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手握百萬大軍,完全可以與孫中山決一死戰,為何選擇乖乖退位?

用戶3708573353


此問,問的挺木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請問,溥儀在位時,幾曾有過實權?要知道自慈禧1908年死後,整個滿清朝廷最有權的人就是北洋軍領袖袁世凱了。請問這個溥儀手握的百萬大軍包不包括袁世凱的北洋軍?還是就是指袁世凱的北洋軍?

如此的話,袁世凱與溥儀又有多少君臣的恩情呢?袁世凱是當年李鴻章北洋軍的門生,他一生最感激的就是李鴻章,所以連帶對李鴻章孫子李國傑分外照顧。以前慈禧在的時候,因為李鴻章的關係與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思想教育,所以袁世凱對慈禧還是服服帖帖的。但是,到了後來,宣統帝的時候,大清的頹敗已經是大勢,又加上宣統帝溥儀打小被架空,所以他們君臣那份恩情也就分外的薄,就更不用奢望袁世凱會為了溥儀去如何肝腦塗地,鞠躬盡瘁。


實際上最後,溥儀年代最有權的人是袁世凱。天下兵馬北洋軍閥十之有七。

因此,不論是滿清那些與不與袁世凱一條心的人,北洋軍閥口頭上的編制都有百萬。

然而這個袁世凱,正是最後逼迫著隆裕皇太后從善如流宣佈滿清滅亡倒臺的中流砥柱。

因此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是袁世凱讓溥儀在1924年如喪家之犬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


而袁世凱當初手下的北洋軍確實在實力上是碾壓革命軍的。因為晚清那些年天下絕大多數賦稅都用在了北洋軍費裡,而革命軍起義出身,孫中山周遊列國都弄不到軍費,是抗不過袁世凱的。最終,孫中山認清楚了敵我形勢,認為要推翻清廷,袁世凱就是那攔山虎。如果與袁世凱敵對,那勢必得不償失乃至全軍覆沒,因為革命軍那點軍力在根深蒂固乃至樹大根深的北洋軍面前,實在是不夠看,等待他的只有革命失敗這一結果。最終孫中山才抓住了袁世凱對清廷模稜兩可的態度,對其表示推翻清廷後的政府首腦國民政府大總統之位虛位以待。


袁世凱是個政治家,權慾薰心的政治家。在這樣的人面前,大革命大形勢,時代大潮流面前,溥儀不得不退位。


不書公子


溥儀退位的時候才6歲,尚未親政。就算他親政了,面對當時的格局,也是一籌莫展。真正決定退位的是隆裕太后,慈禧的那個侄女。但是慈禧死後,大清朝的實際掌舵人,是攝政王載灃,也就是溥儀的親老子。載灃一度還是蠻務實的,替大清背了不少黑鍋。但是政治手腕實在無法與袁世凱這種老奸巨猾之徒相提並論,更別提和慈禧相比了。

載灃執政時期,同意立憲,但是很清楚地把大清皇帝直接統帥海陸軍寫在了憲法重大信條裡。這說明載灃還是認識到軍權的重要性的,但是寫進憲法,不等於那些當兵的真的就聽溥儀的。實際上當時的大清的軍隊,除去那些根本打不了仗的2.6萬隻知道吃餉,不知道幹活的八旗;名義上60萬也就轉業成警察的綠營兵外。真正有戰鬥力的是從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的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新軍”。到了1911年,新軍已經發展成為了19鎮(每鎮定額12512人,實際上各鎮情況都不一樣)、18混成協(這個情況就更復雜了,但是標準是2協為1鎮)。但是“新軍”新在軍制和武器上,名義上雖然事後大清的國防軍隊,但本質仍是聽從個人的部曲性質的軍隊。

而清朝實際掌握的只有兩協禁衛軍。2協相當於1鎮,大概也就在1萬多人。但實際上這1萬多人並不能動,畢竟整個京防的最後的底線。真正能動的是駐守京畿附近的北洋6鎮新軍,也是新軍中實力最強的。所以當全國發生任何事情,掌握北洋6鎮才是真正執牛耳的事情,其他都是扯淡。而此刻,這6鎮軍隊的實際掌握人正是袁世凱。

很顯然載灃一上臺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他對袁世凱說,“你說你年輕的時候腿摔壞了,你回家養腿去吧。”袁世凱啥話都沒說,立馬捲鋪蓋回家去養腿去了。但是載灃還是太年輕,把袁世凱趕回去,他也掌握不了北洋6鎮(鐵良也已經被排擠出北洋第1鎮)。因為這支些軍隊是袁世凱從天津小站一手培養出來的,只知袁世凱,不知道朝廷。


