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信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上帝”

明代,精通漢文化的利瑪竇在他的著作《交友論》中,首次把“God”翻譯成“上帝”,他認為漢人所說的至高無上神,跟基督教造物主的概念是可以相互對應的。這本是文學作品,收錄了不少關於歐洲人交友的格言,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以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著述,著作完成後贈送給達官顯貴文人名士。為了進一步獲得中國人的接受,自稱是“西僧”,蓄髮帶冠,傳明代讀書人流行的儒服,行作揖之禮。此句不僅獲得士大夫的一致好評,更使他成為了朝廷的大臣。

清代,隨著拜上帝教和天主教的傳教運動,對這一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的鞏固。明代基督教的上帝僅只是存在於士大夫,讀書人階層。清代這一概念普遍被讀書人和目不識丁的信徒所認可,伴隨著晚清的動盪局勢,大批的傳教士湧入中國,以“上帝”之名傳播教義,隨著教眾擴大導致這個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當然也有人反對這種做法,把“God”翻譯成了“神”,但都不如音譯“耶和華”切貼。

史前信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上帝”

此文緣起於日前在《 》一文中,提出商代帝王信奉“上帝”這一觀點,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更有偏激者認為華人豈可信洋教?要在傳統文化中堅決剔除“上帝”。筆者就評論區部分觀點進行答覆如下:

一、“上帝”一詞的確屬中國毋庸置疑

上帝一詞最早見於商代的甲骨文卜辭之中,周代的金文也常見帝、上帝的記載,在後世之書中更是屢見不鮮。據董濟嬌(“上帝”一詞在漢語中的歷史存在)統計:在《尚書》中出現32 次,在《詩經》中出現 24 次,在《禮記》中出現 20 次,在《呂氏春秋》中出現 8 次,在《周易》中出現 2 次。

二、商代的最高信仰或許是“上帝”

《尚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從君權神授的角度,確定了殷商統治的合法性。殷商愛占卜,流行諸多關於上帝是卜辭記載,由此推斷,殷商的最高信仰是上帝。

孔子說周代繼承了殷商的禮儀,在《尚書·周書》進一步闡君權神授的觀點:上帝降生了萬民,並且給他們安排了君主,安排了師傅,君和師是輔助上帝治理民眾的。以此反正殷商的信仰。

因商代材料稀缺,我們保守的推斷“或許”。在《尚書•伊訓》中說:你做善事的話,就會給你降吉祥;做惡的話,就會給你降災殃。商代的上帝具有人格神的特徵,有賞善罰惡之能。

三、關於上帝之稱呼

《詩經·周頌》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小雅》上帝甚蹈,無自匿焉。俾予靖之,後予極焉。

《大雅》蕩蕩上帝,下民之闢。疾威上帝,其命多闢。……吳天上帝,寧俾我遁

《中庸》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

《大學》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

《周易》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春秋左傳》上 帝是最高禮儀。帝臨女, 無貳爾心….有如上帝。

摘自:桑良至《本源“上 帝”及其 語義之並化》,如上所引,中國古代稱之為上帝確鑿無疑,且上帝之名的使用頻率遠遠高於昊天上帝之名。

史前信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上帝”

四、上帝是最高信仰,但並非人人可以祭祀

周禮對祭祀有著嚴格的規定,上帝只有天子本人可以進行祭祀,諸侯只能祭祀山川社稷,大夫只能祭祀先祖宗廟。天子祭祀往往鄭重其事,聲勢浩大。禮崩樂壞始於對祭祀之禮儀的僭越,諸侯國開始繞開周天子直接祭祀上帝,標誌著周天子的勢力衰落和諸侯國力的崛起。

後世經過儒道文化對上帝信仰的渲染,上帝具有了普遍的意義,是中華神學中諸多神仙的老大。西漢時期又叫“太一神”,統帥五方上帝。中華神學的興起,借用西周昊天上帝之名,定玉帝為天地主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獄一切事物。玉帝的全稱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老百姓口中的“老天爺”說的就是他。

五、唯物主義者的上帝不具有“人格神”特徵

在近代史上,受唯物論的影響,人們不再相信具天地之間具有人格意義的神的存在。但仍以客觀神來描述對上帝的認知,結合傳統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認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存在,是萬物萬物的本源、動力、規律;神是道的化身,是把看不見摸不到的道轉化成可以教人向善的具體內容。道可以作為無神論者和神仙家的共同信仰。

六、傳統的神仙信仰是多神論

中華神學不排斥任何一家的神仙,佛陀東來之後也被納入體系,如來歸玉帝管。畢竟玉帝是道的化身,在祭祀禮儀上,玉帝是高於三清的。也就是說從權利構架上來說,玉帝高於太上老君。不管各家的學問如何衝突,大家都可以相安無事,頂多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彼此不要干涉信仰問題。所以在華夏大地可以出現同時供奉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的廟宇。

在宗教問題上,我們祖先是高明的,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彼此不干涉就可以了,也就是隻要基督徒不干涉你的信仰問題,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沒有必要因為他們用過“上帝”這個詞語就盲目的排斥。真正的文化都是包容的,我們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積極向西方文化取經,促使文化大繁榮,更好的解決中國乃至全人類未來的問題。

史前信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上帝”

七、郭至長道長談道教信仰

道,不是神明,卻能化作神明。

道,不是萬物,卻能生化萬物。

道,無情無形,卻又運行日月。

漢語宗教這個詞的本意,“宗”是祖宗血脈,“教”是教化。

真正的中國文化,不追求來世,而是活在今世。中國人生命的目的,一要多子多孫,二要教育兒孫。宗教的意思,就是“為祖宗血脈延續生命,用教化延續文化”。

中國人崇拜祖宗,是因為時刻提醒自己是誰,從哪裡來,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中國人崇拜英雄和偉人,是為了自己將來也成為一個偉大的人,中國人崇拜聖人,是因為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有智慧的聰明人。

中國文化中,所有的崇拜都是對人的讚美和歌頌,中國人只崇拜偉大的有智慧的人,而不拜鬼神。因為中國人歷來是自力更生的民族,不需要依靠他人來拯救,幸福生活就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創造,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

注: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