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宗教禁忌(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天主教)

各種宗教禁忌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天主教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古時由於人類對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達人渴望不滅解脫的追求,進而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體系,與民間神話一樣,其也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彼此相互串聯,本質是一種精神寄託和終極關懷。

下面列舉一下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禁忌:

佛教的禁忌

中國佛教協會 徐玉成

各種宗教禁忌(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天主教)

佛陀臨逝世時教導弟子們,在他去世以後要以戒為師。佛教的戒(禁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針對僧人和僧團的,另一方面是針對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業的興盛和佛教的根本教義得到弘揚為目的的。佛教自傳入中國後,同各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下面就對佛教的一部分禁忌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中國佛教的禁忌一方面來自於佛教本身的戒律儀規,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國本土傳統民間風俗的影響。皈依佛門的人,無論在家出家,為了發慈悲心,增長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戒。十善實際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細化,分為身、語、意三業的禁忌,其內容包括,身體行為的善(禁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語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識方面的善(禁忌):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

佛教對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為嚴格,這裡僅介紹一部分內容。一、飲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規定出家人飲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條。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眾也不能吃。不過素食的範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薑、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製品、牛奶和乳製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菸。不飲酒也包括不飲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麻醉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菸雖然不是五戒範圍的內容,但是吸菸是一種精神依賴的不良習慣或嗜好,體現了一種精神的追求和貪慾,同佛教要求的清淨無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菸當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對僧人的要求,這既是僧人威儀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菸;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勸酒,或者勸吃肉,也不宜提議同僧人乾杯(茶、飲料等)。

對於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剋制的生活,即不塗香裝飾,不觀聽歌舞劇,不坐臥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對出家眾的稱謂,佛教也有一些講究。中國人一般稱呼男出家眾為“和尚”,女出家眾為“尼姑”,或者稱“姑子”,其實這種稱呼是不準確的,特別對尼眾的稱呼更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

其實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叢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稱為“和尚”。此外,沙彌的剃度師也可稱為和尚;比丘的得戒師也稱“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稱和尚,和尚實際上是很尊重的稱呼。對於和尚可稱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稱“大法師”、“法師”,居士可統稱“某某師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滿20歲,受了具足戒的則稱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內的比丘,還沒有資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稱他們為“師父”,教外人可稱“某某法師”。應該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號,因為這樣做顯得不尊重僧人,容易引起信教群眾的反感。

對於女眾出家人,稱其為“尼姑”並不合乎佛制。正確的稱呼是:年齡滿18歲,在受了十戒的基礎上再加六法,為隨學比丘尼。居士稱“某某師父”,教外人稱“某某法師”。受過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稱“某某尼師”、“某某法師”、“某某師父”、“某某師太”。也有稱尼眾寺院的住持為和尚的。

以上所講的各種禁忌主要是中國漢傳佛教所規定的。中國佛教的另外兩個派系,雲南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也有許多禁忌戒規。本文在此暫不作詳細介紹。

道教的禁忌

中國道教協會 丁常雲

各種宗教禁忌(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天主教)

道教禁忌是在中國古代民間禁忌和原始道教信仰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無論參訪道門,或是旅遊觀光,均應注意道門禮儀和其中的禁忌。本文將對一些道門禁忌略作介紹。

道教的宗教活動,又稱為“齋醮”,是道教信仰的表現形式。道教進行宗教活動的醮壇,是神靈降至之所,既神聖又莊嚴。因此,圍繞醮壇的法器和活動等,自然也十分聖潔,並由此產生了諸多禁忌。壇場禁忌,總的精神就是:諸多穢不可入壇。也就是說,道教在舉行迎真祈福道場時,切不可有弔喪、問病、畜產等不潔之物進入道場。親臨醮壇之人,主要是道士,也不能不有諸多禁忌。據《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成儀?醮後諸忌第十三》,齋醮諸忌略有七條,即勿飲酒;勿食五辛;勿與別人同坐;勿視死看生;勿嗔怒;勿悲哀;勿見血。此外,醮壇中人尤應忌食牛肉。

道教在舉行宗教活動時,不僅要有清靜的醮壇,而且道士本身也應保持清淨之身。在行儀式之前,道士通常要齋戒沐浴,潔淨身心。道士沐浴時忌俗人見浴。所以沐浴須在密室中進行,而且忌用不潔之水。

