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風風雨雨 朱志根從家鄉小河遊向太平洋


48年風風雨雨 朱志根從家鄉小河遊向太平洋

2005年,浙江省全運會上,一位省游泳隊的教練告訴錢江晚報記者,自己手裡有個苗子,將來可能會超過吳鵬。6年後,這個教練口中的“好苗子”孫楊,在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錦標賽一舉成名,從此成為中國游泳的領軍人物。

這位一手帶出孫楊的教練就是朱志根,從一個在錢塘江裡打滾的小鎮青年,到世界泳壇的一代名帥,風風雨雨48年。回顧往昔,朱志根十分感恩自己遇到的時代機遇。他說,要“為中國游泳事業,散盡自己最後一分光和熱。”

當年他在家鄉小鎮河道里游泳

岸邊站滿了圍觀的人群

上個世紀70年代,紹興上虞的瀝海鎮出了一名在游泳界響噹噹的人物。當時,朱志根還是浙江省體工隊的一名游泳運動員,在全國游泳比賽中,拿過一些榮譽。雖然還算不上全國最頂尖的水平,但在鎮裡來說,已經是鄉親父老眼中的有大出息的娃。

那幾年,每年朱志根休探親假回老家,鎮裡都要給他組織一場游泳表演大會,地點就在離他家不遠的小河裡。提前好幾天,鎮裡的大喇叭就開始廣播了,預告活動的時間地點。到了那一天就更熱鬧,表演時間是中午,可從上午開始河道的兩邊就站滿了人,大家都等著看這個“在國家拿過獎”的小夥子給他們一展伸手。

歡呼聲,吶喊聲,叫好聲,在河道兩邊蔓延開來,那場面的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如今的流量明星開演唱會。年輕的朱志根在河裡賣力地遊著,這只是一場義務的表演,但對他而言,和他參加過的所有比賽一樣意義重大。

表演結束,朱志根回到家,縣人武部也為這個積極支持家鄉活動的小夥子送來了慰問,順便帶來一刀十斤的豬肉。那是一個物資匱乏、買肉需要肉票的年代,對於農村出身的朱志根家庭來說,這刀肉意義非凡。“我媽媽接過肉,開心得掉眼淚。等人走了,她把肉分成一份一份的,左鄰右舍一家送一點,嘴裡說著‘都是托兒子的福’。”

出生於1956年的朱志根,因為父親在海運公司工作,從小便在錢塘江裡打滾。1970年,他進入浙江省體工隊成為一名游泳運動員,1980年成為省隊的教練。

9年的運動員生涯,他的自我總結是:“我不是最出色的運動員。” 可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升級為教練後的朱志根,才真正迎來了自己人生的黃金歲月。

倫敦奧運會上連奪兩金後

他躲在洗手間裡痛快地哭了半小時

從上世紀80年代,中國游泳界開始走出國門後,中國男子泳壇歷來都被世界高水平選手壓制。相比當年“五朵金花”時期的輝煌,男子泳壇顯得有些落寞。

1987年,廣州全運會,浙江游泳顆粒無收,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差戰績。“當時回來了我們覺得頭都抬不起來,怎麼辦呢,只有拼了命把我們的游泳搞上去。”朱志根說。

這一拼,就是三十年。一有空,朱志根就抱著專業書籍啃,一聽說哪裡有補習班他一準兒報名,摸索總結自己的路子。

到了2002年釜山亞運會,朱志根一手帶出的杭州游泳名將吳鵬,一人包攬200米蝶泳、200米仰泳和400米個人混合泳三項冠軍,在國際賽場上“一炮打響”。

三年後,在浙江省運會上,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朱志根時,他興奮地告訴記者,現在手上有一個很好的苗子,打算好好培養,將來他的成就甚至有可能會超過吳鵬。

當時的吳鵬仍舊如日中天,因此聽了朱志根這句話,錢報記者覺得難以置信。誰知道,6年之後,這個朱志根口中的 “好苗子”——20歲的孫楊,便在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錦標賽的男子800米自由泳比賽中一騎絕塵,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2010年,當時已經是全國資深教練的朱志根帶著幾名隊員前往澳大利亞,向外籍教練丹尼斯取經。此時,朱志根已經從業滿30年,但他沒有執著於自己的成就和侷限,而是選擇完全打破自已以前的理論,把自己又變回一個小學生,跟著外籍教練學習國際頂尖的游泳技術。

2012年,倫敦奧運會,孫楊在400米自由泳比賽中一舉奪魁,成為中國第一個男子游泳奧運冠軍。而在之後的男子1500米自由泳中,孫楊又再度奪得奧運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頒獎儀式結束後,朱志根一個人去洗手間痛哭了一場,長達半小時。“紅旗升起的時候我就掉眼淚了,為祖國培養出一個奧運冠軍,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榮譽。”

過去常去外地冬訓,只為找個溫水館

現在常去外國冬訓,遍學世界新技術

2018年12月11日至16日,2018年第14屆FINA世界游泳錦標賽(25米)在杭州舉行。比賽期間,朱志根受邀給來自全世界的游泳專業人士上了一堂課。

“在自己家門口,給那麼多世界頂級的游泳專業人士講課,我當時的心情是很激動的。因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進步,是中國游泳的進步,是整個國家的進步。“

世遊賽舉辦期間,朱志根每天都呆在小蓮花。看著如今設施完備的恆溫游泳館,朱志根的思緒總是被拉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杭州是沒有室內游泳館的,所以每年冬天,游泳隊就一起到黃山訓練。黃山的室內游泳館很小,每天早上我們五點就開始訓練,那個點游泳館的燈都不開,我們就摸著黑練。泳池因為是地下水,下面的水是溫的,但上面的水還比較涼,運動員要下去遊幾圈,把水攪勻了,溫度才會好一點,但還是冷啊。現如今,我們的條件越來越好,運動員的成績也越來越好。”

多年的辛苦,朱志根落下了一身的病。他很早就查出來糖尿病,心臟也有些問題,如今因為頸椎壓迫神經,他兩隻手幾乎寫不了字,筷子也快夾不住了,關節炎、白內障也一直困擾著他。妻子好多次流著眼淚勸他早點退休,可是他仍然放心不下隊員們的訓練,不肯點頭。丹尼斯稱讚他是“中國最偉大的教練”,可他並未滿足於此,只想盡己所能再多為中國游泳做些什麼。

“若是說遺憾,就是對家庭照顧得太少,當年兒子出生第三天我就離開了杭州,這些年也沒在家裡過過幾個春節,今年過年又要帶隊去新加坡訓練。”

可是更多的,還是圓滿,無論自己的人生成就,還是對國家的付出與奉獻,都不言而喻。“我從浙江一個普通的小鎮走出來,趕上了祖國快速發展的好時候,因為游泳,我入了黨,上了大學,還成為了一名教練,帶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所以我也不想辜負祖國的信任,希望能為中國游泳事業,散盡自己最後一分光和熱。”朱志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