果然,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方搞了多次武裝暴動,都未成功。所以這中間袁世凱的重要性根本沒有得到展示。但是1910年,由於為了向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借款,盛宣懷策動清廷將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引發了“保路運動”。於是清廷把湖北的新軍抽調到四川去鎮壓運動去了,結果造成了湖北的空虛。於是意外地發生了“武昌起義”,一時間全國很多省份都開始響應。孫中山在美國得知消息後,12月下旬回國,即被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16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而心力交瘁的載灃也引咎辭職,回家養老了。

於是清廷派了載濤(這位爺京劇唱得好,專門留洋學過騎兵馬術。後來日軍侵華的時候寧願擺地攤,也堅決不當漢奸,最終結局有點出乎意料的好)去平叛。載濤雖然是軍諮大臣禁衛軍長官,但是指揮打仗就算了吧。載濤去調動北洋6鎮的時候,麻煩來了,他調不動,北洋6鎮根本不理他。於是只得腆著臉去請袁世凱,袁世凱一句話就噎住他了,我的腿病還沒好。結果袁世凱的北洋6鎮真的開動去打革命黨的時候,革命黨就有點扛不住了。說白了名義上是革命黨,但實際上都是各省為了自保而獨立,都有著小算盤,誰也不會真的拼命。可是袁世凱是個愛算賬的人,革命黨好剿,但是剿完後,曾國藩和李鴻章的例子都在那擺著呢。於是袁世凱以要軍餉的名義不打了,坐等兩頭開價,誰的價錢誘惑人,袁世凱就打算倒向哪頭?

結果很顯然還是革命黨的價錢比較好,孫中山為了革命,願意“讓賢”,允許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那條件就是讓清帝退位。袁世凱哪有撿來的大總統不當的道理?

溥儀長大後,也曾經一心想恢復祖宗社稷,但是現實非常打臉,在“宗社黨”的幫助下,曾經以為日本人是大清的救星,結果去了東北,才發現自己只是個傀儡,日本人借他的名義,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後來日本投降,溥儀也成為俘虜。

最終在接受新中國改造之後,覺得做一個老百姓是無比幸福且正確的事情。



炒米視角


孫中山雖然偉大的,但是歷史就是歷史,我們不能搞歷史虛無主義,覺得偉人應該偉大,那麼歷史上的大事就都是偉人做的。事實上,當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孫中山正在美國餐廳裡洗碗打工,據說是為革命籌集款項。

而同樣的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末代皇帝溥儀剛滿5週歲,這個一個幼兒園水平的孩子,還談什麼手握百萬大軍,即使神童也沒有這樣的本事,何況溥儀本身也資質並不高,否則也不會在未成年之時就被太監們給整成了不孕不育。

年幼的宣統皇帝溥儀

先說說清朝的所謂百萬大軍

  • 八旗與綠營以及後來的湘軍、淮軍


清朝建立以後,國家軍隊的主力曾經是滿清引以為傲的八旗軍以及當時投降滿清明軍也就是綠營軍,後來八旗軍被分散在全國,而且迅速腐化。此後,清朝一度依賴的是綠營軍。但是太平天國起義以後,無論是八旗和綠營都在與太平軍的對敵中,敗多勝少。以後到了19世紀50年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開始在滿清朝廷的允許之下興辦團練,這就是著名的湘軍、淮軍、楚軍等來源。這也是滿清建立以來,漢族大臣開始掌握軍隊的開始。

李鴻章編練的淮軍

太平天國以後,湘軍被裁撤。但是淮軍、楚軍等卻被保留下來,並一度成為滿清國防力量的中堅,比如後來左宗棠帶領楚軍進入新疆平叛。而淮軍更是建立北洋水師,參與旅順和威海衛的基地建設,後來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朝出動的陸海軍主力就是淮軍。

  • 武衛軍

在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之時,淮軍的勢力發展到頂峰,但是6年後,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淮軍分崩離析。此後滿清朝廷以編練新軍為名,慈禧的近臣榮祿開始收攏漢族大臣手中的兵權,並於1899年建成所謂的武衛軍,這是的滿清是以北京附近的武衛軍為中心,各省團練為輔助,這就是當時滿清的核心國防力量。

然而很快武衛軍遭到毀滅性打擊,1900年由於惱怒與清政府鎮壓義和團不利,西方組成八國聯軍準備武裝干預。而慈禧也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向世界11國宣戰。結果八國聯軍在天津登陸後,義和團和滿清的武衛軍不敵八國聯軍,聶士成戰死,董福祥等人大敗,義和團們更是一鬨而散,而武衛軍也遭到毀滅性損失。當時除了當時被編委武衛左軍的袁世凱在天津編練的軍隊,因為跟隨袁世凱調任到山東,而逃過一劫之外,其餘均遭到重創,滿清朝廷直接掌握的軍隊再次慘遭毀滅,而滿清的老家東北也被沙俄全部佔領,慈禧老寡婦不得不逃亡西安。