道教祀神時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祭品奉獻於神壇之上,稱為齋供。對於齋供中的五種供品,各有規定和禁忌。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道士要上香,信眾求神也要上香,上香時,持香者要手指乾淨,切忌“信手拈香,觸以腥穢”;現代供神之花,常以梅、蘭、菊、竹四季之花為上品,次為水仙、牡丹、蓮花。敬神所用鮮花,首重清香芬芳,全無芳香者,或香味強烈、令人生厭者,忌用於敬神;醮壇所用之燈,須用一色芝麻油燃點,忌用六畜脂膏之油,否則會觸穢神靈;道門稱奉獻齋壇之水為七寶漿。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潔之水;道教所用的供果必須是“時新果實,切宜精潔”,忌用石榴、甘蔗之類及穢泥之物。除此之外,食過之物、冬瓜、蕃石榴、芭樂、李子、單碗菜也都不能用於祭神。

燒香敬神是道教的一種信仰行為。所謂敬香者不可不誠,其禁當然就不可不忌。道教燒香禁忌主要有:忌戊日燒香;忌雙香祀神,道教祭神一般多以三柱香為準;忌用右手捻香,須左手持香,右手護香;忌以口齧香,也就是不能用嘴叼香;燒香忌回顧,要心神專一;忌用灶中火燃香。

道門內部具有濃郁的神聖氛圍和宗教色彩,衣有衣的要求,食有食的講究,都不能夠隨心所欲,我行我素。道教服飾禁忌內容很多,主要包括:忌穢褻法服;忌法服不潔、形儀慢黷;忌衣服雜色;忌衣飾華美、與俗無別;忌法服借人等等。在飲食方面,道教養生之道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飲食禁忌。道教特別強調對於酒、肉及五辛之菜等的禁絕。現今,道教兩派之中,全真恪守古訓,苦心厲志,不立家室,禁絕葷辛;而正一則允許成家,除齋醮活動期間,一般不禁絕葷辛飲酒,但求心淨而已。

參訪宮觀時也有一些禮儀應該注意。一是和道士“招呼”的禮儀。同道士打招呼,不能用佛教的“合十”禮儀,而要用“拱手”禮儀。拱手就是兩手抱拳。二是見了道士不得問壽。即不得問道士的年齡。三是燒香的禮儀。各地道觀習俗不同。有的地區,可以在神壇前燃燭燒香和焚化紙製“元寶”等。有的地區,只能在道觀指定的蠟臺、香爐和焚爐中燃燭、燒香、焚紙。有的地區,則只允許燒香祀神,而沒有燃燭等其他習俗。四是叩首的禮儀。重大的道教醮儀,主祭道士都用中國傳統的三跪九叩儀。如果入門問禁,入鄉隨俗,可以在神壇前行鞠躬禮。

道教宮觀是道士生活、修道和舉行各種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無論道內道外,都要保持道觀的清靜、整潔和莊嚴,切忌有任何不合禁戒的言行。比如說,進入道觀,應當衣冠整齊,注重形儀,不可光身赤腳,也不可高聲喧譁。特別是全真道士茹素吃齋,入全真道觀決不能夾帶葷菜。正一道士平日可以吃葷,惟逢齋必須吃素,因此,在香期內入正一道觀,也不能帶放葷菜。

以上所談的禁忌,雖然並非道教禁忌的全部內容,但也包涵了其中的主要方面。希望可以幫助讀者大致瞭解道教的禁忌戒律。

伊斯蘭教的禁忌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 馬 賢

各種宗教禁忌(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天主教)

伊斯蘭教內涵甚為廣泛,它在神學信仰、政治主張、經濟思想、道德規範、生活方式、家庭組合等各個方面所提倡的思想原則和行為規範,對每一個穆斯林或每一個信仰該教的民族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伊斯蘭教的各種禁忌是這些思想原則和行為規範的否定方面。今天,無論你走進世界哪個國家的穆斯林地區或家庭,就會發現他們在生活習慣和禁忌方面都有一致之處。

伊斯蘭教在飲食、服裝、衛生、婚姻、喪葬、商業等方面有許多禁忌,這裡只談談飲食禁忌。

飲食問題在人們生活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對於穆斯林來說也不例外。伊斯蘭教在飲食方面的禁忌限於如下四種東西:自死物、溢流的血、豬肉和“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古蘭經》除了在肉食方面提出了禁忌要求之外,它還要求教徒禁止飲酒、賭博、求籤等等。

