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委屈新娘深夜發朋友圈:千萬不要和心窮的人交往

以最大的誠意去交往,但是要遠離不知回報的人。

01

最近微博關於“18個同事共隨禮1314元”的熱搜,十分有趣。

最委屈新娘深夜發朋友圈:千萬不要和心窮的人交往


結婚設宴,迎來送往,本是人生的“高光時刻”,不過新娘小徐卻十分受傷:公司18個同事派了兩個代表參加婚禮,合起來就給她發了一個1314的紅包。

原本一張大桌孤零零坐了兩個人,相比丈夫同事那邊熱鬧的情景,小徐有些下不來臺。

“他們結婚的時候,我最少也要隨禮300塊錢,可如今到我結婚,卻來這麼一出。”小徐說,“這不是欺負人嗎?”

1314聽上去吉利,仔細一算,人均不足百元,加之老公調侃“不曉得同事關係有多差”,令她越想越惱火,隨後,她把此事發到朋友圈吐槽,並屏蔽了同事們。

沒想到,這件事被人搬上微博,各大新聞媒體爭相轉載,不但上了熱搜,還掀起了諸多評論。

有人說同事不厚道,也有人說小徐不大氣。

叔認為,真正的衝突,是小徐感覺沒有得到應得的“回禮”,而同事覺得沒去吃飯,少拿點錢也無所謂。

份子錢,本該是錦上添花之舉,卻常常變成給新人添堵。

我很理解小徐的委屈——我讓你人前顯貴,你讓我臉上無光。

記得表妹結婚時,姨媽特意叮囑她:成家過日子,一定要有個禮賬本,人情往來,無論是東西還是錢,要記清楚,該還禮的時候只能多,不能少,這是做人的規矩。

你借我十分,我還你十一分,多的一分是情分。

與人交往的最佳平衡狀態,不就是雙方都不吃虧,感情卻日益深厚嗎?

做人最大的體面,是有人喜歡你的禮尚,也欣喜與你往來。

02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一直付出,卻得不到回應的關係要不要堅持?”

有超過半數的人認為應該放棄。

其中有個高讚的評論:

“大學時,我幫一室友打了四年的水。

結果有一次我想讓他幫我從食堂帶個飯,卻遭到了拒絕。

當時真的挺傷心的,大學畢業後我就再也沒有聯繫過他。

很多關係付出得不到回報,讓人絕望。”

與人交往,重在有來有往。

一段長久的情誼,從來不是靠單方面的支撐維繫。沒有回應的關係,終歸是一條死路。

叔的大學室友小勇,一度讓我們整個寢室都很頭疼。

他花錢沒規劃,生活費常常月中就告罄了,便向我們各種借錢,常常是欠的錢沒還完,便開啟了下一波。

幫他買飯或者零食飲料,他絕不會主動付給你錢。

寢室AA制聚餐,也是健忘性不給錢。

他的生活用品,是能蹭別人的就絕不買……

這樣的小事,數不勝數。

有一次,我在外做兼職結束,返校時接到他的電話,說想吃校門口的小蛋糕。

我正好也沒吃飯,便買了一些帶回去,說一起吃。

結果我把蛋糕放下,上過廁所回來,他吃得滿嘴流油,正把最後一個小蛋糕一口吞進嘴裡,看著他鼓鼓的腮幫子,我只能摸著餓得扁扁的肚子,苦笑著下樓去買泡麵。

一開始我們以為他家條件不好,不想和他較真。可後來發現,他花錢買遊戲點卡毫不手軟。

而且,他經常趁著別人不在時,買份全家桶自己大快朵頤。

若是你跟他講理,他反而說你“這麼計較,像個婆娘似的”。

最後,大家不約而同地疏遠了他。

要知道,你每一次貪的小便宜,每一次的小聰明,都在敗壞你的人品。

就像《禮記·曲禮上》上說的: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為人處事最美妙的,是為對方付出時,不記掛在心上,卻總是在不經意間收到回應。

03

去年,馬雲用2000萬美金回報當年200澳元的新聞,讓人津津樂道。

早在八十年代,澳大利亞的Ken Morley來華,住在杭州,期間認識了16 歲的馬雲。

Ken沒有上過大學,但對馬雲要上大學的想法非常支持。Ken經常和馬雲談起紐卡斯爾大學,鼓勵馬雲奮鬥。

兩人平時主要依靠書信交流,每次馬雲寫的英文信,都會得到Ken的修改,細緻到修改他的每個單詞和語法。

每隔半年,Ken會給馬雲郵寄一張支票,兩年時間內,他給馬雲一共寄出了兩百多澳元。

幾十年過去了,雖然Ken Morley已經去世,但馬雲一直將Ken視作為他開啟世界之窗的導師。

2017年馬雲來到Ken的故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用自己和Ken的姓氏命名“MaMorley”獎學金,出資2000萬美金,以此回報Ken當年的知遇之恩,並用這筆獎學金去幫助更多的人。

馬雲的這份知恩圖報,應該是“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的最好詮釋了。

沒有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他一定花費了時間和精力,要感之、念之、回之,才會有情誼深厚,天長地久。

香港首富李嘉誠說過:

“不要讓和你交往的人吃虧。”

聰明的頭腦,是意識到別人是否開心,而善良的內心,是不佔他人的便宜。

與人相處,如同山鳴谷應,你投之以桃,我報之以李。

04

真正有修養的人,會把握好與人相處的分寸感,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舒適:

鄰居送來製作的點心,會用家鄉的特產回贈;

同事幫忙加了一個班,會請他吃飯以示感謝;

即使朋友借了一筆錢,也會在還款時,再多加一個紅包作為利息。

人與人之間長久的和諧相處,是建立在禮尚往來這一原則和基礎之上的。

人生在世,一輩子會遇見許多的人,有些人值得我們真心相待,有些人卻不值得。

那些心窮的人,如同冷血的蛇,多少的暖都捂不熱。

而內心富有的人,臉上帶笑,心裡有光,旁人總是能從他身上汲取能量。

這個世界並不薄涼,遠離不停消耗你的人,把你的好,留給那些懂你的人,你的世界才會深情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