1900年的東南互保,實際已經宣告清朝滅亡

而實際上發生在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也被稱為庚子國變),實際上已經宣告滿清的滅亡,在慈禧“豪邁”的向全世界宣戰的時候,以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張之洞以及山東巡撫袁世凱等為首的中國東南各省督撫大佬們,以李鴻章的“此乃亂命,粵不受詔”為藉口,簽訂東南互保協議,不聽從滿清中央與世界十一國宣戰德命令,宣佈中立。於是1900年的這場戰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北方的滿清武衛軍、義和團團民們與八國聯軍殺的熱火朝天,東南各省卻坐觀成敗,各省大佬依然與國外友人親切友好,實際上這也就說明了滿清朝廷對地方各省的約束力已經嚴重削弱。

  • 各省新軍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在西安就宣佈要實行新政,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提倡各省編練新軍。而此時李鴻章已經去世,滿清朝廷中對新政最熱衷的是張之洞和袁世凱。而且後來的事實證明,當時各省響應的滿清中央號召編練的新軍,也只有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和張之洞的湖北新軍戰鬥力最強,在1906年進行的彰德秋操中,能與北洋軍一較高下的只有湖北新軍。但是這時候各省新軍包括北洋新軍和湖北新軍在內,都只認自己的長官,卻不認什麼朝廷和皇帝。這也是慈禧死後,溥儀即位,滿清皇族立即將袁世凱趕回河南老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後宣佈獨立的各省

辛亥革命時期的孫中山更像是是帶頭大哥

孫中山領導革命黨人在1894年發動的第一次起義,慘遭失敗。而後革命黨發動數十次起義無一成功,而當時的革命黨看似是孫中山統一領導,但實際上門戶林立,派系眾多。興中會、華興會等等,後來雖然被統一到同盟會,但是內部組織依然鬆散,大家雖然都公認孫中山是大革命家,但是孫中山卻沒有對整個革命黨組織的廣泛領導力和影響力,這也是為何後來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在日本重組中華革命黨時,要求黨員必須宣誓效忠孫中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革命黨人看來當時中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滿人統治,只要推翻滿清就可以萬事大吉,所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很有市場,而對於孫中山確實知名度高,來頭大,但是更多是名聲大,卻缺乏有效組織力,全國各地的革命黨組織與同盟會更多是公司掛靠關係而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所以武漢革命黨搞辛亥革命,而孫中山先生事先一點也不知道,事後才從美國報紙上得知。

而革命爆發後,東南各省紛紛獨立,宣佈脫離滿清中央,這一幕就是1900年“東南互保”時的重演和翻版。

所以孫中山名氣大是確實,但是本身卻實力和實際影響力卻很有限,與其說孫中山是幸亥革命的領導者,倒不如說他是那場革命中帶頭大哥更適合。

摧毀清朝的實際是滿清親手創建的北洋新軍和湖北新軍,而與溥儀、孫中山的實際關係不大

而辛亥革命後武漢一度成為革命中心,起義的武漢新軍成為了革命的主力軍。而清軍出動北洋軍鎮壓不力,只得允諾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重新請老袁出山,於是滿清末年的自己創辦的兩大新軍北洋新軍和湖北新軍在在1906年彰德秋操的軍事演習上進行對決之後,這次則是真刀真槍的在武漢三鎮打得昏天暗地,湖北方面請革命元老黃興出山封壇拜將,北洋軍則是由馮國璋親自出馬,結果很明顯北洋軍佔據明顯優勢。

清末時期最強的軍隊北洋軍

只不過袁世凱早已經對清廷失去信心的老袁,已經沒有將革命軍徹底平滅的想法,他要“養寇自重”,並最終依靠絕對實力,脅迫清帝遜位,結束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幾乎是中國歷史第一次不流血的政權更迭。


所以清末中,不存在孫中山與溥儀的對決。一個5歲的孩子和一個手無兵權的帶頭大哥,能對決什麼呢?


