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亦即“印度分治”,Partition of India)是指於1947年8月14日和1947年8月15日發生在印度次大陸的歷史事件,從大英帝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誕生二個新生國家巴基斯坦自治領(Dominion of Pakistan,後來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印度聯邦(後來的印度共和國)。
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時,蒙巴頓方案規定讓克什米爾人自由選擇歸併印、巴一方或宣佈獨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時控制的克什米爾議會通過決議,宣佈該地區歸屬印度。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第一次戰爭。印度參戰部隊有2個師及若干土邦部隊約4000餘人,巴基斯坦參戰的多為部落武裝約5萬人。印、巴軍隊經過1年多的爭奪戰,雙方傷亡慘重,勝負難分,後在聯合國干預下於1949年1月停火。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餘為巴方控制。這次戰爭沒有解決克什米爾歸屬問題。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規軍隊也捲入衝突,印度軍隊於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攻佔巴方控制線內的多處山嶺。巴方在停火線南部展開反擊,並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雙方展開激烈的空戰,巴基斯坦地面部隊在坦克的配合下,給印度軍隊以重創。隨後,雙方陷入僵局。最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使印、巴雙方於9月23日正式停火。1966年1月,在前蘇聯斡旋下,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諾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不使用武力而採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和“互不干涉內政的義務”。
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東巴基斯坦發生動亂的局勢,利用和蘇聯結盟來牽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國和中國,向孟加拉地區發動大規模突然襲擊,併成功佔領該地區並扶植自治政府,最終將獨立的巴基斯坦國家肢解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兩部分,實現了在南亞稱霸的目標。印度、孟加拉及國際上一般認為巴基斯坦在1971年12月3日空襲11個印度空軍基地的“成吉思汗行動”是這次戰爭的開始。戰爭期間,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軍隊在東部和西部戰場交戰。當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的巴基斯坦軍隊在1971年12月16日投降時,戰爭在實質上結束,孟加拉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在東巴基斯坦,約9萬名巴國武裝部隊人員,包括準軍事人員成為戰俘。1971年11月21日,印度因東巴基斯坦要求獨立而出兵東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在聯合國的干預下,印巴雙方於1971年12月17日實現停火,東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成為孟加拉國。
卡吉爾戰爭,也叫卡吉爾衝突,是印巴兩國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而在1999年爆發的戰爭,印度方面遭受的傷亡較大,但最終以印度的勝利告終。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來雙方一直存在的一個嚴重分歧,至今仍是影響兩國關係的主要障礙。該地區的小型武裝衝突則幾乎從未中斷。
閱讀更多 庶人言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