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一個多月前,我就在大麥網上訂了陝西人民藝術劇院在杭州大劇院演出話劇《白鹿原》的票。因為這個戲名聲很響,而《白鹿原》又是當代中國文學的經典,所以我一定要來親眼看看究竟好在哪裡。

《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演出結束,已將近23:00,幾乎滿場的觀眾都起立鼓掌,遲遲不肯離開。站滿舞臺的演員一直保持著謝幕的姿態,如雕塑般佇立,目送著觀眾離場,令人感動。因為怕錯過了地鐵末班車,我只好匆匆離開了劇場。結果,從4號線轉1號線時還是遲了,工作人員告訴我,末班車兩分鐘前剛開走。所以,我只好回到地面坐夜間公交車回家,睡下時已經過了零點。

《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今天,我的腦海中依舊浮現著舞臺上白鹿村宗祠高高的飛簷和那“仁義白鹿村”牌匾的影子,始終浮現著白嘉軒、鹿子霖、鹿兆鵬、白孝文的影子,50萬字長篇小說展現的宏大繁複歷史,轉換成清晰的舞臺人物形象,令我難以忘卻。

《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特別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陝西人藝演出的這版《白鹿原》的舞臺設計。不同於北京人藝版的《白鹿原》以黃土高原上的枯樹為背景,陝西人藝版的《白鹿原》代之以高聳陰森威嚴的宗祠建築為背景,輔之以強烈的頂光與測光,極大地突出了宗祠所代表的封建傳統對人的約束和壓迫。不管劇情如何演變,具有濃厚的陝西傳統建築風格的宗祠背景或正或側,或左或右,或明或暗,始終壓抑著劇中人物,營造出暗黑陰森的氣氛。正如劇中白嘉軒所說:“你背後有這些祖輩的眼睛在看著你嘞!”

《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在這樣陰森黑暗的背景下,陝西人藝的這版《白鹿原》突出了對“仁義”兩個字的嘲諷和鞭撻。雖然這版《白鹿原》沒有北京人藝版《白鹿原》有濮存昕、郭達、宋丹丹這樣的明星陣容,但卻更接近陳忠實創作小說的原意。尤其體現在白嘉軒、鹿子霖和白孝文、鹿兆鵬兩對父子身上。他們表面上耕讀傳家,德業相勸,背地裡卻精於算計,爾虞我詐,實實在在是對“仁義”兩個字的嘲諷。看完演出,我們明明白白地知道,這個叫“仁義白鹿村”的地方,每個人卻未見得都“仁義”。怪不得陳忠實老先生生前高度讚譽:“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給你們了,謝謝你們把《白鹿原》演活了。”怪不得從西安到北京,陝西人藝演出將近兩百場,居然全五星讚譽零差評!

《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更喜歡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別出一格的群眾演員設計。導演胡宗琪參考古希臘悲劇中“歌隊”的形式,把劇中本該有的群眾演員改造成點評者、議論者,在全劇節奏控制、感情渲染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那一遍遍重複的“就是地”,把西北鄉村文化生態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舞臺上,加深了觀眾對人物和主題的理解。

《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陝西人藝版《白鹿原》的成功,說明了一個問題,地方文藝團體也可以排出藝術精品,只要他們足夠努力。希望看到更多這樣的精品展現在舞臺上。

《白鹿原》:對“仁義”的嘲諷和鞭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