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在人們的印象裡,康有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改革派,當年攜1300名學子公車上書、領導戊戌變法的豪氣,真乃混沌時代的一股清流。然而,誰能想到,歷史上真實的康有為,遠沒有傳說中那樣“高大全”,甚至被很多人唾棄為“大忽悠”。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01賴以成名的“公車上書”,其實是演戲

1895年,甲午海戰中國戰敗,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來,舉國憤慨。歷史課本上講,以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18行省1300多位舉子,聯名“公車上書”。可是,被寄予巨大期望的這次行動,卻被督察院以“合約已成,再上書無濟於事”的理由拒收。

經過多位史學家考證,督察院的檔案中沒有關於康有為遞交萬言書的任何記載,事實上,康有為並沒有去,而是導演了一齣戲。

那麼,康有為為什麼不去遞呢?

因為康有為本人並沒有那麼大的實力,他只有梁啟超等幾十位死忠粉絲。所謂聯合1300舉子完全是康有為自己杜撰出來,試圖證明自己是維新派的領導人物,政治投機之心可見一斑。

雖然光緒沒有見到這份上書,但輿論影響卻客觀形成了,康有為瞬間成為了維新派的旗手。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在康有為得中進士,被授予工部主事後,他不斷上書給光緒帝,陳述變法主張。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6月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勤政殿召見康有為,兩人親密交談。但康有為廣東口音的官話,讓光緒聽得頗為吃力。隨後,光緒任命他為總理衙門章京(六品),專門籌備變法事宜,史稱“戊戌變法”。

這是光緒皇帝唯一一次召見康有為,卻被康有為利用,偽造了一張康有為、梁啟超與光緒的合影。實際上,光緒根本沒見過樑啟超。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經過合成的照片

而經常和光緒在一起商議變法之事的,是另外四個年輕人,被稱為軍機處四章京(四品),分別是:楊銳、劉光第、林旭、譚嗣同。

光緒的老師翁同龢非常厭惡康有為,當他得知康有為賴以成名的兩本著作《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鑑”了廣東名士廖平的諸多觀點後,認定其“居心叵測”,堅持不肯代康有為遞交上書。被康有為洗腦的光緒,無法容忍翁同龢的“故意刁難”,在變法開始不久便罷免了翁同龢,勒令其回原籍。

被光緒賞識的康有為,開始了大張旗鼓的變法。在沉痾已久的病體上,突然下猛藥,自然會引起排異反應。頑固的守舊派不停上書光緒,認為康有為蠱惑人心,動搖國是,要求嚴懲。

02 譚嗣同就義,康有為逃跑

守舊派拼命阻撓,不斷傳出慈禧太后要廢掉光緒並捉拿康、梁等改良人士的風言風語。

處於不利形勢下的康有為,遣譚嗣同遊說袁世凱起兵勤王,“殺榮祿兵圍頤和園”,期望幹掉慈禧,被袁世凱拒絕。袁世凱忽悠譚嗣同,稱光緒和慈禧的衝突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樣激烈,無非家人之間的小矛盾。為了免去自己勾連維新派的責任,袁世凱旋即告密榮祿維新派的計劃。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譚嗣同

這個結果,讓康有為等維新派人士頓覺天崩地裂。

既然袁世凱靠不住,康有為只能幻想通過外國勢力來左右政局。他先是向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求助,李提摩太被康梁視為維新派的精神領袖,他有心保護維新派,但因英國公使身處北戴河休假,愛莫能助;

愈發恐懼的康有為,緊急拜訪了來華訪問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勸其在面見慈禧太后時能為維新派說幾句好話。伊藤博文滿口答應,可他連見慈禧的機會都沒有。

“圍園殺後”的計劃激怒了慈禧,光緒帝的處境變得非常兇險。他向楊銳發出密詔,命“爾等與林旭、譚嗣同、劉光第及諸同志等妥速籌商”,拿出對策。楊銳認為帝后之間的衝突皆因康有為激進的變法主張影響了皇帝的決策,乾脆說出“康不得去,禍不得息”之語,不能因為康有為一人葬送變法的前途。

眼見後黨來勢洶洶,眾多維新派人士紛紛勸說康有為離京避難,等形勢好轉再興變法。康有為起初並不想走,因為他很享受北京的政治氛圍,如果此刻離開,自己就可能成為邊緣人物了,譚嗣同只好拔刀以死相逼。1898年9月18日,康有為沒有選擇像譚嗣同那樣為變法犧牲,而是帶著僕人幸運地逃脫了抓捕。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戊戌六君子畫像

1898年9月28日,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殺身成仁,以流血的方式捍衛了變法的決心,持續103天的“戊戌變法”最終失敗。


03 逃往海外,成了富豪


為了躲避清政府緝捕,康有為一路經天津、上海輾轉到香港、美洲、歐洲、日本,流亡海外16年。意想不到的是,康有為卻由此成了富豪。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康有為在美國