大東北的小豆包


迫使溥儀及裕隆太后同意遜位的並非是南方的孫中山和革命軍,而是北洋新軍的最高領袖袁世凱及北洋新軍。


有人說,1911年的清政府依然擁兵百萬之眾,為何在孫中山及聽命於其領導的南方革命軍發動武昌起義之後,溥儀小皇帝與裕隆太后卻選擇了乖乖遜位退出歷史的舞臺,而沒有與孫中山及其領導的南方革命軍展開大決戰,將南方革命軍消滅在長江以南?平定整個中國範圍內的國內叛亂,收復山河。繼續延續大清王朝的國祚和命脈。

實際上,在武昌起義爆發之後,清政府展開了積極的反抗和圍剿。但是清朝從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曾經最為倚重的八旗子弟兵以及綠營兵,便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因此我們看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滿清王朝與西方列強之間的慘敗的戰爭結局。因此到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後,清政府的八旗子弟兵和綠營兵便已經無力再平定叛亂,因此才有了曾國藩兄弟、左宗棠組建湘軍圍剿太平天國。



中日甲午海戰的失敗,再一次將洋務運動所建立起來的近現代化軍事力量消耗殆盡。此時的清政府,才清晰的認清了傳統軍事武裝與現代化的軍事力量之間的差距。因此在中日甲午海戰之後。半個多世紀在洋務運動所積累的軍事、經濟、民生等方面的成果被消耗殆盡以後。清政府著手改革軍隊,命令剛剛從朝鮮回來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訓練一支具有國際化先進水平的新軍,而依託的家底便是經歷過中日甲午戰爭的洋務新軍。


經過袁世凱的訓練和擴充,一支具備現代化戰爭意識的北洋新軍逐漸形成。當然取得這樣的訓練成果離不開滿清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滿清政府也因為支持袁世凱訓練北洋新軍。耗費了大量的國力和軍事開支。導致已經不堪重用的滿洲八旗兵和綠營兵更為不堪。


因此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後,主政的攝政王載灃和裕隆太后便積極調集北洋新軍開赴前線準備消滅南方革命軍。然而北洋新軍並不是滿清政府的新軍,而是袁世凱的私人軍隊,此時的袁世凱正在老家河南賦閒釣魚。北洋新軍同意出戰的條件便是要求滿清政府統治者重新啟用袁世凱並且委以重任。由此可見,滿清政府耗費心血精心鍛鍊的一支新軍,並非是滿清政府的一把利刃,反而成為了袁世凱的私人武裝。

無奈之下,攝政王載灃不得不重新啟用袁世凱並且委以重任,就這樣袁世凱才命令北洋新軍開赴漢口,與南方革命軍展開對陣。然而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袁世凱早已經看清了滿清政府的懦弱與無能。再次得勢的袁世凱並沒有命令北洋新軍拼盡全力消滅南方革命軍,而是將戰爭維持在對峙狀態。進而依託前線的戰場形勢為自己謀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和資本。



因此,辛亥革命的爆發,從一場推翻滿清政府的起義運動慢慢變成了袁世凱重新回到權力中央並且左右中國歷史進程的機遇。而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發展也都掌握在袁世凱的手中。風雲際變之時袁世凱成為了最關鍵的人物。因此袁世凱一方面與南方革命軍保持著軍事對峙狀態,一方面秘密派人前往南方革命軍軍中秘密談判。同時不斷的向年幼的小皇帝溥儀和滿清貴族施加壓力,迫使其放棄皇位和江山社稷,退出中國歷史的舞臺。


最終在袁世凱的不斷運作之下,南方革命起義軍的最高領袖孫中山對其進行了妥協。同意在推翻滿清政府統治之後,由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一職。同時滿清政府在得到了袁世凱承諾的清朝皇室優惠政策以後,也同意宣佈和平遜位,退出中國歷史的舞臺。


就這樣,推翻腐朽落後的滿清政府統治的目的達到了,但是辛亥革命運動的成果也被袁世凱所竊取。而滿清政府及其所擁有的近百萬滿族八旗子弟兵和綠營兵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和平遜位的事實。搖身一變成為了中華民國的新國民。


珞珈山的貓



感覺這個問題嚴重侮辱了大家的智商…

我們不說溥儀當時只是個六歲的小屁孩,啥也不懂。也不說全國的舊軍、綠營、巡防營再加上北洋新軍等有沒有一百萬。就說清庭擁有戰鬥力的到底有那些軍隊,就說這些擁有戰鬥力的軍隊,清庭真的可以控制住嗎。

首先清末擁有戰鬥力的軍隊也就是新軍了,這些新軍在全國各地還沒有普及到位的時候,就爆發了辛亥革命,這時候相當一部分省份的新軍直接成為了革命軍。而北方的新軍以袁世凱的北洋軍為主,也就是後來的北洋軍閥。

