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在中国的河流界,丰乐河、杭埠河与小南河是三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吴定规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将领。然而,161年之前,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发生在这三条小河交汇的无名小镇,而吴定规正是这场大战中真正力挽狂澜的无名英雄。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好吧,不打哑谜,熟悉太平天国历史的,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三河之战。站在太平天国的立场上,史称三河大捷;不过,如果站在湘军的立场上,则是三河惨败。

三河之战,被称之为陈玉成的巅峰之战,而兵败身死的李续宾也由于湘系大v的金牌炒作成为了众人心头虽败犹荣的悲剧英雄。只有吴定规,这个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敢顽强,扶大厦于将倾的大将却被边缘化,成为陈玉成、李秀成身后可有可无的配角。小编仰天长叹,忍不住为他发出一点点声音。

不过,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咸丰八年四月七日,湘军名将李续宾攻克了九江。4天后,湖北巡抚胡林翼与湖广总督官文便开始着手制定下一步的计划,那就是水陆配合,大举东征,先剿皖北,次及皖南,攻打安徽省被太平天国控制的那一部分。

不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第二次东征的计划尚在酝酿,就充满着变数。由于陈玉成部、韦俊部先后奔袭湖北的黄安、麻城等地,这个计划被暂时搁置,直到湘军在李续宾的带领下肃清了湖北,东征计划才得以启动。

算起来,这是湘军的第二次东征。众所周知,湘军第一次东征始于1854年2月25日,从湖南衡阳出发,止于1855年初,江西湖口惨败。主帅是曾国藩,麾下两位王牌陆军大将分别是塔齐布和罗泽南。

不过,本次湘军的第二次东征理论上就没曾国藩什么事儿,因为他当时正在江西的铅山、建昌一带对付来自福建的杨辅清部、石达开部,主帅的重任便落在了湖北巡抚胡林翼与湖广总督官文的头上。

东征之前,计划第二次赶不上变化。由于胡林翼的母亲在七月十一日去世,他不得不丁忧回家料理丧事。东征的主帅变成了官文。自此,湘军的第二次东征相对于第一次便从上到下充满了山寨味道。

主帅官文从能力和威望来看,自然是远远比不上曾国藩。那么,他手下的大将呢?第二次东征也有两位陆军王牌大将,与塔齐布和罗泽南一样,也是一满一汉,分别是都兴阿和李续宾。不过,都兴阿不如塔齐布,李续宾又不如罗泽南,都李组合可以称之为山寨版的塔罗。

不久,第三次计划外的变数来了。按照湘军的原计划,自然是从湖北出发,先攻太湖,然后再去攻打安庆。安庆紧靠长江,这样,自然能够得到湘军水师的有力配合。即使不能取胜,也立于不败之地了。然而,七月十五日,庐州被太平军陈玉成部攻克。这对咸丰皇帝来说,绝对能令他吐血三升。因为庐州不但是当时清方盘踞了将近三年的省会,还是北伐中原的战略要地。咸丰最害怕的,就是太平军危及北方。所以,他当即下了一道圣旨,命令官文让都兴阿和李续宾改变计划,援救庐州。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八日,湘军第二次东征大军兵临安徽省太湖城下,而三河之战也在大军沙沙的脚步声中徐徐拉开了大幕。此次东征,湘军共分两部,一是都兴阿部六七千人,一是李续宾部一万人。

17天之后,太湖被联军攻克。然后,东征军两路分兵,山寨塔齐布即都兴阿经石牌与杨载福的水师联手,按原计划去攻打安庆;山寨罗泽南即李续宾攻克潜山、桐城、舒城,遵从咸丰的旨意,一步步向庐州进军。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看到这里,很多人尽管知道三河惨败,恐怕也会对李续宾的将才称颂不已。一月之内,连克四城,这可真是势如破竹!而且,李续宾部攻克潜山仅用了1天,攻克桐城用了4天,攻克舒城则用了2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桐城,要知道,桐城是安庆的大门,即使在安庆保卫战时期,它也是后于安庆陷落的。

