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菜粕重返我国扫清障碍,谈谈其前世今

自中美贸易战以来,由于进口大豆数量会因此受限,所以市场对于如何运用其它植物蛋白原料来替代豆粕的讨论一直方兴未艾,但在其中有个问题却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那便是我国有多少其它的植物蛋白原料可供使用,全球又有多少原料还可供我们进口。而其中,印度菜粕的举动又是菜粕市场人士比较关的内容之一,毕竟印度菜粕曾经是我国进口菜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印度菜粕重返我国扫清障碍,谈谈其前世今

近日,汇易获悉:目前,印度菜粕、豆粕出口到中国的市场准入已获批。同时,为促进中印两国贸易发展,印度使馆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以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将于2018年9月19日9:30在北京四季酒店举办“中印菜粕及豆粕对接会”。并且,早在今年6月26日,中国政府公布将自7月1日起将印度、韩国、孟加拉国、老挝和斯里兰卡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从3%调降至零,力图增加大豆进口来源,同时宣布减免进口印度豆粕关税。可谓印度菜粕重返我国的道路障碍一再被清除之中。

由于广东检验检疫局多次从印度进口的菜籽粕和马来西亚进口的棕榈粕中检出孔雀石绿,其中印度菜籽粕的阳性率为44.4%,含量从0.48至3.48ppb不等,严重超过我国每100吨中含量不超过1克的标准。因此在2011年6月17日,国家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对进口菜籽粕和棕榈粕检验检疫的警示通报》(下文简称《通报》),将对进口至我国的印度菜粕和马来西亚棕榈粕进行含有孔雀石绿的强制检验,不合格货物作退货或者销毁处理。而之后的10月,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印度进口菜籽粕检验检疫的警示通报》,自从印度菜粕开始了长达了近7年的禁入。

但即便如此,2011年我国印度菜粕进口数量仍然创下了历史之最。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当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45.1万吨的其他油菜粕与19.7万吨的低芥子酸菜粕,两项合计为64.8万吨,占当年我国总菜粕进口的近一半。可见,印度菜粕曾经是我国菜粕进口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时隔近7年后印度菜粕能顺利重返我国,那对于我国的菜粕乃至杂粕供应都是有非常积极正面的帮助作用。不过近日中美贸易关系出现些许缓和迹象,美方已邀请我国政府访美就中美贸易战再度进行磋商,而这对于印度菜粕能否顺利输华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