北洋軍壓根不聽清庭的命令,只聽袁世凱的命令,所以說清庭根本調不動。

當然清庭也並非無兵可調,還有一支忠於皇室的禁衛軍可調,大概有一萬兩千餘人。

也就是說清末清庭能直接調動控制的軍隊也就是一支禁衛軍了,也就是一萬多人。還百萬大軍,估計那百萬大軍是夢裡才有的吧。

而且就是剩下這麼一支禁衛軍也被袁世凱給架空了。

首先辛亥革命爆發以後,清庭指揮不了北洋軍,所以只得讓袁世凱回京收拾殘局。袁世凱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把北京及其北方的軍事大權完全掌握自己的手裡。他先是取得了近畿北洋各鎮及毅軍薑桂題等部的節制調遣全權。

就剩下北京城內載濤統率的禁衛軍沒有控制,因此袁世凱向清庭建議,皇族大臣應當出征南方為各軍的表率,這樣一來,使膽小如鼠的載濤自請解除軍職。袁世凱趁機將自己帶來的衛隊編為拱衛軍,派段芝貴為拱衛軍統領,再把禁衛軍調駐北京郊外。

當然禁衛軍看似由載濤負責,實際上他也就掛個名。具體負責人是良弼,良弼是堅決的抵抗派,還主張建立“討伐軍“南下,袁世凱也不好正大光明的除掉他。這時候袁世凱可謂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袁世凱為了名聲不好意思下手,猶豫之際,同盟會的彭家珍為了清庭和平退位,刺殺良弼,良弼因此重傷而死。

這樣一來,禁衛軍徹底落入袁世凱的心腹馮國璋之手,清庭再也無兵可調。不論是名義上的皇帝溥儀,還是實際上的統治者隆裕太后,都成為了光桿司令。

按照這段歷史說來,辛亥革命開始,清庭能直接控制的禁衛軍也就是一萬多,哪裡有一百萬呢。到了後期禁衛軍都被袁世凱控制,更是無兵可調了,拿什麼跟南方革命軍決一死戰呢?

拿自己的嘴?拿口號?還是拿夢當一百萬大軍去決一死戰呢?

而正因為清庭到了最後,南方是大部分獨立,北方軍隊基本上被袁世凱控制,已經無兵可調,才接受了和平退位的條件的。


宋安之


1912年2月12日星期一,宣統帝溥儀在隆裕太后的代表下宣佈退位,標誌著清朝正式滅亡,而這天是溥儀(1906年2月7日)6歲生日的第5天。清朝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模仿英國的憲法——《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中的第十條有“皇帝直接統率海陸軍。”的規定。溥儀可以說手握百萬大軍,完全可以與孫中山決一死戰,為什麼乖乖退位呢?難道“孤兒寡母”好欺負?皇帝不是還有真正的親爸爸攝政王載灃嗎?而且當年張之洞對載灃說重視民意,防止民變。攝政王當時就說:怕毛啊!有兵在!

當時的確有兵在,但並不是100萬,而是1萬多兵力!

清朝末年八旗兵有2.6萬,基本是渣;綠營兵有60萬,清末都變成了警察;而曾國藩的湘軍被解散、左宗棠的楚軍沒落,李鴻章的淮軍在甲午戰爭中凋落。清朝末年,清廷為了強軍興國,決定對這些軍隊進行選拔精英加上重新招募,採用西式練兵,西式裝束,而建立新軍。清末新軍共有十四個鎮、十六個混成協、禁衛軍兩協加上數個獨立的標、營。而這十四鎮中除了北洋六鎮、湖北第八鎮、南陽第九鎮是正規軍,其他的都是暫編。暫編意味著還沒通過陸軍部校閱考評,合格則去掉暫編。

清朝皇帝依據憲法名義上掌握軍隊百萬,但實際上他一個兵也掌握不了,誰叫他只是個寶寶呢!前面說了,攝政王載灃說有兵在,那攝政王是不是掌控百萬雄兵呢?名義上是的。但實際上攝政王掌握的軍隊也只有1萬多精兵,也就是兩個協的禁衛軍。這裡福垊說一下清末新軍的編制。清末新軍編制為軍(兩鎮)、鎮(相當於師,兩協)、協(相當於旅,兩標)、標(相當於團,三營)、營(四隊)、隊(相當於連,三哨)、哨(相當於排,三棚)、棚(相當於班)。新軍最強的是北洋六鎮,他的老大是袁世凱。之所以說攝政王只有一萬兵力,就在於新軍尤其是最強的新軍——北洋六鎮不聽攝政王的。

攝政王奪兵,孫中山起事

攝政王就用皇室人員擔任軍部長官,自認大元帥,但縣官不如現管,北洋軍根本不買賬。於是攝政王就讓袁世凱被生病,從而想著奪取袁世凱乃至全國的兵權,做個真正的手握百萬的大元帥。然而他這個大元帥跟光桿司令差不多,北洋軍陽奉陰違,只知袁宮保不知大清朝。好在天下無事,攝政王也自鳴得意時,孫中山給袁世凱來了個“神助攻”。