不过,小编要提醒大家,李续宾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基于太平军内部实力虚弱基础上的。因为从本年度,按照咸丰历算是六七月份,太平天国开枞阳会议开始,太潜安桐舒一带的主力部队便被陈玉成带走,解京围去了。攻克庐州只是一个开始,之后攻克江浦、浦口,二破江北大营,六合之战等一系列胜利,都是在这种基础上获得的。

从李续宾攻打太湖、潜山、桐城和舒城的时间上也能看出,正是主力部队东去,所以太平军才会把所剩不多的军队重点布置在安省的门户太湖。因此,尽管都兴阿与李续宾双剑合璧,都兴阿手下还有名将多隆阿和鲍超,太湖依旧是四个城市中坚守时间最长的那一个。太湖一败,安庆无论如何不能丢,别的地方,就只好任由李续宾势如破竹去了。①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领导不在家。兵力又那么少。本来,太平天国在长江以北的安徽共占有个9城池,分别是安庆、太湖、潜山、桐城、舒城、无为、巢县、庐州和庐江。结果,一月之间,湘军拿走了差不多一半。半壁江山都没了,小编能够想象,在李续宾破竹之际,安省一带是如何人心惶惶,失败主义和逃亡主义又是如何在军队中迅速蔓延。

此时此刻,迫切的需要有人站出来主持大局。

这个人就是吴定规。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吴定规,是金田起义的元老。话说,当吴定规参加太平天国时,陈玉成与李秀成还在家乡滕县修理地球呢!不过,人比人得死,如今的陈李都已经变成了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诸侯,而老资格的吴定规却一直默默无闻,从小透明混成了老透明。如今的他是陈玉成的部下,只守着一个小小的三河。三河,是不能与太湖、潜山、桐城、舒城的级别比的,它只是庐州治下的一个镇。

不过,在这危难关头,对太平天国政权的忠心令吴定规挺身而出,老资历又让他在收拾人心时具备了他人不能企及的威望。在他的运作下,人心开始稳定。于是,吴定规“一日五文”,向陈玉成告急。不过,他还有更重要,更关键的事要做,那就是不让李续宾去庐州。

为什么呢?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后世人论及李续宾之三河惨败,多会用一个成语,那就是孤军深入。不错,在三河之战最后那几天,被陈李联军包圆的李续宾的确是一支孤的不能再孤的孤军。但如果他来到庐州,就不是孤军了。

陈玉成攻克庐州之后,安徽的清政府也马上做出了应对。新上任的安徽巡抚翁同书坐镇定远,开始整合庐州溃败的人马,共计一万四千人。与此同时,胜保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在他的老巢盱眙,也有一万多的人马。如果李续宾来到庐州,立即便能与当地的清军联系,然后迅速对庐州展开进攻。而在当时,陈玉成正在大战六合,庐州守军同样严重不足!

作为三河守将,吴定规十分清楚,李续宾想去庐州,其实有两条路。一条是从舒城出发,经桃溪镇、上派河至庐州。小编用百度地图测算了一下,大约50公里,步行12个小时即可到达目的地。在当时,这是一条宽敞、平坦的大路,而且一路之上没有太平军的任何据点。另一条路则需要绕道三河,再从三河出发去庐州。距离远了不说,而且三河有太平天国的吴定规。

可以这么说,若是救援庐州,李续宾不是非得去三河不可的,既然如此,吴定规就得想法子让他来,那就是用自身为诱饵。小编要说,这可真是个大胆到疯狂的决定,因为当时的三河,最多不过一千多人。②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九月十八日,李续宾攻克舒城,随后休兵9日。

吴定规开始行动了。

很多曾经参加过太平军的伪官跑到舒城,主动表示投效。尤其是一位名叫陈文益的军帅,他面见李续宾后,开始舌绽莲花,告诉对方三河富得流油。而且,陈文益谄媚的捧出一张笑脸,说吴定规就是一只乌龟,名字里那个“定”字,就是等着李大人您去平定。③

这个庸俗的冷笑话让李续宾正中下怀,于是,他把三河定为庐州之行的前站。也许,在李续宾看来,连太湖、潜山、桐城、舒城那样的城市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又何况一个小镇?三河,不过是他庐州大餐前的一个小甜点。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行文至此,小编打算盘一盘李续宾的分兵情况,看看他在三河究竟有多少人?其它地方又留下了多少人?

