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必備的待客佳餚,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花錢也不一定買到正宗的

湖南人愛吃辣,湖南還有一樣東西也是很出名的,那就是臘肉。尤其是農村人自己養的豬做成臘肉味道最好。農村養豬是不怎麼喂飼料的,除了剛剛買來的時候,因為還小需要喂一點飼料,但也是摻和豬食一起喂,隨著小豬漸漸長大,飼料也就慢慢斷掉了。

農村必備的待客佳餚,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花錢也不一定買到正宗的

豬食的料一般是紅薯藤、蘿蔔菜、芭蕉,還有在山上專門打的豬草,和上細細的米糠一起煮爛給豬吃。豬圈也要保持清潔,以前農村都是用小木頭搭的豬圈,現在也有水泥做的,但是沒有木頭做的清爽。如果是水泥豬圈的話,就需要時不時的用水沖洗。

農村必備的待客佳餚,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花錢也不一定買到正宗的

記得小時候我外婆養了一頭差不多200斤的豬,那個時候能養的這麼重還是比較少見。我外婆家又住在山頂上,可把前來買豬的人累慘了,那個時候還沒有通水泥路,要靠豬自己走的。它太重了,都走不動,還需要過橋,那個時候的橋就是幾根木頭搭的。沒辦法,只好讓豬走溪水裡,差不多花了一天時間。後來他們去我外婆那買豬都先要問問多重了才敢買,因為實在是累啊。

回到正題,說到臘肉可不是把豬一殺一分塊就行了的,還是需要精心製作的。我們那都是年前的時候宰豬,宰豬的時候叫上幾個村裡男的幫忙一起抓豬,晚上還要叫上一些人來家裡吃殺豬菜,非常的熱鬧!不過,現在到不像以前那樣了,一般就叫自家親戚吃了。以前要是誰家殺豬不叫你去吃,就說明人家看不起你,很沒面子的。

農村必備的待客佳餚,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花錢也不一定買到正宗的

殺好豬之後,跟屠夫說好怎麼分肉之後,就可以切肉了,然後就是臘肉醃製了。挑好要用來醃製的肉,裝在乾淨的盆子裡,均勻的撒上鹽,鹽的分量不能過多或者過少。鹽少了,則燻出來的臘肉味道不好,鹽過多,則燻出來的臘肉會很鹹。一般我們吃臘肉的時候需要先煮一下,一來去掉多餘的鹽分,二來方便切臘肉。要是太鹹就需要多煮幾遍,那樣辣肉的味道都變淡了。

農村必備的待客佳餚,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花錢也不一定買到正宗的

將臘肉全部摸好鹽之後,就用開水燙過的粽葉穿過提前在豬肉上打的孔裡,一一打結。接著就是在炕上搭一個架子,可以用一些直且硬的木柴搭一個四方架,然後把穿好的豬肉串在木棍上搭在架子上,離炕火的距離要適中。炕火燒的木柴也是有講究的,可以用茶樹等一些硬木為佳。

農村必備的待客佳餚,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花錢也不一定買到正宗的

接下來,就每天給炕裡添柴火,一般燻個半個月也有點臘肉味了,不過要想吃純一點就需要在熏製久一點。熏製的臘肉可以存放很長的時間,一般是把完全熏製好的臘肉放穀倉裡去,也可以洗淨之後放在冰箱裡凍著,在農村七八月份都能吃到臘肉的。

農村必備的待客佳餚,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花錢也不一定買到正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