伊斯蘭教嚴禁吃自死物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自死之物一般是由於傷病中毒、衰老等原因而致死的,食後對人的健康不利;二是因為動物不宰自死者,血未去,血液中往往殘存有害物質,對人體不利。但是,在所有的自死物中,魚類是例外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好心人誤以為凡是牛羊肉和雞肉,穆斯林都是可以吃的。殊不知,伊斯蘭教禁食之物中還包括不以安拉名義宰殺的任何可食動物。伊斯蘭教認為,安拉是萬物的創造者,是生命的賦予者和掌握者。因此,要求穆斯林在宰殺牛、羊、雞等可食動物時,誦“以安拉之名”表示結束該動物的生命是奉安拉的名義進行的,不是出於仇恨該動物,也不是由於它弱小可欺。這樣宰殺的動物,其肉是合法可食的,是清潔的。伊斯蘭教禁食血液的原因是,動物的血液乃是“嗜慾之性”,也是汙穢的物質,所以不可食用。伊斯蘭教之所以嚴禁信徒食用豬肉,是出於“重視人的性靈純潔和身體安全”。《古蘭經》說,豬肉是不潔的,這裡的“不潔”不單是指衛生,更重要的是指宗教意義上的不純潔。穆斯林從宗教的、倫理的、審美的、衛生的角度,認為豬肉是不乾淨的。然而,很多非穆斯林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豬肉是乾淨的,可食的。在這種情況下,過多的解釋和辯論,都是無濟於事的,只能各行其是,各得其所,互相尊重,互不傷害。除了《古蘭經》提出的四種肉類外,聖訓中還規定了一些不可以食用的動物,主要包括猛禽猛獸和不反芻的畜類。

伊斯蘭教在肉食方面做出如上規定的同時,對植物性的食物沒有任何禁忌。但是伊斯蘭教嚴禁飲酒,也禁止飲用一切與酒有關的致醉物品。所以,一切有危害性及能麻醉人的植物或可食植物,如葡萄、大麥、小麥等一旦轉化成能致醉的飲料,如酒一類的東西,就成為禁忌的對象。同時,伊斯蘭教還禁止從事與酒有關的營生。所以一切比酒更有害於人身體的麻醉品和毒品也都在嚴禁之列。

伊斯蘭教在飲食方面的禁忌已成為信仰該教的各民族的傳統生活習慣。從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增進民族團結方面出發,我衷心希望這些禁忌能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我認為,無論宗教禁忌或是民族禁忌,只要不違反國家的法律,不影響社會的安定,只要不損害他人的權益,就是那個民族、那個宗教自身的事,它有保持或改革這些禁忌的自由,政府或其他任何人都應予以尊重,不得強加干涉。

基督教(新教)的禁忌

中國基督教協會 包智敏

各種宗教禁忌(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天主教)

大致說來,禁忌在基督教信仰中並不是重要的內容。基督教並沒有一整套繁瑣的從外在約束規範信徒信仰生活的清規戒律。對此《聖經》中有一句話頗有代表性“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榮神益人是信徒言行的總則。在具體行為上個人有作出選擇的主動權。因此,所謂的禁忌會因不同教派、不同文化習俗等導致不同著重。

“十誡”在基督教信仰中具有教義和道德的指導性,我們可以先從禁忌的角度來看“十誡”的有關教導。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是宇宙獨一的主宰。十誡確認上帝的獨一性並反對任何上帝的“代替品”。十誡第二條規定:“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象”。基督教堂由於這一傳統,聚會場所在佈置裝飾上呈簡潔的特點,一般不設聖像(包括作為崇拜的畫像),突出十字架的標誌,代表高舉並思念基督完成之救贖,並強調信徒應通過耶穌基督教導的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在信徒家中,也不設神龕等宗教性佈置。不過,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教堂或信徒家庭佈置一些《聖經》經文的書法作品,現在已經比較為信徒所接受。

基督教對婚姻十分重視。根據《聖經》中伊甸園的記敘,基督教認為:第一,婚姻是神聖的,因為婚姻的起源是創造主自己;第二,婚姻應以一夫一妻為原則,上帝為亞當創造夏娃即表明這一道理。既然婚姻是神聖的,要求做到一夫一妻,因此基督教不主張離婚。基督教傳統認為,離婚的前提是一方犯淫亂的罪。聖經中提到離婚的另一個可被允許的情形是,為信仰不同之故,一方自願離去。

不吃血可以說是基督教信徒生活中一個比較明顯的禁忌。不能把動物的血作為食物,其原因是,血象徵生命,是舊約獻祭禮儀上一項重要的內容。而且,新約把血的作用解釋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而帶給人的救贖能力。血既然有如此重要的意義,所以出於紀念,不吃血成為《聖經》對基督徒的一種要求。對於大多數中國基督徒而言,因有聖經明訓,所以當然視吃血為禁忌。

勒死的牲畜也在基督教禁食之物之列,這與禁食動物血的禁忌是一脈相承的。因為勒死(包括病死,或其他非宰殺原因死的)動物的血液未流出,已被吸收於肉中,故不食為妙,當然也包含衛生的因素。