胡林翼有关三河惨败的奏报中,有这样一句话“必先得三河,乃能进兵庐州。然合计兵勇,一分于九江、湖口、彭泽,再分于蕲州、黄州,又分于桐城、舒城,所带不过五千人。”

尽管小编算是胡林翼的粉丝,但还是想说,这么算分兵,也太表脸了吧?

还是作一张表好了!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胡林翼说的这几个地方,最早约两年前就被湘军攻下了,好意思算在三河惨败里面算分兵?

其实,李续宾部万人进兵安徽之后,尽管连克3.5个城,但他并未在太湖与潜山留下人马守卫,李续宾真正的分兵始于桐城。④

九月七日,李续宾攻克桐城。

九月十五日,李续宾离开桐城,准备攻打舒城。临行前,他留下了赵克彰等七营人马,共计2980人。⑤

九月十八日,李续宾攻克舒城。

九月二十八日,李续宾离开舒城,准备进兵三河。临行前,他留下了信前营谢永祜,约500人。此外,李孟群部袁怀忠2000人也被他安置在了舒城东。

这么算下来,李续宾开赴三河的湘军应该约为5500人。⑥

分兵完毕,九月二十八日,李续宾率领5500名湘军来到了三河。

那么,位于三河的太平军工事情形如何呢?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答曰一城九垒。

一城,是1855年由吴定规的前任——蓝成春修建的东西长500米,南北长200米,城墙高8米,宽2米的伪城。

九垒呢?则又被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伪城同位于北岸,共两座,是伪城的两翼。一部分位于南岸,共七垒,其中五垒较大,两垒较小。

此时此刻,李续宾的兵力相对于吴定规,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吴定规迅速收缩兵力,撤出南岸,把人马调回了北岸。

于是,李续宾鹊巢鸠占,当天晚上便睡在了长毛的砖垒中,与此同时,他监督随军长夫,建造湘军的工事。

十月二日,李续宾部工事修好,开始攻打北岸的伪城。然而,尽管吴定规只有几百人,却拼死守城,湘军连攻两日不下。李续宾忍不住发出了感慨:“贼亦能守,惜为贼耳!”⑦

十月三日,李续宾俘获到一封“伪文”,声称陈玉成、李世贤与大股捻军将要前来三河救援。我们知道,捻军并未在三河参战,援军只有两支,那就是陈玉成与李秀成部。这封伪文也许来自吴定规一方的虚张声势,目的是吓唬李续宾;也许真来自陈玉成,目的是为了稳定三河将士的人心。但无论如何,援军正在从远方向这里赶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此时此刻,摆在李续宾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迅速拿下三河伪城,否则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界。

于是,十月初六,李续宾下令强攻,湘军“各负棹几,预备登城,置草填堑,已抵城下,城上铳炮如雨不能上,我军死伤甚众。”看到“置草填堑”这几个字,恐怕熟悉太平天国史的朋友会想起安庆保卫战的最后一幕。那时,陈玉成为了突破曾国荃的壕沟,也这么干过。当然,他的战术被曾国藩大肆批驳,陈玉成也没有解围成功。⑧

七日、八日,伤亡惨重的李续宾只得再次休兵。这时,三河城头寂静无声,所有的人都不见了,仿佛是一座空城。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不过,小编估计李续宾会看到伪城上徘徊着一个身影,那就是被他开膛破肚的林启荣。在九江,林启荣也曾经用类似的办法守城。然而,当你以为城内空虚,开始进攻的时候,城头突然出现守城者,同时枪炮齐下,给予进犯者最残酷的反击。⑨

吴定规亮出这种阵势,是在用无言方式告诉敌人,三河,你们攻不下了!

