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石門玉湖殿始建於宋,坐落於泉州安溪縣感德鎮石門村,內奉祀北宋時期閩南地區的靈醫吳夲。吳夲(公元979-1036年),又稱大道公、吳真人,字華基,祖籍感德石門。

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石門玉湖殿

清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吳真人祠記》說:“吾邑清溪之山,其最高者曰石門。吳真人者,石門人也,鄉里創廟立祀,子孫聚族山下,奉真人遺容。”吳夲曾任宋代首席御醫,後懸壺濟世,醫德高尚,深受人們敬仰。著有《吳夲本草》一書。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玉湖殿鳥瞰圖

保生大帝是福建省歷史悠久的民間信仰。生前為濟世良醫,受其恩惠者無數,其醫術高明,聞名遐邇,民間稱其為吳真人,尊為“神醫”。鄉民建廟奉祀尊為醫神。目前大陸和臺港澳、東南亞有2000多座供奉吳夲的保生大帝廟宇,信眾近億人,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神之一。保生大帝已成為閩南、潮汕地區及臺灣、香港、澳門、東南亞及中國十大姓氏之一吳氏後代所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祗。

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玉湖殿保生靈光

史載,明永樂十七年,文皇后患乳病,太醫束手無策,太子看到母后病危,就出榜求醫,這時吳真人化做道士前去揭榜,太子傳見,詢問姓名籍貫,真人答曰:吾乃清溪常樂裡石門人,姓吳名夲。太子稟告母后,母后羞於與道士接近,道士乃奏請可以用絲線過脈診治,最後用燒炙施法術治癒文皇后的乳疾。為感恩吳夲救母,太子重金,他不受,封官爵也不受。太子最後問他有何要求,他笑著說確實別無所求,隨即駕鶴飄然飛去。太子震驚不已,轉告父皇。皇帝按照道士之前所報姓名籍貫,派人查訪,方知乃大道真人,即封他為“恩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並賜他金花一對,龍袍一件,後因龍袍不能隨意縫製,僅皇帝身上可著,故改為皇后所著的鳳帔,同時賜石門先人為真人改廟建殿。此後,石門的先人們就在原廟地改建為玉湖殿(玉湖是石門的別稱)。明朝大書法家張瑞圖為玉湖殿題寫“真人古地”匾額。

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真人古地

現今的玉湖殿,《石門吳氏族譜》族譜中有詳實記載:“吳氏第十三世行伍公,於康熙已酉年六月,將其二夫人在赤血侖的墓地,付大道公遷建玉湖殿用,另施殿左田租六石,殿右竹林一所為住殿道士齋糧。”

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玉湖殿老照片

玉湖殿依山而築,坐落在半山腰,殿後青山蜿蜒而上,氣勢雄渾,殿前是百多石階,依次而下,前方有一座渾圓山包,稱為珠山,整個格局,譽為“蜈蚣吐珠”。玉湖殿坐高望遠,上仰青天,下俯家幫,一種博大胸襟沛然而至,正是吳真人的真實寫照。站在殿前,遠處三重山脈橫旦綿延,又稱“三重案”;在左邊山上有一株巨松,巍然聳立,形如旗杆,稱“旗杆樹”;右邊山上有一株玉蘭香樹,亭亭玉立,樹冠直徑五米左右,蓋至地面,樹桿直徑有米餘,高有十五米以上,形如涼傘,稱“涼傘樹”。殿四周青山綠水,修竹清風,景色十分秀美。

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奉祀真人

玉湖殿中奉祀吳真人塑像,別具一格,異於其他各地廟宇的塑像,他頭插金花,身穿鳳帔,五縷長鬚,臉色紅潤,一派儒雅,親切可人。

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碑記文物

玉湖殿大部分珍貴文物及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大規模建築群毀於上世紀“文化大革命”時期。1981年村民才集資在原址重新修復玉湖殿主殿。經二十多年的風雨侵蝕,正面的門柱、板材都有裂縫,油漆也脫落,再次集資重修。於2006年12月11日(農曆十月廿一日)上午舉行重修落成慶典,臺灣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會長廖武治先生(現為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總會會長)和廈門青礁慈濟東宮董事長周學輝、青礁慈濟東宮辦公室主任黎明先生、歷史學者方文圖先生及縣有關領導人一行十多人參加了慶典活動。

福建道教古廟巡展之:石門玉湖殿

臺灣同胞前來謁祖

玉湖殿於1998年9月被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確認為文物保護標誌並樹保護標誌碑;2003年6 月被安溪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責任編輯:視野 組稿:吳文建 攝影:吳承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