新軍因為知識分子居多,而且孫文思想也不斷向軍隊滲透,導致南洋第八鎮中有很多革命黨。他們懷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平均地權,建立民國”的宗旨,準備要革清朝的命。然而他們需要一個時機,結果四川給湖北一個神助攻。四川人民自辦鐵路,清朝卻要收歸國有。在民有和國有的矛盾中,地方立憲士紳、同盟會員為了民眾的利益,起來抗爭。結果四川總督奉命壓制,從而鬧氣民變,而四川的新軍不願意彈壓自己的父老鄉親,清廷於是從湖北借兵入川。這下鬧起了武昌起義,四川也鬧得更厲害了。

摘桃哥袁世凱來了

攝政王立即令北洋軍打南洋叛軍,大家都是新軍,都是漢人,何必呢?結果將在外君命就是不授,光桿大元帥攝政王可苦逼了。但人爭一口嘛,他就讓軍諮大臣禁衛軍長官載濤去平叛。載濤沒打過仗,雖有精兵萬人也是一籌莫展。面對武昌的危急形勢,攝政王不得不把送出去的“大爺“再請過來。這時袁世凱擺起了架子,你不是我腿腳有病嗎?我的病還沒好,沒法報效國家。攝政王只好舔著臉道歉說好話,並許以內閣總理大臣高位,這才把袁世凱請來了。

袁世凱一來,北洋平叛很賣力,南洋的叛軍逐漸不敵。清廷正在開心之際,袁世凱卻令馮國璋”休息一會“。然後,袁世凱獅子口大開,以平叛的名義要錢。只要平叛,給你錢!因為要錢太多,清朝要求分期付款。袁世凱就提出了要權,以南洋叛軍來要挾清廷退位。清廷被逼無奈只能退位保富貴保平安。


福垊


儘管溥儀在退位時,號稱手底下一共還有100多萬的士兵,但是溥儀只是一個小孩,兵權真正的掌握著是袁世凱和其他大臣。

袁世凱掌握著清朝當時所有的新軍,一共有20多萬,這也是清廷真正的戰鬥力。其他的80多萬隻是濫竽充數的八旗子弟所掌握的舊式軍隊,沒有任何的戰鬥力。甚至。筆者懷疑這80多萬人中,有一半的人是不存在的,是空餉。所以說打不打不打是袁世凱說了算,並不是溥儀說了算。

袁世凱肯定不會打。事實上袁世凱並不支持清政府,甚至在自己大權在握的時候,對清政府的很多做法都是極為不滿的。在清末有傳聞稱攝政王與袁世凱不合,想想也是:清政府每年拿那麼多錢去要袁世凱的軍隊。

筆者說是袁世凱的軍隊,而不是清政府的軍隊,是因為這20多萬的部隊根本不聽清政府的,只聽袁世凱的。雖然他們的裝備是清政府買的,軍餉是清政府發的,但卻只聽袁世凱的。

在1911年的時候,袁世凱對清政府獅子大張口,提出要更多的軍費,以此來擴充新軍的實力。清政府為了成立新軍已經花光了國庫所有的錢,這個時候實在是沒錢給袁世凱。

而且南方的孫中山及眾多革命人士來勢洶洶,看起來準備充分,勢必要將清政府趕出中國。而且清政府還要賠償列強許多銀子,國庫就更加空虛。袁世凱要不到軍費,與清政府的間隙隔閡越來越大,幾乎要獨立出去。

在1911年的時候,孫中山所率領的革命人士和袁世凱進行過接洽。雙方對於推翻清政府達成了共識,只不過第一屆民國大總統要由袁世凱來當。孫中山當時也同意了這個提議,於是,在清政府內部,袁世凱三番五次的推波助瀾,使得幾乎所有的漢族大臣不再幫助清政府。

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已經失去人心的清政府也不想再強撐下去,還不如變賣家當就此退位,了卻所有的煩心事,帶著一大筆銀子就此歸隱。

有人說推翻清政府的最大推手是袁世凱,筆者認為誇大了袁世凱的作用。他只是一個有心機的投機分子,倘若不是看著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人士勢力龐大,他肯定會支持清政府,與革命黨不共戴天。

所以說推翻清政府的是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人士,並不是袁世凱。袁世凱只起到了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雖說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所摘取,但這也是相互妥協的結果,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至於溥儀退位,清政府結束自己的統治實屬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之選。當時的中國已經不是清政府所能控制的了,在內政上有列強的干擾,各地的革命軍整裝待發,脫離控制。人民起義一波又一波,封建統治已經是搖搖欲墜,強弩之末了。在加上清政府國庫空虛,也無力支撐。就算是他們想支撐也沒有真正的有識之士幫助。

溥儀的退位表明了封建統治在中國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土壤,袁世凱雖然在辛亥革命之後妄圖復辟。也確實成功了,但是隻堅持了100天不到。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雖然有時候會停滯,有時候車轍下有石子,看起來好像在退步。但前進的大勢是不可逆的,結束封建帝制就是當時歷史前進的大勢。


無筆史官


當時的溥儀雖然6歲了,但還只是個沒斷奶的娃娃啊!