初冬的风吹过三河的旷野,李续宾与所有半年前攻打九江的湘军都开始不寒而栗。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为了攻克九江,湘军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那是曾国藩险些跳水、三年多的光阴和无数的生命。而且,李续宾是在湘军水师的配合下,指挥着两万陆军,又凭借胡林翼的天才指挥与湖北的强大后勤才拿下的那座孤城。

如果说这就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也来的太快了。

就这样,吴定规凭借一己之力,成功的把李续宾留在了三河。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说到这里,有人恐怕早已按捺不住了。陈玉成呢?要知道,十月十日李续宾就挂了,而现在都八号了,还没陈玉成什么事儿呢!

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陈玉成是什么时间到的三河?

我们打开曾国藩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五日的日记,其中记载身在江西的曾国藩接到了李续宾及其六弟曾国华来自三河的书信,其中记载着三河攻剿不顺手,而且陈玉成快要来了。

那么,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写的呢?

曾国藩告诉我们,信是十月七日夜写就,八日发出。根据后来李续宾的开战时间分析,陈玉成应该是十月九日到达的三河。在这之前,陈玉成一直疾驰在从六合到三河的途中。所以说,李续宾大军压境前稳定人心,诱拐湘军进入三河以及之后艰苦卓绝的守城,陈玉成有完全的不在场证明。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正是吴定规在李续宾最凶猛的时候与之硬杠,才有三河一战最终的胜利。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现在,我们需要看第二个问题,陈玉成的援军对三河李续宾部全军覆没有决定性作用吗?这就要探讨第三个问题,陈玉成带来了多少人!

答曰:不知道!因为湘系笔杆子的把持,太平天国一方也没有提供任何数据,陈玉成军队的确切人数已经湮没在了历史的深处。然而,小编要说,陈玉成的援军并不会很多,加上李秀成的,估计最多不过两万,且其中真正的战士更是要远远少于李续宾的部下。

1、太平军有夸大自己人数的传统,以此达到吓唬敌人的目的。

2、李续宾生前,是湘系捧出的第一名将。然而,这么一个神话,竟然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对于朝野上下的质疑,湘系自然要拿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湘军也会夸大太平军的数量。

(1)湖广总督官文是最早向皇帝报告陈玉成援军人数的,十月二十一日,即李续宾死后的第11天,他在仓促间告诉皇帝,援军“数万”。

官文的数字来自哪里呢?

答曰:赵克彰。

赵克彰就是被李续宾留在桐城,负责后方的湘军将领。

(2)因为李续宾之死,胡林翼提前结束了丁忧的休假,回到湖北主持大局。十二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官文发出奏报的两个月后,胡林翼告诉皇帝,援军“号称十余万”。

(3)李续宾临死前,曾经写过一份遗疏,并着人带出。然而,受托人很不靠谱,在路上把遗疏失落了。当然,也许遗疏丢失是因为李续宾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遗言让他本人看起来不是那么美好,便被丢失了。于是,湘系为他捉刀写了一份,在这份遗疏中,援军是“十余万”。

(4)远在江西的曾国藩,给出的数字也是“十余万”。

(5)然而,到了李续宾年谱,援军人数变成了“三十万”。自此,很多网文都喜欢采用这个数字。要知道,安庆保卫战时期,在湘军的记录中,陈玉成一次带兵,最多也只有三万啊!

