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是病句,含義是這樣的

京津一帶有句老話叫“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是什麼意思?

衛是指天津,衛是保衛的意思,此名源於明初的衛所制度,與軍事掛鉤,比如近代史上著名的威海衛,也是衛所。通過這句老話,就可看出老百姓對各地區人情、風物的評價。

有人說,不對,應該是“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勾腿子”。此一說是近幾年才有的叫法,其假借跤絆之名,語焉不詳,意思是保定府的跤手善使勾子。首先,姑且不考據“勾腿子”是不是勾子的別名(筆者作為跤手來講是沒聽過此種別名的)。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是病句,含義是這樣的

其次,“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是羅列三個地區為排比句式。前兩個說的都是人物性格,北京人油、天津人幽默善聊,怎麼到第三個不描寫人物性格反而代以跤絆的名稱,實在令人費解。京、津的描寫是一種文學表達,而第三個保定府卻以一個名詞做結尾,文法上說不通,這應該算病句。因此,筆者嘗試一下修改病句。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是病句,含義是這樣的

例如:京別子、衛切子,保定府的勾子

是不是舒服了很多?

亦或是: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

另外,勾子就是勾子,“勾腿子”聽起來怪怪的,與人們日常口語習慣相悖,勾子、別子、切子,這些跤絆的名稱又準確又簡練還口語化,並且使用了幾百年,“勾腿子”這一名稱是不是保定地區的專有名詞,是不是保定人的民間偏好,使用了多久,還需有力證據支撐。

再有,“狗腿子”一詞描寫的是底層勞動力者。明清前後約600年間皆定都北京,人文薈萃,京城內外自然需要大量勞動力,其中主要勞動力的來源便是河北,再次為天津、山東等地,也就是圍繞北京的周邊地區。各行各業門類太多,在此只舉一個有時代代表性的職業——太監,作為說明,管中窺豹。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是病句,含義是這樣的

太監也是眾多底層勞動者之一,在皇宮及京城內各大王府供職,明清時期生源以河北保定、河間等地為最多,原因如下:

其一,近,河北距離京師最近,便於隨時補充,清時的淨身房按季度或是一定週期,定時定量供應皇家使用。

其二,語言。外阜官員進京,首先要去禮部演禮,其中一項便是學官話,官話就是便於宮廷內部溝通的語言,類似今天推廣的普通話。假如一個閩、粵地區的官員殿前答對,與皇帝說的話互相誰也聽不懂,那還了得?閩粵、江浙語系對於北方地區來講,由如密碼,在京辦事,溝通起來困難重重,自然有礙升遷,所以學官話,非常重要。官員可以學,但太監、僕人一類底層勞動力者,誰會花金錢、精力去糾正他們的口音?只圖召之即來,來之能用,所以大量操河北口音的勞動者便大受歡迎,在皇宮王府供職的太監就更是如此。

河北口音屬於北方語系,不難聽懂且易於糾正而成為北京官話。在舊中國,倘若一個僕人操一口粵版京腔替主人跑腿辦事,真不知要耽誤多少時間,所以保定府出跑腿辦事的人不是虛言。

其三,北京人絕大多數不做太監。要說近,要說語言,自然誰也比不了北京人合適,但北京人自詡天子腳下之臣,總有那麼一種倒驢不倒架兒樣式。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是病句,含義是這樣的

其四,舉例:明秉筆太監、與宰相張居正內外聯手的馮保,河北衡水人;明大太監九千歲魏忠賢,河北滄州人;清大太監李蓮英,河北廊坊人。如此重量級的人物都出於河北一帶並非偶然。太監這一職業是京城眾多勞動者的一個典型,舉例說明比較顯見。

保定府作為河北的代表已不是一日,北京是京師,保定是明清兩朝直隸總督署的所在,天津臨海,此三者可謂金三角,皆為樞紐,相互拱衛,因此老百姓把這三個地方的人們挑出來進行類比,而不是類比了前兩個,第三個突兀的開始宣傳保定府的人是不是善撲營的跤手,是不是有下“勾子”使的漂亮。

“京油子”是說北京人遊手好閒,得過且過,能偷懶就偷懶;“衛嘴子”是說天津人愛侃大山、太貧;“保定府的狗腿子”是說保定人勤快、能辦事,這些都已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了,何必再改成一個“勾腿子”不倫不類呢?

文/易振宇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