信達新藥相繼獲批上市,開闢國產單抗投資新藍海

國產單抗百花齊放,君實、信達所研藥物相繼獲批上市

國內研發生產單抗藥物的企業眾多,目前在技術上處於第一梯隊的有四家: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藥、百濟神州。2018年12月17日,君實生物的PD-1單抗特瑞普利注射液(JS001)獲得國家藥監局的上市批准,主要用於不可切除的或轉移性的黑色素瘤治療;12月28日,信達生物的PD-1單抗信迪利注射液(IBI308)也獲批上市,適應症是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恆瑞醫藥和百濟神州在2018年均提交了新藥的上市申請,2019年有望獲批,申請藥物同為治療腫瘤的PD-1單抗抑制劑,但藥品適應症與君實、信達有所不同。

表 1 國產單抗藥物第一梯隊生產企業對比情況一覽表

產業觀察:君實、信達新藥相繼獲批上市,開闢國產單抗投資新藍海

◆君實生物:以PD-1/PD-L1單抗為核心產品的創新驅動型生物藥公司

發展歷史: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藥研發公司。於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2018年12月24日,君實生物作為第一家“新三板+H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此番上市共發行約1.59億股,單價19.38港元,募資約30.8億港元。

融資歷程:君實生物的融資實力雄厚,從2013年8月首次獲得源本基金A輪投資7064萬元人民幣開始,多次獲得機構及個人投資者的注資。包括IPO在內,已披露融資事件達十多起,共計融資金額約40億元人民幣,參投君實的機構有源本基金、上海日章投資、高瓴資本、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

表 2 君實生物部分已披露融資事件列表

產業觀察:君實、信達新藥相繼獲批上市,開闢國產單抗投資新藍海

核心技術:君實生物建立的在研藥品管線主要以研發腫瘤免疫療法、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謝疾病類的藥物為主,核心產品是PD-1/PD-L1單抗。截至2018年12月,有1種PD-1單抗藥物獲批上市,3個在研品種進入臨床Ⅲ期,4個在研品種進入臨床Ⅱ期。

表 3 君實生物部分在研藥物情況一覽表

產業觀察:君實、信達新藥相繼獲批上市,開闢國產單抗投資新藍海

◆信達生物:抗腫瘤藥物為主導,擁有20種單抗候選藥物

發展歷史:信達生物由俞德超博士於2011年創辦,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單抗新藥。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融資歷程:上市前,公司已經歷從A到E的五輪較大規模融資,五輪累計融資額為5.62億美元,其中D輪融資2.62億美元,為中國生物藥行業最大的一筆私募融資,歷輪融資的主要投資者包括富達、禮來亞洲基金、美國資本集團、君聯資本、淡馬錫、國投創新等全球多家知名創投機構。

表 4 信達已披露融資事件列表

產業觀察:君實、信達新藥相繼獲批上市,開闢國產單抗投資新藍海

核心技術:信達生物已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0種單抗候選藥物的產品鏈,以治療腫瘤為主,同時覆蓋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等疾病領域,其中13個品種進入臨床研究,4個品種進入臨床III期研究,2個單抗產品上市申請被國家藥監局受理,1個產品獲批上市。

表 5 信達生物部分在研藥物情況一覽表

產業觀察:君實、信達新藥相繼獲批上市,開闢國產單抗投資新藍海

◆事件點評:君實、信達率先上市更具先發優勢和價格優勢,在新藥研發上各有所長

君實生物與信達生物在研發生產PD-1/PD-L1單抗藥物上較其他競爭企業具有先發優勢。與其餘本土藥企相比,君實、信達在2018年12月已有新藥獲批上市,通常先被批准上市的藥品具有更佳的業績及更大的市場份額,這是因為醫生使用該藥的經驗更多,也更可能開出相應處方。比競爭對手提前上市的時間越長,就越能獲取先發優勢,且擁有更高的定價權。

中國進口的PD-1單抗藥物僅有兩種,分別是默沙東的Keytruda和BMS的Opdivo。相比於這兩種進口藥物,君實、信達生產的PD-1單抗在治療效果上相差無幾,但國產藥物在價格上更為親民。未來,如若國產單抗藥物通過談判被納入醫保使用範圍,將帶來更大的收益與回報,進一步擠佔進口藥物的市場空間。

此外,君實、信達兩家企業在新藥研發上各具長處。君實生物專注於PD-1/PD-L1領域單抗藥物的研發,其擁有兩個單抗藥物生產基地,具備完善的單抗研發平臺及覆蓋全產業鏈的生產能力,不需要外包第三方機構,能夠獨立進行靶點評估、研究與驗證,藥物發現及節選等關鍵環節;信達生物研發團隊優勢明顯,具有一支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團隊,包括100多位海歸專家,且信達的研發管線一直以國際化的標準建設,其藥品生產線同時符合中國NMPA、美國FDA、歐盟EMA的GMP標準。2015年,信達提早佈局,與美國禮來製藥集團達成了兩次總金額超過15億美元的全面戰略合作,未來,禮來會助力信達將獲批上市的新藥推向海外市場銷售。

結 語

總的來說,在生物藥領域,美國已經進入免疫療法、重組多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共存時代,處於絕對領先,而中國處於抗體藥物與免疫療法剛剛起步的階段,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克服腫瘤等難治癒疾病的需求日益急迫,整個市場環境、政策、人力、資金資本都會大力傾斜,加速國產創新藥的研發速度,推動創新藥藍海市場的快速發展。未來,國內具有優質研發水平及高創新能力的創新藥獨角獸將會不斷湧現,國產創新藥勢必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中國由醫藥大國轉型成為醫藥強國也將指日可待。

[1] 無2018年之前的中國市場PD-1及PD-L1單抗藥物的銷售額數據,因此用可尋址患者數量作為統計比較。

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共號清科研究(微信ID:pedata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