3、湘系总结李续宾本人的错误,一般会归纳为两条,一是分兵,二是一路血战人员折损。然而,小编要说,作为三河援军的陈玉成与李秀成,他们在歼灭李续宾之前,也没闲着啊!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众所周知,李续宾去三河的原因,是因为陈玉成在七月十五日攻克了庐州。小编就撸一撸之后陈玉成与李秀成的军事行动:

八月十九日,陈玉成与李秀成在乌衣大战德兴阿部。

二十日,陈李联军占领了浦口。

二十三日,陈玉成占领了江浦。

二十四日,李秀成占领了天长。

二十八日,李秀成占领了仪征。

九月三日,李秀成占领了扬州。

十八日,陈玉成占领了六合。

这一路征战下来,难道陈玉成李秀成的部队就没有血战,就没有人员折损?要知道,李续宾面对的是主力部队东去,空虚状态下的安徽。陈玉成与李秀成却是在与江南、江北两大营的正规军作战。

自庐州陷落到李续宾死前,陈玉成与李秀成攻下,并一直保留的地点有:庐州、浦口、江浦、天长、六合。这么多地方,难道陈玉成和李秀成就不用分兵驻守?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而且,庐州是什么地方?它在咸丰皇帝心中的重要性,李续宾分兵的桐城和舒城捆扎在一起,也是比不上的。浦口、江浦,又是什么地方?它在两大营的眼皮底下,而且是天京粮道得以畅通的关键据点。六合的重要性,更是不用说。这些地点,哪里不需要分兵布下精锐?

而且,陈玉成是收到吴定规的“一日五文”的求援信后,先回天京请示了一趟洪秀全,让洪秀全命李秀成来帮忙后,才出发的。军情如火,他必然日夜兼程,即使沿路裹挟,也不可能裹来多少。

4、现在,看一看翁同书是怎么说的吧!

我们知道,在七月十五日,陈玉成攻克了庐州。当时,清廷的两届巡抚正在办着交接,福济即将离任,翁同书正从江北大营向这里赶。结果,半路上他得知了庐州陷落的噩耗。还没上任,省会就丢了,翁同书瞬间懵逼。在这种状态下,他与官文一样,都在无意中说漏了嘴,在给皇帝的奏报中最大限度的还原了陈玉成军队的数量。按照时间顺序,他分别给出了三个数字“万余”、“两万余”、“数万”。

从庐州到三河,相距不到三个月,陈玉成到底有多少人,估计大家心里也就有个谱了。

5、陈玉成的援军究竟有多少人,陈玉成是知道的。所以,当他来到三河之后,并未主动进攻。如果真有十万大军,恐怕也不用打了,一人一口吐沫就足以淹死李续宾。

与此同时,陈玉成有多少人,李续宾也心知肚明。因此,在九日夜,他派出1800人主动出击。⑩试问,陈玉成如果真有十万大军,这1800人就是一个大肉包子,直接送去喂狗了。李续宾怎么说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即使三河之战中他再昏招百出,也不可能派出一千多人去挑战几万大军的。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陈玉成真没带回多少人,能战之士更是少之又少。

说句题外话,吴定规看到陈玉成巴巴赶来,居然带来的是这么一帮破烂,估计也会吹胡子瞪眼,忍不住往身后摸,想摸出一根打狗棍的。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李秀成事后回忆,这1800人做成的肉包子居然在开始时杀的援军大败。然而,突然天降大雾,厮杀的两军顿时乱了。关键时刻,李秀成率几千人马到来,作为生力军加入了战斗,吴定规也带领军队杀出了三河,李续宾被打的溃不成军。

十月十日,李续宾死去。然而,尽管主帅不在,还有不少人率先逃走,李续宾的余部依旧顽强的,依靠湘军修建的工事做着垂死挣扎。十三日,陈李联军大破李续宾余部,湘军壁垒全失。从李续宾余部的防守时间上看,太平军加在一起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多人。

所以说,在三河大捷中,陈玉成起的作用并不大。如果把李续宾比作一个七个烧饼就能喂饱的肚子,那么,吴定规就是前六个烧饼,陈玉成只是缺了一口的最后一个,而李秀成,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那一口。不过,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臣,就是那场大雾。

三河的大雾,可以媲美大渡河的洪水。

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吴定规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天兄圣旨》,告诉我们他是资历深厚的金田元老。一次就是三河大捷,可惜的是,在三河大捷之前,吴定规默默无闻,之后,更是消失在了历史的深处。

