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靜心的根本,就是掌握“太極聽勁”的根本

靜心是一種生命狀態的現象,要了解所有現象,我們必得先了解它的原理,我們需要了解到,我們生活在太極的世界裡,生命的整個狀態,都離不開太極圖的規律,所有的能量都因兩極的轉化而運行,這就像電流有正極和負極,只有正極或是負極,就不會有電的存在,兩極都需要,當兩極接通了,它們就產生了電,產生了火花,這正負極就是陰陽,這火花就是各種矛盾。

掌握靜心的根本,就是掌握“太極聽勁”的根本

所有的現象都是如此得以延續,所有的發展都是在這兩極運動中,找到新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你靜心的狀態,所以在遇到任何發展的瓶頸,無論是事業或是感情,還是健康,都可以通過靜心,建立新的平衡點,然後跨越問題,突破自我的侷限。

靜心分為被動靜心和主動靜心,被動靜心往往會發生在拋物線的最低點或是最高點,在某種實在忍受不了的狀態才開始尋求改變,或者根本沒有靜心的意識,這樣的人生狀態一次或僅有的幾次拋物線就結束了,而主動靜心者可以有N個穩定的上升的拋物線,在螺旋上升,屬於先知先覺,每天都在沉澱中提升自己,主動靜心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掌握靜心的根本,就是掌握“太極聽勁”的根本

關於靜心的根本:每個人的生命形態不同,平衡點就不同,靜心的方式也會不同,動太多的時候需要停一停,悶太久的時候需要放一放,有的人需要再快一點,有的人需要再慢一點,而這就是太極的本性,在瞭解你到底該如何做之前,先了解自己你現在的真實狀態究竟是如何的?這就是太極的“聽勁”,也就是觀察,這裡的“聽”不是指僅僅用耳朵聽,而是用心,用周身去覺知,去感受。

無論你是在哪個極端,先去觀察,“觀”本身就是一種靜心,如果你對人或者事物帶有一定的認同或是評判,你將很難看到它的真實面貌,對他人,對自己,都像是一個旁觀者那樣看著,並不試圖改變或者是控制,只是去看或者說去“聽”。可以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練習,對自己的觀察可以從對“站姿的觀察”開始練習。

掌握靜心的根本,就是掌握“太極聽勁”的根本

靜心是一種觀察,一種覺知,太極的“聽勁”就是靜心,“聽”自己,“聽”他人,不需要改變,能聽到自然能改變。

當有一個方法或者說事物衝開你原有的雜亂,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平衡點,這是陰陽兩極之間一種奇妙的平衡。這是生命的活力,一個有活力的生命體本質上一定是寧靜的。

一個尋找生命平衡的人,一個懂得靜心的人,是既可以沉默不語,又可以高談闊論,既可以享受市場上的噪音,也可以享受山中的寧靜,他能隨時回到自己的身上,他能不斷建立內在的平衡,能收能放,這就是太極,這就是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