他在加拿大和美國均擁有自己的房產,每日寄情於湖光山色之中。1904年,康有為到了瑞典,被北歐風情吸引,斥資買下一座島嶼,在島上建起中國式園林,取名“北海草堂”,“房屋雖非廣大,但約可供十人居住,而且傢俱及裝飾極其豪華,似乎頗為富裕。”雖然現已被瑞典政府收回,但當地華人仍習慣稱之為“康有為島”。

康有為的日子之所以過得如此愜意,離不開他手裡的光緒密詔。他篡改了光緒的密詔,把楊銳踢走,將自己扮演成為光緒帝重託之人。

有了這份“綱領性文件”,他化身救國英雄,呼風喚雨,在海外順利成立“保救大清皇帝公司”,號召華僑捐款助他回國救光緒,並允諾投資成功後按股份派息,“凡捐款萬圓以上,可破格給予世爵,子孫襲封”、“凡救駕有功者,布衣可至將相。”世人不知,在其感召下,紛紛捐款捐物給他,用於保皇大業。

康有為開銀行,辦實業,動靜很大,可是多家公司並無盈利,且賬目混亂,他不敢向股東公佈,引得民怨沸騰。但他的生活卻“飲食起居擬於歐美帝王”,愛上了旅行,他先後遊歷美、英、法、意、加拿大、希臘、埃及、巴西、墨西哥、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成為中國進入北極第一人。

旅行花費,數額巨大,多挪用公款。

康有為敢於篡改“衣帶詔”,是因為詔書上提到的四章京均被殺,覺得死無對證。然而,他沒想到卻被現實打臉。楊銳被殺後,他的兒子將詔書帶回了老家,宣統年間拿出來,康有為行騙的事實才大白於天下。

04 盲目保皇,與梁啟超反目成仇

梁啟超少年成名,17歲中舉人,被時為監生(花錢買的,還不如秀才)的康有為的思想影響,進入康門後一心追捧。然而,康有為徹底淪為“保皇派”,思想比逃到日本的梁啟超落後不少。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康有為在美國時,曾密會過孫中山,中山先生因其腐朽的保皇思想,二人不歡而散。當梁啟超支持孫中山,計劃與革命黨合作時,康有為強烈反對,指責梁啟超有負聖恩,逼得梁啟超只能與革命黨決裂。

後來,二人大起齟齬,尤其是康有為擁護張勳復辟和鼓吹袁世凱登基的行徑,讓思想進步的梁啟超所不齒。期間,師生之間發表文章針鋒相對。當復辟失敗,氣急敗壞的康有為罵“梁賊啟超”,將其比作曾向後羿學習射箭,卻害死後羿的逢夢。康梁從此反目成仇。

康有為始終對效忠皇帝的偉大事業矢志不渝,在溥儀被趕到天津後,他曾專門探望沐浴皇恩。

嚴復評價他:“輕舉妄動,慮事不周,上負其君,下累其友”。

一位本可以成為推動中國歷史變革的改革派,竟然站到了歷史的對立面,從政治巨人變成現實的侏儒。他寄希望於皇權不倒,自我革新,卻忌憚革命,最終被時代所拋棄。


05 提倡一夫一妻制,卻有六個女人

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對康有為道貌岸然的行徑,有個很形象的評價:“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說康有為老而不死,更多的指他在男女之事上的荒唐。

康有為對外宣揚一夫一妻制,主張男女平等,卻嫖妓泡妞,還常常不支付嫖資,惹得妓院紛紛討債,淪為笑柄。

他生性風流,一生娶了六個女人。無論歲月變遷,他始終不變的,就是對年輕漂亮女孩的鐘愛。

19歲,迎娶第一位夫人,22歲的張雲珠。

40歲,迎娶第二位夫人,19歲的農家女孩梁隨覺。

49歲,迎娶第三位夫人,18歲的華僑女孩何旃理。

53歲,迎娶第四位夫人,16歲的日本女孩市岡鶴子。原是康有為的一名傭人,被康有為看中。

58歲,迎娶第五位夫人,17歲的廖定徽。

61歲,迎娶第六位夫人,18歲貧寒女子張光。

在與張光的婚禮上,妻妾兒女們集體缺席婚禮,抵制父親的荒唐所為。

“南海聖人”康有為,登上了人生巔峰,變成了“風流聖人”。但他認為這是“自由婚姻”,並無不妥,在《大同書》中曾寫道“太平大同之世,凡有色慾交合之事,兩歡則相合,兩憎則相離……”

後來,徐悲鴻針對其行為專門畫了一幅《康有為妻妾成群圖》。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卻娶了六個太太,他用這個理由說服別人

康有為妻妾成群圖

幸福的時光總是很短暫,1927年3月29日,康有為外出聚會就餐後喝了一杯檸檬紅茶,腹痛難忍,請了兩位醫生診斷,其中一位日本醫生斷為食物中毒。

20小時後,於1927年3月31日清晨5時逝世,享年69歲。

康有為先生的獨特經歷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你以為你以為的真不一定是你以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