他是不是死于之后收复桐城、舒城、潜山、太湖,高奏凯歌的一系列征战?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在三河大捷中,他的担当、勇气、周密的布局、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战斗力,象一道流星,短暂而明媚的照亮了太平天国历史的天空。

他是杀死湘军第一悍将的最大功臣,却被陈玉成李秀成逼成了小透明

不过,说起害死李续宾的凶手,湘军普遍认为一号元凶就是陈玉成。但话又说回来,陈玉成和李续宾是两国相争,杀李续宾,是人家的本职工作。湘系大佬们尽管不原谅,却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三个人,他们表面不说,却打心眼里不理解,不原谅。那就是一个昏君,两个奸臣。

一个昏君自然是咸丰,两个奸臣则是官文和胜保。但在小编看来,此三人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害死李续宾的人,是曾国藩。当然,曾国藩的弟弟与李续宾同在三河,曾国藩肯定不是故意的。但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外号“剃头”的曾国藩就是一个大杀器,他一不小心就害死了李续宾和自己的弟弟。

那么,远在江西,根本没有参加三河之战的曾国藩是如何害死李续宾的呢?且听小编下回分解。

①湘军的东征计划、兵力及行动是小编根据《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胡林翼集》、《刘锦堂李续宾奏稿》、《李续宾年谱》整理。

②沈心康在其1958年发表的论文《太平军三河大捷》中,采集了一位三河76岁老人的口碑。据老人说,三河之战时候,驻扎在三河的太平军共有200人。

方玉润在《星烈日记》中记载,在三河大捷的第二年,他遇到了亲身参加过三河之战幸存的湘军士兵。从士兵的口中,他得知三河太平军曾经出城亮队,不过五六百人。

最后,李续宾本人的奏疏中有这么一句话“现已不满五千人,皆系疲乏之卒。三河一带悍贼虽多,自揣尤足以制之。”可以推测,正是三河太平军人数稀少,才使得李续宾有自信,做出了进军三河的决定。

③陈文益劝说李续宾去三河一事出自余一鳌的《见闻录》。事后,陈文益从军帅被提拔为豫爵,从这里,可以看出陈文益是有人指使的,而这个人只能是吴定规。至于伪官投效,在官文的书信,出处为《三河之役——致李续宾兄弟函札》、胡潜甫的《凤鹤实录》、孙云锦的《杂文仅存· 记与曾事恒统帅论搜捕伪职语》等史料中都有记载。

④太湖是李续宾与都兴阿一起打下来的,所以算半个。其实,舒城也不能百分百算是李续宾攻克的,因为李续宾攻打舒城时,李孟群曾经派遣部下袁怀忠率2000人前来帮忙。根据官文的奏报,李孟群与袁怀忠都曾经在舒城参战,但从李续宾的年谱与事后湘系大佬们的书信中推论,李孟群应该没有来,而只是派遣了部下。

⑤2980人出自傅耀琳编纂的《李续宾的年谱》,虽然其中不无为李续宾吹嘘之意,却有很多史料都来自当事人的口碑。以湘军营制500人计算,七营人马当为3500人。计算得出一路存活率为85%,2980人还是比较可信的。

⑥李续宾共率领13营人马,理论人数6500人,以桐城湘军85%的存活率折算,为5525人。

⑦李续宾初到三河攻打九垒的情形根据胡林翼的奏报,是在十月二日连下九垒。但据其年谱,则是太平军先撤出了南岸的7垒,收缩兵力,集中兵力于北岸。小编认为,《年谱》的说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⑧曾国藩批驳稻草战术,见其给曾国荃的家书。当然,曾国藩曾经试验过稻草战术,也见过其他湘军使用稻草战术失败的案例,才得出的这个结论。

⑨曾国藩在家书中曾经称赞过林启荣的沉默式守城法。据罗泽南年谱记载,罗生前也称颂过林启荣的这种守城方法。

⑩李续宾派出了五营步兵与一营马队,出六成队,按湘军营制500人折算,为180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