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科恩兄弟有一点让我深为着迷:他们总能创造出生动有趣的配角。


科恩兄弟电影中的主角有血有肉,但常常略显古板,而他们的世界里却充满了古怪而独特的配角。

主角身边的这些角色常常会出现在桌子后面,或柜台后面。这些次要人物的次要之处,仅仅体现在他们短暂的出镜时间上。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乔尔·科恩(左)和伊桑·科恩



在许多电影中,主角身边的配角们要么宛如空气,要么余味寡淡,但在科恩兄弟的电影里,次要人物可以从主角和反派一样有意思。

科恩兄弟能用寥寥几笔塑造出有趣的角色,这项能力在《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中至关重要,由于电影采用了短片集的形式,每个角色都只有很短的出镜时间,而恰恰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对于这些角色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一般电影里主人公的关注。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在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血迷宫》中并没有这样的角色。但在他们的第二部作品《抚养亚利桑那》中已有了苗头。

此后,次要人物的比重在他们作品中逐步上升,两兄弟想要快速突出这些角色给观众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

他们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夸张的服饰,或行为方式,或鲜明的情绪。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科恩兄弟以非比寻常的方式呈现这些角色,有时运用一些细节,比如指甲上的尘埃,或是角色的姿势,或者是口音。他们也会大胆地让这些角色暂时占据画面中心。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科恩兄弟有两种通过选角突出配角的方法,第一种是选用长相奇特的无名演员,我们第一眼就会被这样的人所吸引,科恩兄弟素来对长相平庸的演员不感兴趣,他们要的是绝不是毫不起眼的临时演员。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真情假爱》


第二种方法是让知名演员出演小角色,这在他们近期的作品中比较常见,如《凯撒万岁》中乔纳·希尔的角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电影中只出现了1分40秒。这类似的情形在《抚养亚利桑那》中就有了,他们只让M·埃梅特·沃尔什出现了两个镜头。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凯撒万岁》乔纳·希尔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些配角之所以抢眼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并不仅限于填补空白,他们往往拥有主人公想要的某种东西,或是主人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为主人公制造障碍,或者他们本身就是障碍。

这些配角的存在真真切切的影响着主人公,这也使得他们本身成为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定程度的精细与慢节奏,对主角的塑造卓有成效,但想要迅速塑造一个令人深刻的配角,往往就没有那么多精细的余地。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科恩兄弟的电影有很多特质,但其中就不包括精细,他们的喜剧电影呈现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夸张风格,对快速塑造这类配角尤为合适。但他们也会以更为微妙的方式,将一些技巧运用到剧情片中。

这些鲜活的配角,使得电影中的世界更加宽广,有深度。观众会感到主人公所栖居的世界充满生气,比人物本身更为广袤。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醉乡民谣》(2013)


科恩兄弟显然更关心这些角色,从对人物的塑造、指导到选角,他们倾注的心血不亚于对待一个主角。

我想这也是值得的,当然各位演员功不可没,他们出色的演绎了这些绝妙的配角,但只有科恩兄弟对于细节的专注,以及略显夸张的风格,才是他们得以创造出这些难忘配角的关键法宝。


科恩兄弟:配角的运用也是门艺术

「电影实验室」 是聚焦影视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包括影视及泛媒体领域资讯、电影解析与批评,以及视频音频平台等未来影视内容发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