據後來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記載,溥儀真正斷奶是在他九歲那年,奶媽被宮裡堅決送走了,溥儀痛失奶媽,哭的哇哇大叫。這樣的一個孩子,手握百萬大軍又能如何呢?

清室無強人

先說溥儀時的朝廷終究要有個老大,這個老大是誰呢?其實當時的政權也不在宮廷之中,由於隆裕太后是個隨遇而安的女人,沒什麼太大的理想,不像慈禧太后一般,對權力那麼渴望。


於是乎溥儀的親爸爸,攝政王載灃,也就成為了事實上“老大帝國”事實上最高統治者,軍政大權總覽,政務悉決一身!載灃不是昏聵的浪蕩子弟,但也不是力挽狂瀾的經緯之才,他是一個循規蹈矩,沒什麼特色的庸碌之人,或可以守成祖業,但無法開創未來,將一個病入膏肓的老大帝國交付於一個如此之人,敗亡不過是遲早的事。

事實上,清帝遜位,軍閥割據,早在辛亥革命數十年前就有人預言過了!

於是乎,我們要說的關鍵就來了。大家都知道,在太平天國以前,清朝為了防止漢人做大,事實上軍隊都是緊緊握在滿族貴族手裡的,以八旗和綠營為代表。

但是後來太平天國席捲中國,清廷任用漢臣編練新軍,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應運而生,成為當時無與匹敵的絕對軍事實力。太平天國事後,立馬就有人敏銳的看到未來國家的格局與形勢,其中著名的有曾國藩幕僚趙烈文的預言:

“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分剖離析。然而主德隸重,風氣未開,若無抽心一爛, 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我估計,異日之禍,必先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他說這段話在1867年,四十四年後,果然清朝亡於“方州無主,人自為政。”而這種局面出現的關鍵就是自湘軍起,漢臣手握重兵,有了威脅中央集權的能力。

曾國藩是個大忠臣,也看到這種局勢的發展,於是太平天國剛滅後,便將十幾萬的湘軍裁撤了十之八九。

可是末世皇朝戰爭不斷,後來平定捻軍,又要人來打仗,使得淮軍當道,對外也需要更加新式的軍隊,出現了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但不是每個人都像曾國藩那樣恪守忠君之道。

強枝弱幹,軍閥割據已成

首先在八國聯軍侵華時,便出現了東南互保,此間就有榮祿、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他們稱義和團運動中,慈禧向十一國開戰是被矯詔亂命的,拒不相從,這是典型的軍閥作風了;這大大削弱了清廷權威!

而武昌起義之後,竟然引發了湖廣十五省獨立之巨大的風潮,可見清廷已然人心盡失,載灃見狀已知迴天無力,連後來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也支持共和,最終清廷人心向背;隆裕太后不得不下詔清帝遜位,共和得成。

而所謂的百萬大軍是沒有的,有的最多隻不過是一些皇家禁衛軍,加一塊也沒有一萬人,如何讓他們面對北洋新軍南洋革命軍,以及各地紛紛獨立的狀況呢?

此時局勢所逼,戰無可戰,和無可和,唯退位可保全皇室富貴,孤兒寡母,還是換個皇室優待政策比較划得來!


歷史好奇怪


溥儀什麼時候手握百萬大軍了?如果有,那只是名義上的。

清朝的軍隊,主要有八旗兵,綠營兵,鄉勇,新軍等。八旗兵在康熙年間就爛掉了,戰鬥力還不如吳三桂的雲南叛軍。所以康熙用綠營兵為主力剿滅三藩之亂。到了乾隆時代,八旗兵進一步戰鬥力下降,以至於軍官連騎馬都不會。這一時期,綠營兵成為主力。

但是綠營兵也在腐朽。太平天國起事之後,滿清這才發現,綠營兵也不堪一擊了,除了逃跑還是逃跑。不得已,朝廷下令搞團練,就是組織地方鄉勇。曾國藩就是依靠鄉勇起家,最後率領湘軍消滅了洪秀全勢力。李鴻章是曾國藩湘軍的人,後來獨立出去組建了淮軍。這些都是鄉勇起家。丁汝昌為什麼出任北洋艦隊的司令?就是因為他是湘軍的人,後來又去了淮軍,但是在兩邊又都不是核心,他出任此職位,可以避免任淮軍唯親的閒話。

