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普洱茶的四重境界:無心、刻意、閉關、行腳

無心

存放普洱茶的四重境界:無心、刻意、閉關、行腳

亙域普洱茶

存茶的第一重境界,大概就是無心存茶。比如那些邊銷茶,隨便堆放在佛寺庫房或者藏民家的角落裡,幾十年依舊能喝,只不過有股濃郁的酥油味罷了。其實從清宮貢茶的存放,到早期香港東南亞的存放,大多是無心,最多就是關心一下是不是發黴了。如果有這種跡象就翻一翻晾一晾。

四種境界無所謂高低,無心也不是就不能存好茶,無心而又暗合道妙的茶其實很好,只不過無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大部分茶都或多或少有些問題,普洱茶價格又不再那麼低廉,現代人存茶肯定不甘於無心。

回到開始的問題,普洱茶的存茶對老茶的品質來說有決定性的影響。一件標價百萬千萬的東西,我們理應瞭解它倉儲狀況,並不是某某號就代表了它的價值。而在我們看來,哪怕是幾百幾千的東西也應該如此。


刻意

存放普洱茶的四重境界:無心、刻意、閉關、行腳

亙域普洱茶

刻意來源於普洱茶“越陳越香”理念被更多的人接受的時候。既然存茶這麼有意義,我們就應該研究存茶的條件,以體現存茶的技術含量。於是恆溫恆溼派出現了,偌大的倉庫,24小時運作的機器,石灰,活性炭統統上馬,這麼好的條件存出來的茶能不好嗎?

還真不好,因為刻意意味著更多的是以主觀的想象出發,沒有真正理解普洱茶的規律。我曾經在北方乾燥的冬季裡見到有“技術含量”的普洱茶餅盒,裡面除了普洱茶餅之外,夾層裡還放了石灰和活性炭。我和小夥伴感到了震驚,溼度已經到了30以下,石灰用來做什麼?普洱茶的芳香物質保存猶恐不及,居然用活性炭吸味?難道你想讓我泡活性炭嗎?

當然以上說的是比較極端的行為,即使不極端,刻意的做法也不可取,因為普洱茶失去了自然的變化,失去了層次。一般來說,只要溼度控制在不過幹,不發黴;溫度別太低以致受凍的狀況下就可以了,沒必要太刻意,隨緣有的時候效果反而好。


閉關

存放普洱茶的四重境界:無心、刻意、閉關、行腳

亙域普洱茶

前面的文章提到了香港東南亞傳統中存茶強調通風,這其實帶來的是芳香物質的大量流失,而且也對普洱茶的轉化起負作用,普洱茶的魅力大打折扣了。實踐中大陸的普洱茶人漸漸發現,存茶密封是遠遠好過通風的。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保存了大量普洱茶中的芳香物質,這種方法存出來的普洱茶數年之後(目前沒有太久的例子)香氣不減新茶,而且富於變化。另一個原因是這種方法在小環境中提高了有效物質的濃度,普洱茶轉化的速度和效果都比通風更好。這種密封的方法確實有點像閉關,擯除外緣,普洱茶在進行高強度的內在修煉。

密封法其實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優點,如果真能保證小環境的絕對密封,大環境的影響就可以排除在外。比如在沿海潮溼地區就不需要除溼機除溼,同樣的也能起到避光和避免異味的作用。這就是通常推薦大家用密封方法保存的原因。密封可以用鋁箔自封袋或平口袋札緊,這些東西淘寶上都很容易買到。


行腳

存放普洱茶的四重境界:無心、刻意、閉關、行腳

亙域普洱茶

說到這裡,彷彿存茶問題已經解決了。但似乎才剛剛開始……

普洱茶存茶的轉化,除了茶質本身之外,和空氣中的微生物、其他成分都有一定的關係,溫溼度遠遠不是全部,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面對新的空氣,普洱茶便多了一層生命的歷練和整合,這便是行腳的涵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