另外,看相、算命、占卜和占星術(星象學)等類也為基督徒所禁止,因為這些迷信除了相信一種上帝之外的干預人生的神秘力量外,還有一種宿命論傾向。基督教認為,每個人都是上帝所愛,都有自己的意志選擇權,上帝不強加意志給人,而讓人自願選擇人生道路,每個人又當為自己選擇的行為負責,此類迷信活動與此背道而馳。

菸酒是否屬於基督徒的生活禁忌呢?《聖經》並未提到煙(吸菸是近現代才有的行為),但卻有不少有關酒的教導。從總體的教導上看,《聖經》的舊約部分將飲酒作為禁忌來講,而新約部分相對而言較為靈活,少見直接的禁絕,而留給人們自己作出選擇。吸菸問題雖然沒有《聖經》的明訓,但大部分基督徒對吸菸持反對態度。不過,在教會聚會和崇拜活動中禁止吸菸,這是教會的一致看法。

持“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派背景的信徒在禁忌上有一些特別要求。首先關於安息日,認為信徒應當按律法要求遵守安息日,停止勞動,並在這一天舉行聚會禮拜(安息日大致等於今天的星期六)。安息日信徒在生活中的另一個主要禁忌是關於飲食的,如不食豬肉和某些水產品等。我國基督教從團結出發,採取“信仰上彼此尊重”的原則,即各人可以按自己的信仰去行,但不應過分強調與其他信徒的差異。

天主教的禁忌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 劉柏年

各種宗教禁忌(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基督教 天主教)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禁忌”除了對人們的話語和行為起到規範作用之外,也起到了積極的心靈約束效果。天主教信仰作為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成果之一,其“禁忌”對於信仰者“內心的道德法則”(康德語)極具重要性。下面將對天主教會的禁忌作簡要記述。

1.獨身禁忌。根據教會的傳統,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結婚的。教會的傳統觀念認為,凡進入神職界奉獻生活的人,沒有家室所累將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自由去宣講基督的博愛思想。天主教會“獨身制”的產生,並非出於對現實生活的逃避,而是個體生命對高尚行為在體驗中昇華的過程。所以,同天主教徒交往時,見到主教不可問“有幾個子女?”遇到年輕的神父、修女則不可問“愛人在哪裡工作”等問題。

2.神職從商禁忌。教會禁止領受神品者經商。但這並不意味著教會對於合理經商不予以鼓勵。反之,教會贊同正當的經商行為,並主張在商業活動中給社會的貧困群體帶來福利。

3.離婚禁忌。禁止婚姻離異是天主教會維繫家庭和諧的倫理方法。因為婚姻作為天主教的一件聖事,極具嚴肅性與有效性,一是強調男女婚約之初的不可輕率性,二是主張兩人的結合必須以愛情為基礎。

4.墮胎禁忌。天主教會對墮胎的禁忌與“十誡”中的第五條“毋殺人”有關。長期以來,教會認為,在胎兒形成生命之後若施行墮胎,與殺人沒什麼區別,是一種危害人類生命的罪惡。但是,教會不反對計劃生育。

5.主日禁忌。天主教會的主日,即星期天。傳統上教會規定,教徒在主日都要到教堂參與彌撒,不可以以任何託辭作為藉口,除非有不許耽誤的重要事情,如自己生病、照顧重病患者等。同時教會對於在星期天必須上班工作的信友給予寬免。

6. 齋期禁忌。天主教會為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聖死,以及他捨身赴義的精神,制定了守齋的規則,即大齋與小齋。小齋,即素食,就是在星期五這一天,禁忌吃豬、牛、雞、飛禽、羊的肉,即熱血動物的肉。但水族的肉、魚蝦等可以食用。大齋是教會規定於每年復活節前40天內守的齋,故稱封齋月。每年在聖灰禮儀日和耶穌受難日,凡年滿18週歲至60歲的信友都必須守大齋。大齋日這天午餐可吃飽,早、晚可按本地習慣吃少許點心。信友因某種原因不能守齋的,可請求“豁免”,如孕婦或哺乳嬰兒的婦女可以不守大齋。

7.教堂內禁忌。教堂是天主教會的標記,更是上主臨在的殿宇,它不僅僅是教友祈禱、敬禮的場所,還是一處最神聖的地方。為此,凡進入教堂的信友,都會自覺以嚴肅的態度進入,對於衣著不整或穿拖鞋、短褲入堂者是絕對禁忌的。同時也禁止在堂內來回亂串、大聲喧譁、交頭接耳、東張西望、打情罵俏、爭搶坐位等,更不允許在堂內吃東西、抽菸。因此,非教徒進入教堂時一定要遵守教堂規則,不要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