漢人在這一時期真正掌握軍權,也出任了巡撫、總督等封疆大吏,開始出現地方強大,中央弱小的局面。可以說,清政府能不能維持存在,主要依賴這些地方大員的支持,力量不再掌握在朝廷手裡。即使是慈禧太后,也對手握軍權的李鴻章等人特別優待,從來不敢真正的處罰。

後來,發現湘軍、淮軍也不行了,朝廷又花大錢建設了新軍。而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是新軍之中最強大的力量。袁世凱崛起之後,不斷擴軍,成為中國最強大的軍事主腦。清朝能不能繼續,完全看袁世凱是不是忠誠。溥儀還小,國家實際上是由攝政王主持,而攝政王和袁世凱不是一路人,袁世凱是機會主義者,也不可能繼續為滿清賣命。


懷疑探索者


所謂溥儀手握百萬大軍完全是無稽之談。溥儀如果乖乖遜位,各種優待條件還是會給的。假如聽從宗社黨意見做最後一搏,清朝皇室必定要受滅頂之災。




當年努爾哈赤憑著其父留下的十三副鎧甲起兵,最終統一了建州女真。而後建立了八旗制度,依靠戰鬥力逆天的八旗軍大敗蒙古林丹汗並統一漠南蒙古。清軍入關後,在與南明、大順軍、大西軍等漢族勢力的交鋒中絲毫不落下風。可以說早期的八旗軍絕對是屬於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悍的實力派。


溥儀遜位前清朝的軍事結構由四大部分組成,分別是:滿族的八旗兵、漢族的綠營兵、袁世凱的新軍和洋務運動時期由李鴻章主導的北洋水師。裡面除了八旗兵是根正苗紅的清朝嫡系軍隊,其他三大的兵系幾乎全部屬於漢軍。清朝晚期為何軍事力量分化的這麼嚴重,當年雄赳赳氣昂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八旗子弟兵怎麼就淪落成這般地步了?




其實,這要全怪清朝統治者對八旗兵的放任縱容。自清朝入關以來,因為統治面積過大,以現有的八旗兵人數上還不足以駐防這麼大的疆域。於是將收編的漢軍也編入正規軍,為與八旗相區別,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故稱綠營。但漢軍綠營兵與滿族兵在待遇上卻相去甚遠,八旗兵享有各種政治、經濟特權,賜與莊田,但大部分旗人不得務農,由國家給糧。八旗子弟往往安圖享樂,又缺乏訓練,幾代之後,完全喪失了戰鬥精神。乾隆朝後,八旗腐化更為嚴重。入關時,內外旗兵約二十萬人,至嘉慶時,已有五十之眾,加之家屬,有一百五十萬之多。這些八旗兵依然成了清朝沉重的經濟負擔。




至道光時期,清朝早已是內憂外患危機四伏。道光晚期,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到了咸豐年間,太平天國早已經佔據清朝江南半壁河山,而此時的八旗兵的戰鬥力已經是渣五類的級別,被太平軍虐的慘不忍睹。最終清朝改“以漢治漢”,用曾國藩組建的湘軍、李鴻章組建的淮軍等漢族地方團練來打太平軍、捻軍。依靠這些訓練有素的漢族地方軍才肅清敵人,清朝得以繼續苟延殘喘幾十年。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漢軍得到清朝皇帝的空前重視。




洋務運動興起後,清朝也效仿西方組建現代化的軍隊。以北洋大臣袁世凱在華北組建“新建陸軍”,以張之洞在南方組建“自強軍”,以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到清朝滅亡之前,已經感覺到這些新軍掌握在漢族官僚手中並不放心。1906年清朝組織全新的軍事機構陸軍部,其尚書和左右侍郎都是滿人。袁世凱和張之洞都先後被剝奪了軍權,但這種補救方式已經於事無補,到清朝滅亡前夕,這些新軍已經不受清朝統治者控制了。




到宣統遜位前夕,清朝號稱有100萬陸軍。但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大概60萬人,而其中僅有17.5萬是現代化的正規軍。清朝對軍事的改革並不徹底,隨著八旗軍的沒落,清朝在新軍的財力投入上也顯得過於小氣。而南方的新軍自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影響後很快倒戈反清。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忠於清朝的北洋陸軍,在此後清帝遜位時幾乎是按兵不動、在這種大背景下,清朝滅亡已經是順應歷史潮流不可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